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18   星期日   农历四月廿一   谷雨 谷雨
搜索
【纪念申遗成功10周年访谈】重教重研 创新展陈——中国篆刻的传承保护实践
专题报道
编者按 2009年9月,在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首都阿布扎比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我国申报的中国篆刻、中国雕版印刷技艺、中国书法、中国剪纸等22个项目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羌年、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列入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中,中国篆刻、中国书法、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营造技艺3个项目的申报工作分别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下设的中国篆刻艺术院、中国书法院、建筑艺术研...
查看更多
【2018“非遗进校园”十大优秀实践案例】播撒非遗的种子,苏州市姑苏区培育18所非遗特色学校
专题报道
编者按: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进一步推动“非遗进校园”工作,中国青年网开展了“多彩非遗相伴成长”2018全国“非遗进校园”优秀实践案例征集宣传活动并推举出十大优秀案例。今天中国青年网带大家走进“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非遗进校园的探索与实践”案例。 苏州姑苏区桃坞中心小学学生展示桃花坞木版年画 在苏州姑苏区上学的孩子们,大多都会被学校里精彩纷呈的非遗课程所吸引。看!他们有的手拿棕刷,在阳光下...
查看更多
“非遗保护 四川实践”——四川非遗精品进京展即将举办
地方新闻
11月28日-12月4日,由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办,北京工艺美术博物馆、北京巴蜀书画艺术院联合承办的“非遗保护 四川实践”——四川非物质文化遗产精品进京展活动,将在北京工艺美术博物馆展出。 “非遗保护 四川实践” 本次展览以“非遗保护 四川实践”为主题,分为非遗创享展示区、非遗之旅展示区、非遗扶贫展示区、非遗情景展示区等多个部分,按照“见人见物见生活”的非遗保护和宣传理念,以文字、图片(视频)、实物、小场景等多种形...
查看更多
遇上短视频,非遗活了、靓了、年轻了
专题报道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智能通信设备日益普及,不论是在城市还是在乡村,看短视频、拍短视频,逐渐成为老百姓获取资讯、进行休闲娱乐的重要途径。《第4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9年6月,我国短视频用户规模达6.48亿,占网民总数的75.8%。庞大的用户群为短视频带来了巨大流量。非遗在保护和传承中,最渴望的就是被关注。当非遗遇上短视频,后者凭借天然的流量优势,自然成为前者理想的传播平台。 从曲高和寡到众人追捧 前...
查看更多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基础文件汇编
工具书
主要内容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简称《公约》)于2003年诞生,这是人类历史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重要里程碑。我国于2004年12月加入《公约》。这既顺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需要,也向国际社会宣告了我们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庄重的承诺。2011年2月,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2011年4月,我国向教科文组织提交了首份履...
查看更多
“广作华章——广作新生代清华创意设计工作营结业成果展”在广州举办
专题报道
原标题:广作新生代“展翅起飞” 广作是广州传统工艺的总称,也是我国传统工艺中最有影响力的三大流派之一。广作自古便是广式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人们身着的广绣、香云纱服饰,还是日用的广彩器皿、广式家具,抑或是建筑上生动传神的灰塑、砖雕、木雕等,都体现着广式美学特点。 11月22日,由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主办的“广作华章——广作新生代清华创意设计工作营结业成果展”在广州白云国际机场开幕,展览通过3个广式生活主题空间、40余件新生...
查看更多
贵州道真仡佬族非遗作品亮相法国非遗展
地方新闻
第25届法国国际文化遗产展日前在巴黎卢浮宫卡鲁赛尔展厅落幕。来自贵州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的仡佬族傩戏面具、刺绣、剪纸等非遗作品亮相该展览,展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引起法国观众关注。 此次展览共展出8件剪纸作品、8件刺绣作品、3件染织作品、12件傩戏面具,其中,道真仡佬族刺绣、剪纸技艺传承人黄贤梅创作的剪纸作品《山王图》,被法国艺术家联合会收藏。 展览期间,法国总统夫人布丽吉特·马克龙在参观时向工作人员详细了解仡佬族文化及...
查看更多
“新时代粤剧的遗产保护与现代发展学术研讨会”在京举行
要闻
2019年11月21日,由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广东省艺术研究所共同主办的“新时代粤剧的遗产保护和现代发展学术研讨会”在中国艺术研究院召开。此次学术研讨会是粤剧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十周年系列活动(北京站)的重要内容之一。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广东省文物局局长曾颖如,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副司长胡雁,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戏剧处处长许浩军,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常务...
查看更多
四时本草——天津传统中药技艺特展在东京拉开帷幕
地方新闻
11月26日,由日本东京中国文化中心和天津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天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和天津中新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承办的四时本草——天津传统中药技艺特展在东京拉开帷幕。 2019年,依托文化和旅游部2019海外文化中心部省对口年度合作计划,主办单位通过不同主题的展览,陆续向日本朋友介绍了中国的年、京剧和服饰等,通过它们在天津的发展、变化过程,观众进一步了解了中国人民的文化、智慧,以及中华民族尊时守位、知常达变、开物成...
查看更多
戏曲传承难 院校方法多
专题报道
11月20日,持续了20天的国家艺术基金2019年度传播交流推广资助项目“艺术职业教育戏曲教学成果展演”在京落幕。本次展演由中国艺术职业教育学会主办,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中国艺术职业教育学会戏曲专业委员会承办。其间,来自64所院校的近2000名参演人员呈现了52个剧种99个剧目(选段),吸引了超过1.2万人次到场观看。 据统计,目前中国戏曲剧种共348个,但开办戏曲教育的学校不到70所,开展教学的剧种不足60个。戏曲职业教育的招生、师资...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