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6   星期二   农历四月初九   谷雨 谷雨
搜索
《尼山萨满传》与满族民间文学
论坛
 《尼山萨满传》与满族民间文学 庄吉发     萨满,满语读如“Saman”,是阿尔泰语系通古斯语族称呼跳神巫人的音译。在通古斯族的语言中,萨满一词是指能够通灵的男女,他们在跳神作法的仪式中,受到自我暗示或刺激后,即产生习惯性的人格解离,萨满人格自我真空,将神灵引进自己的躯体,使神灵附体,而产生一种超自然的力量,于是具有一套和神灵沟通的法术。崇奉萨满信仰的民族认为人生的祸福,宇宙的各种现象,都有神灵在冥冥之中主宰着,人们与神灵之间,必须设法沟通。通过占卜...
查看更多
刘延东出席第三批国家级非遗名录项目颁牌仪式
其他新闻
刘延东出席第三批国家级非遗名录项目颁牌仪式     本网讯  国务院不久前公布了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191项、扩展项目164项。文化部29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颁牌仪式,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出席仪式,向申报单位颁发标牌并观看了部分第三批国家级名录项目的精彩演出。刘延东向申报单位颁发标牌    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包括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
查看更多
土家农妇谭支秀:一个人的“申遗”路
人物
土家农妇谭支秀:一个人的“申遗”路      2009年5月,湖北省公布了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巴东土家族民间历法”名列其中,这也是我国首次将民间历法纳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范围。如今,湖北省文化部门又牵头开展了将其申报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工作,民间历法有望跻身国家保护名录中。让人想不到的是,该项目的最初申报者竟是湖北省巴东县野三关镇故县坪村一位土家族农村妇女,她的名字叫谭支秀。  8月12日,笔者在巴东县采访了谭支秀。对于社会上对于巴东土...
查看更多
只有经历过痛苦,才能让角色活起来――记五音戏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霍俊萍
人物
只有经历过痛苦,才能让角色活起来——记五音戏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霍俊萍霍俊萍      提起戏曲,现在的年轻人普遍兴趣不大,因为对他们来说,看戏远没有看电影、打网游来得过瘾。五音戏是山东的一个地方小戏,知之者不多,不过作为五音戏的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霍俊萍却为它奉献了一辈子。虽然已从山东淄博五音戏剧院院长的位置上退了下来,但她仍然心系五音戏,“希望它的路能越走越远”。自己出演的不少剧目能有很好的社会反响,这是她有信心将五音戏传承下去的主要原因。     五音...
查看更多
应加快建设中国各民族神话资料数据库
专题报道
应加快建设中国各民族神话资料数据库     中国56个民族神话数量众多、形式多样、内涵丰富,具有多学科兼容的特征,是中华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民族归属划分,中国神话包括汉族神话与少数民族神话两个部分。纵观中国神话研究学术史,我们对汉族文献典籍神话重视程度较高,而对少数民族神话资料的搜集和研究相对薄弱。因此,通过对各民族神话类型的细分和数据统计,建立起较为系统的中国各民族神话资料数据库交流平台,是神话学学科建设和民族文化再认识的必然要求...
查看更多
容中尔甲用专注打动“格萨尔王”
人物
 容中尔甲用专注打动“格萨尔王”      仲肯没有家,“神授”的说唱者注定要四处流浪。他们走进人群之中,戴上象征着整个世界的“仲夏”,弹起六弦琴,将格萨尔王的传奇宣讲。     虽然永远无法成为一名仲肯,虽然用着完全不同于古老曲调的音乐,但容中尔甲唱起格萨尔王的故事依旧神情虔诚。用13首流行音乐,吟唱格萨尔王的史诗,这一次尝试,对容中尔甲意义重大。     “每天都能唱歌,才是我想要的生活”     在成为歌手之前,容中尔甲的经历也是个传奇。     6...
查看更多
首批生态(社区)博物馆示范点公布
其他新闻
 首批生态(社区)博物馆示范点公布        8月23日在福建福州召开的全国生态(社区)博物馆研讨会上,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宋新潮宣读了《关于命名首批生态(社区)博物馆示范点的通知》,浙江省安吉生态博物馆、安徽省屯溪老街社区博物馆、福建省福州三坊七巷社区博物馆、广西龙胜龙脊壮族生态博物馆、贵州黎平堂安侗族生态博物馆被命名为首批生态(社区)博物馆示范点。     生态(社区)博物馆是一种通过村落、街区建筑格局、整体风貌、生产生活等传统文化和生态环境综合保护和...
查看更多
缂丝,寻找一段走失的民族精神
专题报道
缂丝,寻找一段走失的民族精神缂丝艺人王玉祥指导王浩然制作缂丝作品。  王浩然,江苏南通人,缂丝工艺传承人王玉祥之孙,传统纺织研究者。  离开北京已经几个月了,像大多数传统文化传承人一样,27岁的王浩然也在纠结与矛盾中。  一方面,他们需要成功的市场运作,让更多人认可传统文化,另一方面,他们又希望能进一步提高技艺,将传统的灿烂更充分地释放出来。  但,你只能选择其中之一。这意味着,你将抛弃也许是更好的那个选择。  这不是一个能十年磨一剑的时代,各方面的压力与...
查看更多
贵州将建立“文化生态保护区”网络
其他新闻
贵州将建立“文化生态保护区”网络        具有丰富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贵州省,将通过建立文化生态保护区体系,确保传统文化得到有效传承。    贵州各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了独具特色、绚丽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苗族吊脚楼、侗族鼓楼、风雨桥、傩戏、侗族大歌等。目前,贵州省已经建立了多个民族文化生态博物馆、民族文化村寨博物馆,正在将黔东南州申报为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记者从贵州省文化厅了解到,自2007年以来,国家相继设立了11个国家...
查看更多
“十二五”期间国家将投资十六亿元支持西藏非遗保护
其他新闻
    “十二五”期间国家将投资十六亿元支持西藏非遗保护     文化部副部长杨志今在日前举行的第三届中国西藏文化论坛上透露:“十二五”期间,中央财政预计投入16亿元支持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  目前,西藏已基本形成了国家、自治区、市、县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藏医药、藏纸、唐卡、拉萨囊玛等76项目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格萨尔说唱艺人次仁占堆、藏族唐卡画师丹巴绕旦等53人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222项代表作入选自治区...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