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16   星期五   农历四月十九   谷雨 谷雨
搜索
大山深处锦鸡舞
专题报道
大山深处锦鸡舞   壮观的锦鸡舞表演(图片来源新华网)       锦鸡舞是苗族芦笙舞中别具一格的一种民间传统舞蹈,发源于贵州省丹寨县排调镇境内,主要流传于苗族"嘎闹"支系中穿麻鸟型超短裙服饰的排调、也改、加配、党早、麻鸟、羊先、羊告、也都和雅灰乡境内雅灰、送陇等苗族村寨。有天下第一锦鸡舞之称。生活在这里的苗族同胞,长期以来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与大自...
查看更多
夹江竹纸面临衰落危机
专题报道
夹江竹纸面临衰落危机    始于唐代的夹江手工造竹纸,在绵延1300余年的历史长河中,曾被钦定为皇室和科考用纸,深受书画大师青睐。2006年,夹江竹纸制作技艺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文化部授予了夹江县“中国书画纸之乡”称号。然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夹江竹纸正逐步走向衰落,如今甚至濒临失传。到底是什么令它难以发展?夹江竹纸出路何在?记者近日走进乐山市夹江县,试图找寻答案。  现状:现代槽户越来越少  杨占尧出身于夹江县马村乡金华村传...
查看更多
“文化遗产日”:唤醒沉睡的民族记忆
其他新闻
“文化遗产日”:唤醒沉睡的民族记忆 云锦:宝蓝地加金“普天同庆”妆(本网资料图)     随着6月13日第四个“文化遗产日”的到来,以“弘扬民族文化,延续中华文脉”为主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活动将在全国范围内展开,由北京市文化局主办的一系列宣传、展示活动也将从6月11日起陆续拉开帷幕。除“非遗”成果展览、技艺展示、大讲堂、专场演出等常规活动外,民间传说故事会、“民间文学”(口述文学)研讨会、满族特色体育运动会以及明清时期劳动生产工具展示等也将为今年的活动增...
查看更多
千年绛州鼓乐奏响崭新乐章
专题报道
千年绛州鼓乐奏响崭新乐章 山西新绛县的绛州鼓乐团表演《普天乐》 绛州鼓乐团在美国西雅图演出《杨门女将》     在大部分人的印象中,鼓,无非是一种用来强调节奏的乐器,在乐器组合中往往都是充当配角,它很难像二胡、小提琴、钢琴等乐器一样表达出丰富的情感,更别提讲述出一段段引人入胜的故事。然而,绛州鼓乐却改变了人们固有的印象,《老鼠娶亲》诙谐幽默、惟妙惟肖;《牛斗虎》,倔强刚悍、威武勇猛;《秦王点兵》战旗飞舞、刀光剑影;《黄河船夫》气势磅礴,令人热血沸腾……鼓乐...
查看更多
北京老字号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始首都高校巡回展
其他新闻
北京老字号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始首都高校巡回展    荣宝斋木版水印、古籍修复、内联升千层底布鞋制作……老北京百年不衰的传统技艺吸引了高校学生驻足观赏。5日,由北京市商务委员会举办的“老字号非物质文化遗产首都高校展”在北京财贸职业学院拉开帷幕。  据介绍,“老字号非物质文化遗产首都高校展”年内还将在中国人民大学等高校巡回开展。  展览形式主要由三部分组成:以图片展览的形式,近千张图片展示36个北京老字号项目;荣宝斋木版水印、中国书店古籍修复等10多项老字号传统...
查看更多
海南非遗保护之路:为提灯人亮一盏灯
论坛
海南非遗保护之路:为提灯人亮一盏灯    王妚大,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6月3日,当得知这消息时,85岁的她正躺在琼中县人民医院的病床上,她是我省11位传承人年龄最大的一位。当41岁的刘香兰知道自己被确立为国家级传承人时,她正在和她的姐妹在自己的黎族织锦第一村里织锦,她是11位传承人之中最年轻的一位。    今年6月,我国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名单公布,海南省王妚大、刘香兰等5人榜上有名,至此,海南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已经有11人...
查看更多
千年《羌风》,一个神秘音乐家的惊天绝唱
人物
千年《羌风》,一个神秘音乐家的惊天绝唱    5月12日晚,在汶川地震的周年祭这个特别的日子里,大型民族情景音舞诗画《羌风》,在金沙国际剧场成功首演。在演出中,为来自汶川地震灾区的原生态的羌族老乡带来的惊艳《羌风》,观众的掌声持续不断,叫好声不绝于耳。而其艺术总监汪静泉在上台谢幕时,演员和观众们更是报以热烈的掌声,因为正是他30年的守候,我们今天才得以听到这些闻所未闻的华夏原音……  “复音孤岛”里闯进的“汪老师”  上个世纪80年代初,中国民族民间歌曲集...
查看更多
黎族编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刘香兰锦绣前程
人物
黎族编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刘香兰的锦绣前程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黎锦编织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刘香兰。(李幸璜 摄) 刘香兰与姐妹讨论编织技艺(李幸璜 摄)     刘香兰关于黎锦的最初记忆,停留在幼儿时代。无论是母亲、祖母,还是外婆,家里都有着一个腰织机。当时她并不知道这叫腰织机,在她眼里只是一根带子和一些大大小小的木片木棍。只要有空,她们就会把它拿出来,坐在房前屋后的树下,反反复复地织起来。     村里每一位妇女的筒裙、头巾,都出自她们这部织机...
查看更多
“文化遗产日”活动搅热全国
其他新闻
“文化遗产日”活动搅热全国    记者从国家文物局了解到,随着6月13日我国“文化遗产日”的临近,全国各地的宣传活动正在热火朝天地进行中。   自2006年把每年6月第二个星期六定为我国的“文化遗产日”,今年已是第四个年头。国家文物局决定从今年起,建立文化遗产日主场城市申办制度,每年与主场城市共 同举办活动,作为倡导文化遗产日活动的主要组织形式。据介绍,全国各地级以上城市均可申办成为文化遗产日主场城市。经过今年激烈竞争的申办和紧张审慎的评审,首届主场城市确...
查看更多
非遗回“家”的路,再难也要走
论坛
 非遗回“家”的路,再难也要走 羌笛演奏(本网资料图)     第二届中国成都非物质文化遗产节上,国际论坛的主题是“灾难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羌族文化生态的抢救和重建受到了国内外专家的特别关注。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丰富多彩,“5·12”汶川大地震造成的巨大破坏以及政府的集中抢救与保护使它成为非遗保护的典型案例,成为全世界非遗保护专家关注的焦点。  灾难虽然破坏了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但同样也是人类重新认识自己、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契机。灾后5个月――200...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