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7-01 星期二 农历六月初七 夏至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服务平台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31098)
机构
(24)
政策
(427)
资讯
(11519)
清单
(12139)
资源
(3158)
学术
(2366)
百科
(148)
其他
(1295)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双桥老太太 济世救人一圣手
2008.10.16
双桥老太太 济世救人一圣手
人物
双桥老太太 济世救人一圣手 本网编者按:中医正骨疗法是通过拔伸、复位、对正等手法,采用小夹板外固定方式,治疗骨折、关节脱位等运动系统疾病的一种治疗方法。它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2006年5月,“中医正骨疗法”被国务院公布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罗氏正骨法”作为我国“中医正骨疗法”的重要分支,于2008年6月被国务院公布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罗有明老人是“罗氏正骨法”的第五...
查看更多
105岁“罗氏正骨法”传承人去世
2008.10.16
105岁“罗氏正骨法”传承人去世
其他新闻
105岁“罗氏正骨法”传承人去世 ■罗有明老人生前为患者诊病■供图/罗有明家人 本网编者按:中医正骨疗法是通过拔伸、复位、对正等手法,采用小夹板外固定方式,治疗骨折、关节脱位等运动系统疾病的一种治疗方法。它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2006年5月,“中医正骨疗法”被国务院公布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罗氏正骨法”作为我国“中医正骨疗法”的重要分支,于2008年6月被国务院公布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
查看更多
2008 BMW中国文化之旅
2008.10.15
2008 BMW中国文化之旅
专题报道
2008 BMW中国文化之旅 2008 “BMW中国文化之旅”10月14日从首都博物馆正式启程。这是宝马中国和华晨宝马与中国艺术研究院•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正式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后的一项重要活动。 此次中国文化之旅从北京出发,将沿着京杭大运河,寻访中华文明传承的印迹,经由天津、山东、江苏,到达运河起点浙江杭州,并转道进入中国第二个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古徽州。沿途车队成员将探寻各地的物质及非物质文化遗存,并收集各地别具特色的文化遗产实物...
查看更多
羌族的原始信仰
2008.10.15
羌族的原始信仰
论坛
羌族的原始信仰 中央民族大学教授 陶立瑶 羌族以白石为图腾 四川境内岷江上游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所属的茂县、汶县、理县、黑水带羌族地区,其民居房顶女儿墙正中或转角处砌筑的塔子“纳萨”顶上,多置有五块、七块、九块不等洁白的石英石。羌语称之为“阿渥尔”的这些白石,既是色调灰暗的羌族碉房的一种耀眼的装饰。更是当地羌族群众心目中至高无上的圣物,是神灵的化身,是各种神灵驻足人问的居所...
查看更多
关于“非遗”名录的思考
2008.10.15
关于“非遗”名录的思考
其他新闻
关于“非遗”名录的思考 当前,一个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浩大工程正在展开。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的建立,使我们的工作有了好抓手。但也难免存在一些尚待完善和改进的地方。笔者参与此项工作多年,不揣浅陋,提出若干参考意见。 一、名录的分类体系需科学合理 世界万物复杂纷繁,为了便于研究,需要人为地加以分类,使之形成一定的体系。见仁见智,本可并存而不必强求统一。然而作为“非遗”名录的分类体系,则要有一定的规范性和权威性,至少在全国范围...
查看更多
保护文化遗产 2008“中国文化之旅”启程
2008.10.15
保护文化遗产 2008“中国文化之旅”启程
其他新闻
保护文化遗产 2008“中国文化之旅”启程 作为2008中国“文化遗产日”系列活动的一个主要部分,2008“BMW中国文化之旅”今日在北京正式启程。这是宝马中国和华晨宝马与中国艺术研究院•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正式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后的一项重要活动。车队沿途将对文化遗产资料进行收集,普及文化遗产保护知识 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对记者表示,中国政府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近年来保护工作取得举世瞩目成效。2006年与2008年国务院分...
查看更多
古羌舞风
2008.10.15
古羌舞风
论坛
古羌舞风四川省音乐舞蹈研究所 杨莉 5•12汶川大地震虽然使四川羌族文化生态区域遭受了毁灭性的打击,但只要还有羌族文化传承人的存在,全国唯一的羌族“原生型”民间舞蹈文化就会在“复制性”的家园(重建后的自然牛活环境)中“原汁原味”地生生不息,世代相传。因为羌族是一个原始文化痕迹留存相对完整并仪靠口传身授的民族,所以羌族的民间舞蹈能够在历史的长河中始终保持着原生“体态符号”的形态。 一、羌族民间祭祀舞蹈“布兹拉” (一)“布兹拉”与“释比”的...
查看更多
“萝卜寨会复活的”
2008.10.14
“萝卜寨会复活的”
其他新闻
“萝卜寨会复活的” 中国民族报记者:李喆 编者按: 被誉为“中国羌族第一寨”的萝卜寨是最大、最古老的黄泥羌寨。5·12地震后,本报记者在当地道路损坏的情况下第一时间徒步进入萝卜寨,目睹了这个“云朵上的街市”100%的民居遭损毁但村民们积极自救的情景。 “有树来年就会结果,有人萝卜寨就有希望。”这是震后萝卜寨村民看着寨子里灿若云霞的樱桃树所说的话。这番话感动了记者,由此写下了《萝卜寨:房屋倒了,人挺立着》(中国民族报5月23日739期1版)。 4个...
查看更多
多元文化共生将决定世界前程
2008.10.14
多元文化共生将决定世界前程
论坛
多元文化共生将决定世界前程 乐黛云 经历了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人类曾梦想21世纪是一个和平发展的美好世纪;然而没有想到,战乱、暴动、屠杀依然遍及全世界。为什么会如此?原因当然多种多样,然而,深刻的文化冲突不能不说是众多原因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 在经济全球化和科技全球化之外,寻求文化多元共生的全球化 目前,“文化霸权主义”和“文化割据主义”的冲突无疑已给世界带来了严重的灾难。前者企图以强大军事力量为后盾,强行推广他们的意识形态,以图覆盖甚至泯没...
查看更多
中国传统文化的若干特点及其对世界可能的贡献
2008.10.14
中国传统文化的若干特点及其对世界可能的贡献
论坛
中国传统文化的若干特点及其对世界可能的贡献 乐黛云 在全球化的今天,如果我们追求的是一个均衡发展的多元文化的世界,我们就应该有更深刻的文化自觉,同时对世界各地的文化更加了解,对于他种文化对中国文化的描述,也要更加了解。这对于在全球化时代欣赏其他文化,与之共存并交互作用,十分重要。只有充分把握自己文化的特点,对其加以现代思想的创造性诠释,并增强对他种文化的理解和宽容,才能促成各民族文化的多元共存,互相对话沟通,形成全球性的文化多元格局。 人类历史上空...
查看更多
1
2421
2422
2423
2424
2425
3110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