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日是2020年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由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楚雄彝族自治州人民政府主办,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楚雄州文化和旅游局、楚雄市人民政府承办的云南省2020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宣传展示活动在主会场楚雄市开发区市民广场拉开帷幕。
启动仪式
中共楚雄州委副书记、州人民政府州长迟中华在启动仪式上致辞。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省文物局局长杨德聪宣布活动启动。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二级巡视员张碧伟、楚雄州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怡、楚雄州政协副主席杨树荣等领导和来自省内9个州市的部分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非遗保护工作者和广大市民和游客见证了启动仪式。启动仪式由楚雄州人民政府副州长徐东主持。
今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紧扣“非遗传承,健康生活”主题,准备早、节目多、亮点频现。在楚雄主会场,为期3天的活动精彩纷呈。6场传统体育和民族民间歌舞乐展演轮番上演,38项传统医药和餐饮类、传统技艺类非遗代表性项目展示暨线下“非遗购物节”热闹非凡,同步开展的文物展示及鉴赏,法律和旅游宣传咨询等活动也吸引了广大市民朋友的目光。
与往年的展示展演活动相比,今年的活动增加了传统体育、传统医药和传统饮食类非遗项目的展示内容。传统体育、传统医药、传统饮食类等非遗项目蕴含着中国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天人合一的思想理念,积淀了千百年来中国人健康养生的生活智慧和实践经验。在展演现场,观众们除了能聆听到滇剧、花灯、剑川白曲、藏族民歌,欣赏到别具楚雄特色的彝族毕摩祈福、梅葛演唱、查姆古歌、姚安坝子腔、彝族酒歌、彝族左脚舞、楚雄彝族服饰展演外,还能领略传统体育类项目沙式武术、点苍派传统武术的魅力。在展示区,观众除了能看到剑川木雕、白族扎染、建水紫陶、鹤庆银器、个旧锡器、彝族刺绣、彝族服饰、面塑、剪纸、藏香外,也能品尝到水酥饼、青稞酒、无量山火腿、团茶、石屏豆腐、易门豆豉、五顶山腊鹅等食材地道、制作精良的非遗美食,还能现场体验昆中药、彝医药、文山骨伤疗法等传统医药类项目,感受蕴含在非遗项目中的健康生活理念。线下展示让老百姓近距离接触非遗,与生活息息相关、颇接地气的非遗产品受到广大市民的追捧。据初步统计,为期3天的展览展示,实现销售额60万余元,在传播非遗知识的同时起到了促进消费的作用。
彝族四腔演唱
今年遗产日活动的一大亮点是增加了网络平台线上活动。通过线上非遗购物节、健康知识讲座、非遗成果展播等活动,扩大宣传的受众面,增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见度。
网络直播
6月5日,云南省遴选了普洱茶制作技艺、彝族服饰、建水紫陶烧制技艺、白族扎染技艺、锡器制作技艺、鹤庆银器锻制技艺6个非遗项目,在快手平台举行了1小时的线上“非遗购物节”直播活动,通过直播推介云南非遗好物。直播观看人数达109.5万,点赞数达3万。此外,云南省还积极搭建平台,设计非遗购物节推广网页,约定40家非遗网店上架销售;推荐18个非遗项目链接上海“非遗购物节”网络销售平台进行销售;组织怒江州非遗扶贫就业工坊,依托“璞真扎染”淘宝店铺,采取“委托代销产品”的方式进行网上销售,实现传统工艺工作站助力精准扶贫。
6月10日,在云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网和快手平台,云南中医药大学教授、名中医张超为大家带来了题为《中医为您的脂肪肝“减肥”》的传统医药网络讲座,宣传普及提高免疫力、增强体质的医学知识。从6月5日起,云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网将在每周五推出1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抢救记录成果,持续推出20期,通过网络平台让更多人关注非遗,共享遗产保护成果。
遗产日期间,各州(市)、县(市、区)文化和旅游部门也组织开展了主题突出、形式多样的展览、展演、讲座、咨询等宣传展示活动,掀起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的新高潮。央视新闻、抖音、快手、云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网、云南公共文化云等平台均开展了直播活动,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官方抖音号“若梦云南”发起“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系列宣传,在遗产日当天累计播放量已达40余万。新华社、光明日报、中国文化报、文旅中国、中新社、凤凰网云南频道、云南电视台、云南日报、云南政协报、云南广播电视台新闻频率、云南网、春城晚报、新华网、新浪网等多家媒体对活动进行了宣传报道。
云南省2020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宣传展示活动聚焦非遗在人民大众健康生活中发挥的重要作用,线上线下交相辉映,向广大民众普了及非遗知识和健康生活理念,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营造出全社会共同参与、关注和保护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浓厚氛围。(图片:马秀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