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5-15 星期四 农历四月十八 立夏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服务平台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30753)
机构
(24)
政策
(424)
资讯
(11414)
清单
(12138)
资源
(2936)
学术
(2360)
百科
(148)
其他
(1289)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打造全国畲族文化发展基地――关于弘扬发展畲族文化的对策研究
2008.11.20
打造全国畲族文化发展基地――关于弘扬发展畲族文化的对策研究
论坛
打造全国畲族文化发展基地――关于弘扬发展畲族文化的对策研究 武 昌 保护传承和弘扬发展畲族文化,是我们景宁这一全国唯一的畲族自治县义不容辞的职责和义务。我们将以浙江建设文化大省为契机,以打造全国畲族文化基地为目标,努力建设一流的民族文化展示平台、一流的民族文化创意品牌和一流的民族文化弘扬体系,启动畲乡发展的“文化引擎”,实现经济社会更好更快的发展。 抢救...
查看更多
浅谈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成果的后序管理与开发利用
2008.11.20
浅谈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成果的后序管理与开发利用
论坛
浅谈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成果的后序管理与开发利用 陈薇莉 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和保护,直接关系到一个地方的竞争力和知名度,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自去年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开展以来,各地非遗普查工作成果累累,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创新工作思路,采取有效的措施,普查采集的资料信息记录详实,实物种类贮存丰富,使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卓有成效。嘉兴市在此次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中发动和组织了市、县、镇...
查看更多
生肖文化也得要靠申遗来保护吗?
2008.11.20
生肖文化也得要靠申遗来保护吗?
专题报道
生肖文化也得要靠申遗来保护吗? 十二生肖文化是我国民俗文化中的一枝奇葩,是中华民族文化屹立于世界文化之林的独特标识。而“卡通”是一种青春与活力迸发,传统与创新交融的艺术。它以文化为核心,是连接民族文化传统与时尚之间的纽带。中华生肖文化能否卡通化? 近日,致力于挖掘、梳理、研究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中国民俗学会联合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拟用吉祥物卡通形式为中国的生肖文化打造一张名片。用生动形象的视觉符号赋予十二生肖新的生命,选出可以为生肖文化艺术生命...
查看更多
老字号“金字招牌”要拿什么来拯救?
2008.11.20
老字号“金字招牌”要拿什么来拯救?
专题报道
老字号“金字招牌”要拿什么来拯救? 11月10日,北京前门大街。从五牌楼到珠市口,这条500米的“天街”目前仅有不到20户商家入驻,宽敞的大街略显空旷,只有三三两两的游客观光拍照。80岁的老北京张全大爷是开街后头一次来,显然眼前改造一新的街面和店铺让他有些失落,“只有全聚德、都一处、月盛斋等十几家搬回来了,原来老字号有上百家,热闹着呢,卖粥的、卖布的,老百姓吃喝玩乐应有尽有,现在都没了……”回想起当年前门大街的繁华,老人怀念不已。 与前门大街的冷...
查看更多
加强福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对策研究
2008.11.20
加强福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对策研究
论坛
加强福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的对策研究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器具、实物、手工制品等)和文化空间。2006年、2008年福建省共有67项传统文化进入首批、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数量位居全国前列,2008年共有14项传统文化进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2...
查看更多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依然任重道远
2008.11.20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依然任重道远
论坛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依然任重道远 2004年8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11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批准中国政府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决定。标志着具有5000年不间断文明传统的现代中国,也将保护自身拥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工作,全面上升为国家意志。此前,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和财政部联合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和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等单位,发起组织的...
查看更多
传承人保护尚缺良好环境
2008.11.19
传承人保护尚缺良好环境
专题报道
传承人保护尚缺良好环境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靠人来传承的文化,依靠传承人的口传心授,宝贵的文化遗产才能得以代代相传,因而,对传承人的保护是“非遗”工作的重中之重,对他们传承活动和生活的保障也是“非遗”保护中最基本的工作之一。不久前,北京市针对“非遗”传承人的现状进行了一次调研,调查表明,目前北京市的“非遗”项目传承人的生存和传承状态不容乐观,传承人的保护工作还存在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传承保护工作还缺少一个良好的环境。 首先是缺少...
查看更多
民间“滚灯”群英聚江南 同台竟展艺术瑰宝
2008.11.19
民间“滚灯”群英聚江南 同台竟展艺术瑰宝
其他新闻
民间“滚灯”群英聚江南 同台竟展艺术瑰宝 各种民间滚灯绝活令人眼花缭乱。作者:张亨伟 上海奉贤,相传因春秋时孔子唯一南方弟子言偃曾到其境内讲学而得名。深秋之夜,杭州湾畔江浙沪一带的数支“滚灯”表演队纷纷来此“聚会”,同台竟展在中国民间已有近千年历史的“滚灯”艺术瑰宝,引得万人争睹,流光十里。 “滚灯”是流传于中国江南一带家喻户晓的一种民俗传统技艺,集舞蹈、杂技、体育为一体,相传源起于当地民间抗击倭寇、祈福祭祀等,是江南温柔乡难得一见的展示力量与刚健...
查看更多
民间礼俗――传统音声技艺形式的文化生存空间
2008.11.19
民间礼俗――传统音声技艺形式的文化生存空间
论坛
民间礼俗――传统音声技艺形式的文化生存空间项 阳 内容提要 本文对于当下民间礼俗与多种音声技艺形式形式相互间的依附关系通过一些相关例证进行辨析,旨在强化对民间礼俗和音声技艺形式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生存方式的认知。 关 键 词 民间礼俗 传统音声技艺形式 平台 生存空间 在当下国家与各级地方政府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形势下,各地一批又一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被当作项目“开发”出来,这其中也包括音声技艺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查看更多
民间艺术的一朵奇葩:透露着艺术芳芬的吴川飘色
2008.11.18
民间艺术的一朵奇葩:透露着艺术芳芬的吴川飘色
专题报道
民间艺术的一朵奇葩:透露着艺术芳芬的吴川飘色 国家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的吴川飘色,是南国民间艺术的一朵奇葩。它产生于晚清,成熟于民国至解放初期,冷落、沉寂于“文革”时期,复苏、发展、繁荣于改革开放后。飘色--六国封相 吴川飘色始于黄坡沙岗,由民间艺人陈趣珩(生于清朝咸丰丙辰年)创作,于民国18年(1930年)正月初八沙岗年例,陈趣珩第一次为沙岗创制四板飘色游行,其中三板为单人造型:《观音坐莲》、《时迁偷鸡》、《海螺仙子》,另一板是武术双打...
查看更多
1
2383
2384
2385
2386
2387
3076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