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24   星期六   农历四月廿七   
搜索
浮云连海岱 文化越千年——山东潍坊潍水文化传承发展新景观
专题报道
2月22日,雪后的中国年画之乡——山东潍坊杨家埠气温骤降,寒气袭人,但在民间工艺美术大师杨洛书的同顺德画店里,却是热闹繁忙。在一楼的印刷作坊里,工人崔文芬正在熟练地印刷着“金玉满堂”的年画。她先用右手在雕版上涂上颜料,然后用左手翻过一张年画纸覆盖在雕版上,再从年画背面压实,一种色彩的颜料就印到了年画上。印完了一种颜色,换上另一块色版,再印另一种颜色,印完所有颜色,一张生动喜庆的年画就精美亮相了。  “印画时版要对得正,纸要扯得平,色要刷得匀,搪子要打得轻...
查看更多
壮族历史的“活化石”——广西河池铜鼓文化传承保护新图景
专题报道
瑶族鼓手表演口咬铜鼓绝技(摄影:刘廷智)  还有几天,广西壮族同胞将迎来最隆重的盛会“三月三歌圩节”。各地的工艺师们正紧锣密鼓地铸造、维护歌圩节的必备乐器——铜鼓。铜鼓敲起来就有了灵魂  铜鼓是我国古代南方少数民族及东南亚地区的一种打击乐器。在古老的传说中,铜鼓敲起来就有了灵魂,可以与天地、神灵沟通,保佑乡寨平安。作为历史长河中沉淀下来的“活化石”,铜鼓记录着古骆越民族生命、生产、生活的过程,更是骆越民族的精、气、神所在。  “世界铜鼓在中国,中国铜鼓在广...
查看更多
重塑活色生香的文化家园——看生态保护建设如何振兴“徽州文化”
专题报道
江西婺源历史文化名村“汪口村”(摄影:冯军)安徽黄山市歙县历史文化名村“许村”(摄影:李斌)  “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汤显祖笔下下辖“一府六县”的徽州,如今已分属安徽、江西两省,成为一个历史地理概念。  2008年1月,文化部正式批准在这里设立全国第一个打破行政区划、跨省市县的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通过活态传承文化遗产的创新,重塑了活色生香的徽州文化家园。  还原徽文化的历史生态  《穆柯赛》《野猪林》《拾画》《扈家庄》……最近两年,江西婺源的戏迷们...
查看更多
坚定文化自信 弘扬传统文化——用文化传承保护工程支撑陕西文化强省建设
专题报道
推进《国风·秦韵》文化品牌座谈会现场2014年,《国风·秦韵》之《西安鼓乐专场音乐会》绽放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2016年,由陕西演艺集团、陕西省歌舞剧院有限公司打造的原创歌剧《大汉苏武》摘得第十五届文华大奖2017年1月,大型秦腔现代戏《家园》亮相北京并拉开全国巡演大幕    传递陕西声音 讲好陕西故事    推进《国风·秦韵》文化品牌座谈会在西安召开    陕西是文化大省,传统文化底蕴深厚。近年来,陕西省文化厅按照中央和文化部以及陕西省委、省政府要求,高举...
查看更多
浙江青瓷艺术展展现“匠人精神”
10周年媒体报道
“2017年中国·浙江青瓷展”25日在杭州开幕,200余件青瓷作品,集中展现了浙江一代代青瓷匠人的传承与创新。    青瓷是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的成熟瓷器,而中国则是青瓷的故乡。在浙江省境内,越窑、南宋官窑、龙泉窑等在历史上都曾名动一时,目前,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是唯一入选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陶瓷类项目。    此次青瓷展由浙江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主办,浙江省民间...
查看更多
浙江青瓷艺术展展现“匠人精神”
其他新闻
“2017年中国·浙江青瓷展”25日在杭州开幕,200余件青瓷作品,集中展现了浙江一代代青瓷匠人的传承与创新。    青瓷是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的成熟瓷器,而中国则是青瓷的故乡。在浙江省境内,越窑、南宋官窑、龙泉窑等在历史上都曾名动一时,目前,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是唯一入选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陶瓷类项目。    此次青瓷展由浙江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主办,浙江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和浙江青瓷艺术专业委员会承办。展览分为“千峰翠色”“寒木春华”“雨过天...
查看更多
四川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立法调研
其他新闻
  为贯彻落实中办、国办《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加快推进四川省非遗立法进程,2017年2月16日至17日,四川省人大、文化厅联合组成非遗立法调研组,赴我省绵阳市、北川县开展《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立法调研。四川省人大法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常委会办公厅巡视员张力,省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副主任杨筠、行政法规处处长江建明,文化厅副巡视员唐明、非遗处处长林彤参加了调研活动。  调研组一行赴绵阳市北川县“巴拿恰羌族风情街”及非遗项目传习所实地...
查看更多
亚太中心咨询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在京召开
其他新闻
会议现场  2017年2月22日,亚太中心在京召开咨询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亚太中心咨询委员会委员与会,委员会主席王学贤大使主持会议。  会议介绍了亚太中心新一任主任及增补一名咨委会委员的相关情况,对亚太中心2012年至2016年工作和2017年度工作计划进行了讨论,并就亚太中心如何更好地配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亚太地区实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力建设战略、如何扩大亚太中心的影响力、拓展合作网络等未来工作提出建议。  当日下午,与会代表前往国家博物馆进行文化考察...
查看更多
听一场开锣700多年的马街书会——河南宝丰说唱文化艺术的活态传承
专题报道
民间艺人在马街书会会场表演(摄影:何五昌)  “天为宝盖地为池,人生世上浑水的鱼;父母养儿鱼生着子,子孝孙贤水养鱼……”2月20日,记者来到河南省宝丰县周庄乡耿庄村,有说唱艺术“活化石”之称的97岁传承人余书习即兴为记者唱了一段三弦书《劝人方》。  从百岁老人到少年儿童,宝丰县拥有庞大的说唱群体。“忙时扶犁耕种,闲来吹拉弹唱”的独特乡村文化景观被文化部称为“宝丰文化现象”。迄今已有700多年历史的马街书会,是全国曲艺行当的民间盛会,也是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
查看更多
保护好文化土壤,从最难环节下手——客家文化(闽西)生态保护实验区见闻
专题报道
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县现存最古老的圆土楼,集庆楼(摄影:莫默)一年之计在于春,开好了头,这一年就有了奔头。  过年期间,闽西人民纷纷拿出“绝活儿”登台展示,遍地开花的文化秀中,最惹人关注的就是“元初客家欢”那场春晚。  武平县的这场春晚,因清康熙年间武平举人林宝树创作的客家启蒙读物《元初一》而取名为“元初客家欢”。龙灯、狮灯、船灯、马灯、口技、山歌、汉剧、木偶……“农民演、演农民”,这场看似土得掉渣的晚会,却因年味儿十足而打动人心。演出当天的直播视频吸引了海内...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