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流传广泛的这首《二十四节气歌》,用简约的方式,按照时间顺序,对24 个节气名称一一进行了列举。
顺天应时:二十四节气的文化精神
我们知道,地球围着太阳公转,转一圈,就是一年,这个圈就叫黄道。古人把这一圈分成了24份,每转动15°就是一个节气,以立春为起点,大寒为终点,这就是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民众在劳作生产中,结合了太阳历和物侯历创造出来辅助农耕的“任务时间表”,总在古代相当于一本《务农指南》。在命名上也有很多的讲究: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春分、秋分、夏至和冬至反应了季节的变化;惊蛰、清明、小满和芒种反映了物侯的变化;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和大寒体现的是温度的转变;雨水、谷雨、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则是体现了气候的更替。
古代中国是农耕民族,以种田为生,靠天吃饭,在西汉初年所有节气就已经全部出现,汉武帝更是把二十四节气纳入了历法,使得节气成为了全国通行的重要历法,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使用的同时,更是影响到了朝鲜、日本、越南等周边的很多国家。
二十四节气的传承十分久远,内涵也很丰富,它告诉我们要遵循自然规律,根据自然界、时间的变化来调整劳作,充分的利用大自然的馈赠,满足自己的需求。正所谓“人随节气变,保证吃上饭”。
“略以知日至,要决晷景”是测定节气的重要手段
二十四节气中包含了气象和物候信息,是为了指导农作而诞生的,但由于中国幅员辽阔,气候变化多样,除了中原区域以外,既有受高原山地气候影响的西藏,又有受热带季风影响的海南,二十四节气在这些地区就没有什么太大变化。二十四节气发源于黄河流域,这个地区处于中纬度地带,四季特征明显,所以按照节气变化来进行务农工作,所以就形成了具有地域特色的节气文化。
比如有台湾农场鼻祖之称的,台湾省宜兰县大元山山麓上的香格里拉休闲农场,把二十四节气中的惊蛰日、芒种日、白露日和冬至日作为最重要的四个时间节点,并且记录每个节气相应的生产生活特点,书写装裱挂在墙上,这就是有地方特色的节气文化。
在芒种耕地劳作的苗家人
礼俗共存:北京城的节气文化
北京城地处华北,燕蓟地区的风土地貌和历史古都的特性,都早就了北京城的节气文化。
就拿立春日来说,从元代开始北京城就会围绕立春开展一系列的庆典活动。根据史书的记载,太史院在立春之前要先向皇帝报告当年立春的时刻,然后在通知地方县知府准备庆典要祭拜的芒神和春牛。
县衙大堂前举行大型的鞭打春牛活动
立春前三天,太史院、司农司的官员们都要一起去迎接太岁神牛;立春当天,官员们要穿上正式的朝服,用彩杖击打供奉的春牛。这种习俗一直延续到清朝末年。在明清时期,立春的庆典活动更加盛大,逐渐变成了与民同乐的庆祝巡演活动。
郑春辉的大型木雕《清明上河图》局部
清明节在京城是扫墓的日子,也是青年们踏青娱乐的日子。在宫中会架起秋千,宫人们除了可以荡秋千娱乐之外,还可以在宫中享用美味佳肴。在民间,清明时节,大家会放风筝赏花饮酒,还会折柳而簪,有一句谚语说:“清明不戴柳,死后变黄狗”。
故宫博物院藏《仕女图册页之秋千图》 清·焦秉贞
京城的节气文化具有独特色彩的重要原因在于,都城会在节气日举行重大祭礼活动,在古代中国自然界的日月星辰、风雨雷电都是需要祭祀的对象。
北京朝阳门外有个日坛公园,明、清两代皇帝在春分这一天来这祭祀“大明神”,也就是祭祀太阳的地方,祭祀神明希望能够保佑子孙后代平安富足。在北京的天坛公园,圜丘是明清皇帝在冬至日祭天的场所,祈年殿也与二十四节气有关,是孟春祈谷的礼仪场所。
天坛公园祈年殿
二十四节气,是古人智慧的结晶,在没有任何科技和天文知识基础的条件下,靠古人几代人的肉眼观察,愚公移山的意志,才创造了这个流传到今天的传统文化。作为农业生产指南发挥了重大的作用,但是作为国家重大祭祀时间表来说,也只有在北京城才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2016年11月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11届常会通过审议,批准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北京独特的节气文化,对于我们日后理解二十四节气的特殊功能,有着十分珍贵的价值,另外传统仪式表演活动的举办,也能够在传承文化的同时,让首都人民一睹古都风韵。
日坛、月坛举办的仿清代皇家祭祀仪式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