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7-01   星期二   农历六月初七   夏至 夏至
搜索
走出非遗传承青黄不接的困境
专题报道
走出非遗传承青黄不接的困境     在新疆西南部,叶尔羌河流域的喀什地区,流淌着一条文化之河十二木卡姆。简单来说,十二木卡姆是用音乐语言叙述维吾尔族人民生活的百科全书,集诗、歌、舞、乐、唱、奏于一体,2005年底被联合国列入“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日前,新疆喀什莎车第二届十二木卡姆文化艺术节落幕,当地依然沉醉在喜庆气氛中。行走在热闹的巴扎(集市),常能寻到十二木卡姆艺人弹唱舞动。一些地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保护中艰难前行,为什么十二木卡姆...
查看更多
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保护和发展?
专题报道
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保护和发展?   后继乏人、市场萎缩……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发展是世界性难题。“福建木偶戏后继人才培养计划”在1月4日于法国巴黎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相关会议上,成功入选“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优秀实践名册”,实现了中国在这一领域零的突破。  有关专家认为,福建木偶戏后继人才培养计划,得到联合国的高度肯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具有“样本”意义,其经验对其他传统艺术具有启示作用。  人才流失、后继乏人 福建木偶戏濒临灭失  “人才流失严...
查看更多
非物质文化遗产应该理性传承
论坛
非物质文化遗产应该理性传承邹 艳  在现实生活中,非物质文化遗产通常都是以正在进行时的面貌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因此,人们很少将它们视为“文物”。其实,就非遗的本质而言,它与文物一样,本身就是历史的一部分,是历史在今天的残留。不同的是,物质文化遗产是固态的“历史”,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活态的“历史”。由于它们是非常重要的历史见证者,所以人们将其作为本民族最珍贵的文化财富保护起来。  但是,在中国非遗保护界,有些人从不把非遗当成“文物”,不但政府改、专家改,就连传承...
查看更多
乡村最后的图腾——起源于明清的武义木偶戏
专题报道
乡村最后的图腾——起源于明清的武义木偶戏木偶的一举一动都靠拉丝来表现,老朱操作的木偶,不但手脚活动自如,连嘴巴和眼睛都是可以活动的。   老朱正在表演《双麒麟》,武戏是木偶戏中比较难的部分,一个人要同时操纵两个木偶对战,嘴里还得一刻不停地唱。两个多小时下来,手都酸了。武义木偶戏,起源于明清,民间叫“傀儡头戏”;文戏多,武戏少,人物造型生动逼真。2007年,武义木偶戏被列为金华市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戏台不大,台前幕后加起来,最多也不超过10平方米。台下...
查看更多
卢旺达共和国
缔约国
查看更多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基地” 命名暨颁牌仪式在京举行
其他新闻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基地”命名暨颁牌仪式在京举行 文化部副部长董伟致辞    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王文章发表讲话   本网讯 由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办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基地”命名暨颁牌仪式,于2013年1月16日在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隆重举行。文化部副部长董伟,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
查看更多
国家级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落户”赣州
其他新闻
 国家级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落户”赣州    2013年1月6日,文化部正式发文,同意在江西赣州市设立国家级“客家文化(赣南)生态保护实验区”。此前,“黔东南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和“铜鼓文化(河池)生态保护实验区”也分别通过了评审。至此,文化部已设立了15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其中包括在广东梅州设立的国家级“客家文化(梅州)生态保护实验区”。   赣南是客家诞生地和大本营之一,是客家文化的主要发源地和传承地,同时又是全国最大的客家聚居地,生活...
查看更多
2012“BMW中国文化之旅”成果展开幕
其他新闻
2012“BMW中国文化之旅”成果展开幕   由宝马携手中国艺术研究院共同举办的2012“BMW中国文化之旅”成果展在北京798艺术中心开幕。该展览将在1月9日至1月15日期间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通过呈现四条文化路线上的民俗风情与文化遗产精华,增强全社会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自觉意识。   在清丽婉约的京族独弦琴声中,2012“BMW中国文化之旅”成果展正式拉开了帷幕。在开展仪式上,今年文化之旅四条线路上所探访的重点“非遗”项目——万安罗盘制作技艺、京...
查看更多
借"非遗"之力 木偶皮影戏走向复苏
专题报道
借"非遗"之力 木偶皮影戏走向复苏      2012年12月4日,“福建木偶戏后继人才培养计划”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优秀实践名册,这实现了我国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优秀实践名册项目中零的突破。自2006年开始,具有2000多年历史的木偶皮影戏,由于入选世界级或国家级非遗项目,不断受到国家、各级政府部门的重视和社会大众的关注。中国的木偶皮影戏正在走出低谷,开始复苏。    人才培养机制逐渐形成    2011年,中国皮影戏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
查看更多
2013,非遗保护着力何处?
专题报道
2013,非遗保护着力何处?马尾绣非遗传承人韦桃花在检查绣好的马尾绣作品。    2013年序幕拉开。  在过去的一年,非遗一直很热:几乎每个传统节日都会有一个文化节、文化遗产日的主题活动,各地主打非遗的节会和博览会盛况依旧,非遗的国际化与数字化脚步没有放缓,甚至国考申论的主题都是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仔细想想,非遗似乎还是很冷。  玛雅人的玩笑虽然已经过去,我们的文化遗产却依旧被现代化的飓风吹得纷纷欲散,非遗的明天怎么维系?非遗保护又该着力何处?  村...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