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14   星期三   农历四月十七   立夏 立夏
搜索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划分
专题报道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划分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3年《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声明,非物质文化遗产表现在以下领域:    口头传统和表现形式,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载体的语言;表演艺术;社会习俗、仪式和节庆活动;与自然和宇宙相关的知识和实践;传统工艺。    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几乎没有仅限于单独某个领域的。例如,就一种萨满仪式而言,它是一种复杂的表现,包含音乐和舞蹈、祈祷与歌唱、服饰和祭祀物品,仪式与典礼,及关于人体、自然和宇宙的知识的展现。节日,从它...
查看更多
浙江“非遗”普查全民动员
其他新闻
浙江“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全民动员     编者按:11月下旬,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现场经验交流会将在浙江宁波举行。会议将对持续了几年的我国第一次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进行回顾研究,进一步推动普查工作深入开展。为交流普查经验,推广先进做法,本报将陆续对普查成效突出的部分省市进行深度报道。    浙江省天台县64岁的农民奚尊斌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先后挖掘当地方言、生产商贸习俗、消费习俗、传统医药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村宝”近千条,被人称为“掘宝大王”;文成县几...
查看更多
张占元:一生一世“秧歌情”
人物
张占元:一生一世“秧歌情”    在采访定州秧歌戏的传承人之前,记者了解到这是一门古老的民间艺术,曾经在田间地头无比红火的唱响过,那种阵容绝不亚于任何歌星的演唱会。但是斗转星移,饱含了大量民俗和人文信息的定州秧歌戏现如今发展日渐式微,抢救、保护和传承都迫在眉睫。就在定州秧歌戏日趋被冷落的时下,有一位老人却始终与它不离不弃、相依为命,如今年近70的他依然盘算着如何让这门民间艺术走得再远一点,他就是定州秧歌戏的传承人―――张占元。  ■小学文凭写出“秧歌史...
查看更多
流传于黄河三峡的傩文化
专题报道
流传于黄河三峡的傩文化聂明利表演会手舞    黄河三峡位于甘肃中部西南永靖县,西与青海接壤,东北与兰州紧密相连。黄河流经炳灵峡、刘家峡、盐锅峡107公里而得名黄河三峡,境内有湟水河、洮河、大夏河三条支流汇入黄河,又称“河湟之地”。这里傩文化资源非常丰厚,主要分布在黄河上游炳灵寺附近的杨塔、王台、红泉、三塬等乡村。傩舞在永靖俗称“七月跳会”,这里独具魅力的傩舞戏、傩俗、傩面,组成了富有永靖地方特色的傩文化艺术。广泛传承的傩舞戏文化是中原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相互...
查看更多
鼓书艺人与西城派东北大鼓
专题报道
鼓书艺人与西城派东北大鼓    西城派东北大鼓传统书目  东北大鼓是广泛流传于东北三省的一种鼓曲艺术,西城派东北大鼓则是东北大鼓在辽西的一个分支。据了解,有200多年历史的西城派东北大鼓经锦州市整理申报,已被确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作为辽西走廊咽喉重地、关内外交通枢纽,锦州历来是商贾云集之地,也是今天文化交流、民间艺术繁荣发展的交汇地。属于民间艺术的曲艺则借地生根,在这片热土上,艺人的成长、曲种流派的形成得天独厚。  东北大鼓也称大鼓书、大鼓词、鼓...
查看更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性
论坛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性廖奔    今天,人们对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已经有了许多了解。它是人类所创造的文明中未能以物质形态固化的部分。如果综括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历次确认并一再修改的定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表述出来就是:通过群体或个体口头表达的、来自传统而被同一文化社区所采用的、能够代表其文化与社会特性的形式;主要有口头传说、表演艺术、风俗礼仪、工艺技能等。  以往我们所理解的人类文化遗产,实际上更多指的是物质遗产,如长城、金字塔、卢浮宫等,它们是人...
查看更多
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将获工作津贴
其他新闻
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将获工作津贴    记者日前从文化部了解到:从今年开始,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每年将获得中央财政拨发的8000元工作津贴。  目前,文化部已公布两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028 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777名。为进一步规范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从今年开始,文化部将于单数年公布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名单,双数年公布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  考虑到四川、陕西、甘肃等地震灾区的实际困难,此次津贴发放将适当增加受灾地区国家...
查看更多
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授牌仪式在人民大会堂举行 刘延东出席并授牌
其他新闻
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授牌仪式在人民大会堂举行 刘延东出席并授牌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文化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欧阳坚,文化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周和平等领导与出席授牌仪式人员合影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向四川、陕西省授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标牌     本网讯 2008年11月14日,由文化部命名的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授牌仪式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文化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欧阳坚,文化部党组成员...
查看更多
陕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影像化保护与传播
论坛
陕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影像化保护与传播吴琳 一、陕西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亟待保护  陕西历史悠久、民俗淳朴,原生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十分丰富。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地区之一,陕西在全国有着非常重要和独特的地位。  按地域划分,陕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分为三部分:一是以陕北为代表的黄土窑洞文化,具有典型的黄河文化的特质;二是以陕南为代表的巴楚文化,是长江文化的一部分;三是以关中平原为代表的南北融合的文化。比如惟妙惟肖的风翔泥塑,三秦文化的典型代表秦腔...
查看更多
历史悠久的双合成郭杜林晋式月饼
专题报道
历史悠久的双合成郭杜林晋式月饼     由文化部审定,国务院批准,山西省双合成郭杜林晋式月饼制作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确立了以双合成郭杜林月饼为代表的晋式月饼在全国月饼行业的崭新地位。   郭杜林月饼外观油亮、饼纹清晰、入口香馨、食之酥软、余味绵长,是晋式月饼的典型代表。据了解,郭杜林月饼已经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原是太原一家糕点铺的姓郭、杜、林三位师徒,一次饮酒过度,使和好的饼面发酵,因为怕东家责怪,三人急中生智,往发酵的面中掺合生面,并加碱面...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