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7-02 星期三 农历六月初八 夏至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服务平台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31102)
机构
(24)
政策
(427)
资讯
(11523)
清单
(12139)
资源
(3158)
学术
(2366)
百科
(148)
其他
(1295)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寿山石雕的文化溯源
2008.12.16
寿山石雕的文化溯源
专题报道
寿山石雕的文化溯源 梅花扇面 陈达(现代) 罗汉 杨玉璇(清代) 花鸟薄意 林清卿(清末民初) 两年前的两件事,对眼下的寿山石热起到了不小的推动作用。2006年6月10日,中国第一个“文化遗产日”,国务院公布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寿山石雕被列入其中。8天后,央视10套《探索发现》栏目每晚黄金...
查看更多
昆曲研究者张卫东:究竟给后人留什么样的昆曲
2008.12.16
昆曲研究者张卫东:究竟给后人留什么样的昆曲
论坛
昆曲研究者张卫东: 究竟给后人留什么样的昆曲 张卫东先生与主持人在访谈室现场 主持人:各位搜狐的网友,下午好!这里是搜狐文化客厅的访谈间,我是主持人李昶伟。我们今天非常有幸的邀请到了北方昆曲剧院优秀的老生演员、昆曲研究学者张卫东先生做客搜狐,张先生,欢迎您的到来。 张卫东:不敢当,我本身还是舞台上的演员,在北方昆曲剧院唱昆曲。因为我...
查看更多
汤氏《牡丹亭》以越剧面貌“还魂”
2008.12.16
汤氏《牡丹亭》以越剧面貌“还魂”
其他新闻
汤氏《牡丹亭》以越剧面貌“还魂” 《牡丹亭还魂记》中扮演“柳梦梅”的王君安 昆曲发源地昆山千灯古镇 汤氏《牡丹亭》 以越剧面貌“还魂 1598年,汤显祖写就《牡丹亭》。四百年间,传说汤氏《牡丹亭》的首演是在江苏昆山古镇千灯镇。 日前,由CCTV新影制作中心(中央新闻记录电影制片厂)、千灯镇政府联合出品,上海静安越剧团独家摄制的高清版越剧电视连续剧《牡丹亭还魂记》,在千灯镇举行开机仪式。 千灯古镇 牡丹“还魂” 作为汤显祖著...
查看更多
曾经流传天山南北的叙事史诗活力枯萎
2008.12.16
曾经流传天山南北的叙事史诗活力枯萎
其他新闻
“达斯坦”能否千年传唱曾经流传天山南北的叙事史诗活力枯萎 作为新疆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的重要形式,“达斯坦”曾经使天山南北牧民部落和绿洲居民的生活斑斓多彩。然而时下,“达斯坦”的活力正快速枯萎,人们担心,年已古稀的传唱艺人们能否千年续唱“达斯坦”? 近日,从新疆阿勒泰地区福海县的一间哈萨克族民房里,传出“达斯坦”《斯路恰西》的歌声。77岁的老人哈孜木?阿勒曼,正在忘情地叙述长发美女斯路恰西和爱人阿勒泰的爱情故事。这首长长的叙事史诗,可以唱上整整半天...
查看更多
舞台追梦者
2008.12.16
舞台追梦者
人物
舞 台 追 梦 者 ――曾昭娟的评剧情缘 曾昭娟塑造的舞台形象 在30年的评剧舞台上,曾昭娟成绩斐然:曾荣获中国戏剧梅花奖、“白玉兰”主角奖和文华表演奖,被誉为评剧艺坛的一名奇才。从《三关明月》中扮演的萧太后到《凤阳情》中塑造的马皇后,直至在第六届中国评剧节上一举夺魁的《寄印传奇》中的冷月芳,她从一名普通演员...
查看更多
游园惊梦“还魂”千灯古镇
2008.12.15
游园惊梦“还魂”千灯古镇
其他新闻
游园惊梦“还魂”千灯古镇 昆剧生旦“华岳”组合跨界指点越剧后辈 昨日下午,昆剧之乡千灯古镇迎来了一批盛装的“本家”与 “旁亲”,国宝级昆剧生旦配华文漪、岳美缇,跨界指点越剧后辈金静、王君安,一圆自身当初的越剧情结。而新一代 “静、安”组合则在坚持传统戏曲内核的同时,由年轻的制片人韦翔东、导演陶海亲手披上一件华丽的电视剧时尚外衣。熟悉的 “游园惊梦”故事,在戏曲逐渐式微的今天重以越韵 “还魂”。 由CCTV新影制作中心 (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
查看更多
昆曲引入民间资本 连续3年推出公益演出
2008.12.15
昆曲引入民间资本 连续3年推出公益演出
其他新闻
昆曲引入民间资本连续3年推出公益演出 11月28日,为期3年的“盛世宝玉昆曲全球公益专场”,完成了其第一年在南京的354场演出。为了解这一年公益演出对昆曲推广所带来的影响,近日,记者采访了江苏省昆剧院院长柯军。他表示,此次公益专场活动,吸引了大批观众,令昆曲这一古老艺术焕发生机,而在未来,昆曲还要以更多元的发展方式走向市场。 200多出昆曲折子戏轮番登场 11月20日,江苏省昆剧院的兰苑剧场里座无虚席,大幕拉启,昆曲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折...
查看更多
芦山花灯或从2000年前“拽”过来
2008.12.15
芦山花灯或从2000年前“拽”过来
专题报道
从 娱 神 到 娱 人芦山花灯或从2000年前“拽”过来 当扮相滑稽的花鼻子一上台,首先引发的是观众的一阵欢笑。之后,打着一把花伞的幺妹子在一阵丝乐、鼓钹声中出场,声情并茂地唱道:“奴在家,奴在家,奴在家中绣花花……”于是,场面慢慢平静下来,但随着花鼻子与幺妹子边说、边唱、边跳的剧情不断深入,场面又慢慢地热烈起来。 这就是芦山花灯的表演场景。如此民间的演出形式,岁岁年年,不知道在四川省芦山县走过了多少岁月。芦山花灯,以其独具魅力的乡俗特征,被誉...
查看更多
如何有道地进入民歌
2008.12.15
如何有道地进入民歌
论坛
如何有道地进入民歌 ――泰国田野录音对中国的启示 魏小石 也许很多人对王洛宾寻找民歌的形象深有了解并将之演绎为传奇,杰拉德?德克(GeraldDyck)正就是一位有类似气质的“寻找音乐的人”。 1960年杰拉德从哥伦比亚大学的宗教音乐系毕业。1961年,他乘坐一艘远航船第一次来到泰国,原因是为了躲避朝鲜的兵役。在那个年代,美国的年轻人大多会参与风起云涌的民权运动。但是讽刺的是,美国历史上的这段民主里程却带有了太多的西方中心论的色彩――大...
查看更多
古代的一种风俗:傩舞
2008.12.15
古代的一种风俗:傩舞
专题报道
古代的一种风俗:傩舞 傩舞 资料图 傩,是古代的一种风俗,多为迎神以驱逐疫鬼。傩舞,是在举行大傩仪式时所跳的舞蹈。它源远流长,早在《论语?乡党》中就有“乡人傩”的记载,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被称为舞蹈史上的活化石。万载县的傩舞,始于元而盛行于明代初期,以客家地区的潭埠镇、株潭镇为主,至今依然保留着原汁原味的民俗风格。2005年 6月,万载县派出由95人组成的傩舞队,参加了在南昌市举行的、有来自日本、韩国、俄罗斯、巴西等 6国和江西、湖南、云南、安徽等...
查看更多
1
2404
2405
2406
2407
2408
3111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