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4-12-05   星期四   农历冬月初五   小雪 小雪
“画”说二十四节气·白露丨白露晨已重,晚花秋正繁
来源: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创建时间:2021-09-09 16:12:00


“白露秋分夜,一夜凉一夜”


白露是二十四节气的第十五个节气,也是秋季的第三个节气。此时的天气逐渐开始转凉,白昼阳光尚热,待日落西山,便可以感受到丝丝的凉意,可谓是“白露秋分夜,一夜凉一夜”。

元代吴澄在《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记载:“白露,八月节。秋属金,金色白,阴气渐重,露凝而白也”,白露是热与凉的分水岭,昼夜温差大,残留的暑气遇上夜间的冷空气,寒生露凝,密集地降落在花草树木上,在清晨的阳光下晶莹剔透,故称“白露”。


一、“露”之中国传统文化

露,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特别的含义,也颇受重视。

露是高尚的象征,屈原《离骚》中咏叹:“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曹操在《短歌行》中感叹:“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露也被赋予了人生无常的悲凉;

露还被认定具有延年益寿的功效,汉武帝好神仙,于神明台上,立铜人张手接甘露,饮之,以红颜常驻至长生成仙。

在不少文学作品中也能看到露的身影,如清代曹雪芹《红楼梦》中,宝钗所吃的冷香丸就需要收集白露时节的晨露入药。


二、节气三候

古人将白露分为三候:“一候鸿雁来,二候玄鸟归,三候群鸟养羞”,对温度敏感的动物们已经用行动告知寒冷天气即将来临,候鸟们纷纷踏上南飞的征途,百鸟开始贮存实物准备过冬。


三、农事农谚

白露至,万物随寒气增长,逐渐成熟,到了中国各地大农忙的时节。俗话说:抢秋抢秋,不抢就丢。华北地区秋收作物开始成熟,东北平原开始收获谷子、高粱、大豆,大江南北棉花田也是热闹的场景,正是“白露满地红黄白,棉花地里人如海”。

白露既是收获的季节也是播种的季节,华北地区秋种即将开始,东北、西北地区冬小麦开始播种,又有“白露播得早,就怕虫子咬”的俗语,因此还要做好农作物病虫害的防治工作。


四、节气习俗

吃龙眼

福州有“白露必吃龙眼”的说法,民间认为白露吃龙眼有大补身体的功效,吃一颗龙眼相当于吃一只鸡的功效,虽然夸张,但是龙眼本身具有养血安神、美容养颜的功效,白露前后的龙眼核小甘甜,所以白露吃龙眼也是再好不过了。

喝白露茶

老南京人十分青睐喝白露茶,白露前后的茶既不像春茶那样娇嫩,也不像夏茶那般苦涩,而是有一个独特的清香,受到很多人的喜爱。

祭祀禹王

出白露节气是太湖人祭祀禹王的日子,禹王就是传说中治水有功的大禹,渔人称他为“水路菩萨”,白露祭祀规模盛大,每天都要搭台唱戏,必有一出《打渔杀家》。

十样白

在浙江温州一带,尤其是苍南、平阳等地,人们会在白露于采集“十样白”(也有“三样白”的说法),以煨乌骨白毛鸡(或鸭子),据说食后可滋补身体。“十样白”是十种带“白”字的中草药,如白木槿、白毛苦等。

酿米酒

江苏、浙江、湖南资兴的兴宁、三都、蓼江一带历来有在白露时节酿酒的习俗。在当地家家酿酒,待客接人必喝,其酒用糯米、高粱等五谷酿成,温中含热,略带甜味,称“白露米酒”。


五、诗词中的白露

凉风至,白露生


西晋著名文学家左思说:“秋风何冽冽,白露为朝霜”,清早阳光下的露珠告诉着人们秋又深了一分;

秋风吹过,正如白居易的《南湖晚秋》所说:“八月白露降,湖中水方老。旦夕秋风多,衰荷半倾倒”,池中荷花早已没有夏季的光景;

凉风袭来,没有了夏日的燥热,可以踏歌远行,感受秋天的凉爽,杜甫在《白露》一诗中也记录了白露出游的情景,“白露团甘子,清晨散马蹄。圃开连石树,船渡入江溪。凭几看鱼乐,回鞭急鸟栖。渐知秋实美,幽径恐多蹊。

编辑:张婧仪 赵子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