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5-03 星期六 农历四月初六 谷雨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30753)
机构
(24)
政策
(424)
资讯
(11414)
清单
(12138)
资源
(2936)
学术
(2360)
百科
(148)
其他
(1289)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以文塑旅 “景”上添花——宁夏非遗旅游渐入佳境
2023.05.26
以文塑旅 “景”上添花——宁夏非遗旅游渐入佳境
专题报道
“研磨、分筛、混合、调配、起模……”日前,在宁夏灵武市兴唐苑景区的非遗展示中心,一位学生在数字化虚拟体验互动机上按提示依次点击屏幕,将药材碎成颗粒、磨成粉、揉成丸,体验制作中草药水丸,一旁围观的研学同伴也兴致盎然。“自从引入数字信息技术,游客可以自己动手制作非遗实物,还能借助虚拟场景、影像捕捉、触摸模拟等现代技术手段体验非遗制作过程,沉浸交互式感受非遗魅力。”宁夏灵武市文化馆馆长顾登华告诉记者。 非遗研学只是宁夏“非遗+旅游”深度融合的一...
查看更多
“科技+非遗”:讲好中国故事 解锁更多可能
2023.05.26
“科技+非遗”:讲好中国故事 解锁更多可能
专题报道
近年来,科技赋能非遗,促进非遗传播和活态传承,大量非遗项目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更加时尚、新潮的方式展现在大众面前。非遗与科技的有机结合,体现着中国智慧与发展,助力中华文化更好地走出去。非遗解锁更多可能,呈现一派可喜形势。 科技日进千里 非遗生机勃勃 科技为非遗保护传承提供了新方案,拓展了新思路,开辟了新赛道。对此,国家级非遗项目广东醒狮省级代表性传承人、“赵家狮”第五代传人赵伟斌感触颇深:“非遗传承想要更好地表达当...
查看更多
以“茶”会友,以“茶”彰文,小小的茶叶能有多大的成就
2023.05.26
以“茶”会友,以“茶”彰文,小小的茶叶能有多大的成就
专题报道
伴随春茶上市,与“茶”相关的业态得以迅速发酵,“茶”文化赋予了文旅业新的产品与模式,文旅业也助推“茶”文化新的传承与发展。 当“茶”文化碰撞非遗,小小的一片“茶”正与文旅产业融合出更多可能。 从茶叶到“产业” 茶起源于中国,盛行于世界。茶不仅是我国重要的农业特色产业,除茶叶本身的经济效益外,采摘茶叶体验、制茶工艺学习、茶园观光研学……茶叶带动的文旅产业也在近些年蓬勃发展。 在以茶文化为...
查看更多
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饶权一行考察调研福建省非遗博览苑
2023.05.26
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饶权一行考察调研福建省非遗博览苑
要闻
5月19日至22日,“茶和天下 共享非遗”主题活动主会场活动在福州市举办。期间,文化和旅游部相关领导及全国15个省(市、区)文化和旅游厅相关领导参与茶文化旅游路线考察。 5月20日,文化和旅游部党组成员、副部长饶权莅临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苑考察调研,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林向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二级巡视员张立峰陪同。 文化和旅游部党组成员、副部长饶权(前排左三)观看并了解茶百戏 饶权一行...
查看更多
“人为·非遗”展览在港举办 以互动装置等新形式展示传统工艺
2023.05.26
“人为·非遗”展览在港举办 以互动装置等新形式展示传统工艺
地方新闻
图为展览现场(摄影:政府新闻网) 香港特区政府康乐及文化事务署辖下非物质文化遗产办事处(非遗办事处)策划的展览“人为·非遗”,25日举行传媒预展。展览展出10项属香港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的传统工艺及表演艺术,加深市民对非遗保护及传承的认识。 展览设于由一级历史建筑活化而成的中电钟楼文化馆。展览分为“衣与履”“装与饰”“字与音”三大展区,通过实物、互动装置和影片的方式,展示包括香港中式长衫制作技艺、皮鞋制作技艺...
查看更多
“新时代、新媒体、新史迹”计划在人民日报社启动
2023.05.25
“新时代、新媒体、新史迹”计划在人民日报社启动
要闻
5月25日,人民文化遗产融媒体在人民日报社发布“新时代、新媒体、新史迹”传播计划,通过大型人文访谈栏目《新史迹》记录文明互鉴足迹,献礼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 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 2023年是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共建“一带一路”重大倡议十周年,他多次提出要推进中外文明交流互鉴,并在今年3月进一步提出《全球文明倡议》,呼吁全球文明交流互鉴,发出共同倡导重视文明传承和创...
查看更多
北京市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京政字 〔2023〕 3号)
2023.05.25
北京市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京政字 〔2023〕 3号)
地方
《北京市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经市政府批复同意(京政字[2023]3号),现公布如下: 北京市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是连结民族情感、维系国家统一的重要基础。北京作为全国文化中心、世界著名古都,非物质文化遗产极为丰富,保护工作成效显著。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
查看更多
前有老一辈闽剧人的坚守,后有年轻力量的注入
2023.05.25
前有老一辈闽剧人的坚守,后有年轻力量的注入
专题报道
图①:福州闽剧院走进福州建筑工程职业中专学校与学生们互动。图②:闽剧《一文钱》剧照。图③:闽剧《兰花赋》剧照。(图片:均由福州闽剧院提供) 核心阅读 闽剧又被称为福州戏,是现存唯一用福州方言演唱、念白的戏曲剧种。一出出剧目串下来,一个个演员数过来,就是福州人熟悉的“地方志”。 对许多海外华侨华人而言,闽剧还是“家乡的味道”。在不少国家和地区,甚至成立了自己的闽剧团。 闽剧要振兴,不仅...
查看更多
守住客家根 自有客人来——广东梅州创建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纪实
2023.05.25
守住客家根 自有客人来——广东梅州创建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纪实
专题报道
一个地区的文化遗产,蕴藏着这个地区的文化内涵和风土变迁。世界客都广东梅州,既是具有代表性的客家人聚居地、海上丝绸之路重要节点城市,又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东亚文化之都,有着独特的文化魅力。 从历史走到现在,客家文化承载了一代代客家人的坎坷与荣耀,是梅州打造文化名城的瑰宝。今年1月,客家文化(梅州)生态保护区通过国家验收,正式从实验区迈向保护区,成为广东首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打造活色生香文化家园 梅州是客家民系...
查看更多
湖南非遗展示体验月系列活动启动
2023.05.25
湖南非遗展示体验月系列活动启动
地方新闻
5月24日,“加强非遗系统性保护 促进可持续发展”——2023年湖南非遗展示体验月系列活动在湖南省文化馆启动。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湖南省直机关工委、湖南省直机关妇工委相关负责人参加启动仪式。 现场观摩湘绣技艺 本次活动由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指导、湖南省文化馆(湖南省非遗保护中心)主办,旨在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非遗保护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总结非遗系统性保护的经验成果,增强文化认同,坚定文化自信...
查看更多
1
317
318
319
320
321
3076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