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14   星期三   农历四月十七   立夏 立夏
搜索
传统戏曲:中国人最后的审美家园 如何与现代接轨?
论坛
  传统戏曲如何与现代接轨?保存个性和特性的传承,扬长避短、顺应时代要求的创新是戏曲的生命力所在。中国戏曲整体的写意性、程式性要保留,切忌盲目采用现代舞台声光电技术“大制作”,破坏戏曲的本质。     传统戏曲:中国人最后的审美家园 如何与现代接轨?季国平    戏曲,是中国人最典型的传统审美方式。  中国戏曲雅俗共赏,选材宽泛,自古以来,既有帝王将相的阳春白雪,也有寻常百姓的家长里短;既登得了庙堂,又入得了街巷。中国戏曲深蕴传统文化的精髓,舞台之上,一桌...
查看更多
“高山流水-古琴艺术展”在京举行
其他新闻
 “高山流水-古琴艺术展”在京举行  由国家大剧院、故宫博物院、中国艺术研究院联合主办的“高山流水--古琴艺术展”2010年10月18日在国家大剧院东展厅开幕。本次展览分为琴史、琴器、琴谱、琴人、斫琴工艺、文人场景六大板块,通过文字、图片说明、多媒体演示以及不同年代款式的古琴、古琴善本古迹、琴学著作、琴曲集成、古琴字画等实物展示博大精深的中国古琴文化。尤其是展出的19张古琴,避过历朝历代的天灾人祸,辗转文人琴师之手,都有着自己的故事,张张都是绝世名琴。其中...
查看更多
专家纵论“非遗”保护利用:警惕破坏性保护
其他新闻
专家纵论“非遗”保护利用:警惕破坏性保护   2010年10月17日,非物质文化遗产高层论坛在济南行。国家图书馆馆长周和平,中国民俗学会理事长刘魁立,中央民族大学教授、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祈庆富,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常务副主任张庆善,中国工艺美术馆馆长吕品田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专家,就“非遗”的生产性保护与合理利用各抒己见。   周和平说,“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祖宗留下来的精神财富,是中华民族在历史演进中建设起来的共同的精神家...
查看更多
首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受到民众追捧
其他新闻
首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受民众追捧  2010年10月15日,首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在山东济南开幕,蓝印花布、彝族刺绣、藏族唐卡等600多个适合生产性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集体亮相,吸引了众多民众追捧。人潮涌动的展馆,争先恐后的消费者,似乎给了众多还处在困境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以复苏的信心。  “非遗”之美难以抗拒  15日下午,已经是博览会清场时间,“彝族(撒尼)刺绣”展厅里还是挤满了人,色彩绚丽的刺绣抱枕、台布成为人们争相选购的物品。济南...
查看更多
木卡姆艺术有了“保护神”
其他新闻
木卡姆艺术有了“保护神”  2010年7月28日,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现场出现了罕见的一幕:所有参会的人员都为一部地方法规投了一票,使它成为全票通过的条例。   这部条例就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维吾尔木卡姆艺术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它是新疆改革开放以来,第四个一审通过的地方性法规,也是新疆继《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出台后的第二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性法规,以及我国专就保护“人类...
查看更多
呼唤非遗学
2010.10.11
呼唤非遗学
论坛
 呼唤非遗学苑利  早在一百年前,随着西方教育学的传入,一门门崭新的学问――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等新学,犹如雨后春笋,迅速发展起来。而今天,又有一门新学在我们这块古老的土地上崛起。所不同的是,这门学问并不是简单的舶来品,而是在接受国外经验的基础上,产自中国本土的一门新兴学问,这便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学”。  其实,中国人自古便有保护本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春秋《诗经》、汉魏《乐府》、魏晋志怪、明清民歌的搜集、整理、出版且不用说,就是十二届三中全会以来...
查看更多
第八届中国国际民间艺术节即将举办
其他新闻
 第八届中国国际民间艺术节即将举办  由中国文联、江苏省人民政府主办的第八届中国国际民间艺术节将于10月7日至18日相继在苏州和北京举办。届时,来自五大洲14个国家的艺术团近400名艺术家齐聚苏州、北京。  10月7日至18日,由中国文联、江苏省人民政府主办的第八届中国国际民间艺术节将相继在苏州和北京举办,来自五大洲14个国家的艺术团近400名艺术家齐聚苏州和北京。这些代表团分别是来自亚洲的中国、韩国、土耳其,来自欧洲的白俄罗斯、捷克、苏克兰、西班牙,来自...
查看更多
厄立特里亚国
缔约国
查看更多
刚果民主共和国
缔约国
查看更多
牙买加
2010.09.27
牙买加
缔约国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