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5-04 星期日 农历四月初七 谷雨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30753)
机构
(24)
政策
(424)
资讯
(11414)
清单
(12138)
资源
(2936)
学术
(2360)
百科
(148)
其他
(1289)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自强不息传非遗 ——杨家庄永音法鼓传承人杨奎举(上)
2019.12.23
自强不息传非遗 ——杨家庄永音法鼓传承人杨奎举(上)
人物
杨家庄永音法鼓传承人杨奎举 摄影 赵梵汐 天津市河西区文化馆前的群艺广场上,每到星期三的傍晚时分,杨家庄永音法鼓老会的会员们都会约在一起,在这里进行鼓乐传习排练。会员们少长咸集,各执铙钹等打击乐器,呈八字形整齐地排列在中间摆放大鼓的鼓箱两侧,在一位清健的白发老者指挥下认真演练,铿锵高亢的鼓乐声引得不少过往行人驻足观看。 带领乐队的老者名叫杨奎举,是杨家庄永音法鼓会的第七代传承人,在会内被称为“会头...
查看更多
“二十四节气文化艺术展”在中国农业博物馆举行
2019.12.23
“二十四节气文化艺术展”在中国农业博物馆举行
节气资讯
开幕式现场 2019年12月19日,“二十四节气文化艺术展”在中国农业博物馆举行。该展览由农业农村部农村社会事业促进司、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指导,全国农业展览馆(中国农业博物馆)、北京歌华文化发展集团联合主办,中国非遗保护中心、中国民俗学会、中国民族博物馆、中国邮政北京市邮政公司、安徽省淮南市文化和旅游局,以及全国10个二十四节气代表性传承保护社区等单位协办。 展览现场 “二...
查看更多
“二十四节气文化艺术展”在中国农业博物馆举行
2019.12.23
“二十四节气文化艺术展”在中国农业博物馆举行
要闻
开幕式现场 2019年12月19日,“二十四节气文化艺术展”在中国农业博物馆举行。该展览由农业农村部农村社会事业促进司、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指导,全国农业展览馆(中国农业博物馆)、北京歌华文化发展集团联合主办,中国非遗保护中心、中国民俗学会、中国民族博物馆、中国邮政北京市邮政公司、安徽省淮南市文化和旅游局,以及全国10个二十四节气代表性传承保护社区等单位协办。 展览现场 “二...
查看更多
2019年二十四节气保护传承工作年会在京召开
2019.12.23
2019年二十四节气保护传承工作年会在京召开
节气资讯
12月19日,“2019年二十四节气保护传承工作年会”在京召开。年会总结2019年全国二十四节气保护传承工作,并开展学术交流,研究制定2020年保护传承行动计划,更好地凝聚二十四节气保护传承力量。会议提出,要为保护人类文化遗产贡献中国智慧经验。全国10个二十四节气代表性传承保护社区在会上介绍了保护传承工作经验。会上,还为中国农业博物馆特聘的二十四节气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颁发了证书。 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农业农村部社会事业发展促进司...
查看更多
2019年二十四节气保护传承工作年会在京召开
2019.12.23
2019年二十四节气保护传承工作年会在京召开
要闻
12月19日,“2019年二十四节气保护传承工作年会”在京召开。年会总结2019年全国二十四节气保护传承工作,并开展学术交流,研究制定2020年保护传承行动计划,更好地凝聚二十四节气保护传承力量。会议提出,要为保护人类文化遗产贡献中国智慧经验。全国10个二十四节气代表性传承保护社区在会上介绍了保护传承工作经验。会上,还为中国农业博物馆特聘的二十四节气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颁发了证书。 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农业农村部社会事业发展促进司...
查看更多
“非遗”视野下戏曲传承发展的“三并举”
2019.12.23
“非遗”视野下戏曲传承发展的“三并举”
论坛
剧目是戏曲艺术得以生成与发展的根本条件,这是显而易见的,因为只有出现了具体剧目,才能将演员、观众“召唤”至剧场中实现人类“演”与“观”的社会活动,在此基础上发展完善戏曲艺术并实现其认知、审美、娱乐等各项功能。这就不难理解,剧目工作是我们讨论戏曲艺术传承与发展的关键。新中国成立后召开了三次全国剧目工作会议,反映出主管部门和戏曲艺术工作者对剧目问题的高度重视。当传统戏曲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后,“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也主要体现在...
查看更多
黄飞松
2019.12.22
黄飞松
研究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宣纸”这一名称的由来是怎样的? 黄飞松:最早记载宣纸这个名称的,是唐代张彦远[ 张彦远:(815—907年)中国唐代画家、绘画理论家。]所写的《历代名画记》[ 《历代名画记》 :中国第一部绘画通史著作。],内容是“好事家宜置宣纸百幅,用法蜡之,以备摹写”,其中就直接有“宣纸”这个词。他的高祖、曾祖、祖父在唐代应该是三代为相,家藏藏书、字画特别丰富,从小受到熏陶...
查看更多
陈彪
2019.12.22
陈彪
研究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根据我们国家现在手工纸的存续状况,手工纸大致可以怎样分类? 陈彪:手工纸的分类,从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分类。 从有没有加工的角度来说,可以分成原纸和加工纸。我们先来讲原纸,原纸从不同的角度也是有很多的分类,如从原料来分,有麻纸、皮纸、藤纸、竹纸、草纸,也有混合原料纸,比如宣纸,它是以青檀皮纤维为骨,沙田稻草纤维为肉,也可以把它归为皮纸,也可以说它是混合原料纸...
查看更多
汤书昆
2019.12.22
汤书昆
研究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宣纸对于中国古代文化艺术发展具有怎样的意义? 汤书昆:实际上在今天的标准宣纸出现之前,中国历史上出现过多代的名纸,也是高端的书画类用纸。我们现在知道非常有名的澄心堂纸[ 澄心堂纸:五代十国南唐徽州地区劳动人民所产的一种名纸。],澄心堂纸是五代时候的宫廷纸,澄心堂纸从现在留下来的北宋初的人如欧阳修、梅尧臣的描述中,都是很好的纸,他们都是政府的高级官员,也是当时的文...
查看更多
技艺特色
2019.12.21
技艺特色
技艺特色
宣纸人怀揣一颗匠心,在专注与执着中,用他们的精湛技艺成就了宣纸,也为守护中华锦绣文明贡献了力量。 一、原料加工粗中有细,漫长、繁复、严格的工艺成就宣纸的品质 原料加工尽管不在“捞、晒、剪”三大核心技艺范围内,但其重要性丝毫不亚于其他环节。缺少好的材料,后续的成纸制作和宣纸特性的发挥也就无从谈起。 传统的宣纸制作,原材料加工的时间所占比例最大,流程最为繁复,工作也最为艰辛,是不折不扣的苦差事。但看似粗糙、艰苦的原料...
查看更多
1
1055
1056
1057
1058
1059
3076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