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期间,在互相拜年祝福的同时,各种丰富多彩的游艺娱乐活动更是为节日增添了无尽的欢乐氛围,让人们在欢声笑语中感受着浓浓的年味。如舞狮子、耍龙灯、踩高跷、跑旱船、扭秧歌、逛庙会、观社火、打秋千等,构成异彩纷呈的民俗文化百花园,为新春佳节增添了浓郁的欢乐和喜庆气氛。
【踩高跷】高跷也叫“高跷秧歌”,是一种广泛流传于全国各地的民间舞蹈,因舞蹈时多双脚踩踏木跷而得名。高跷历史久远,源于古代百戏中的一种技术表演,魏晋南北朝时期,踩高跷作为杂技项目在皇宫中表演,至宋元以后开始在民间推广,到清代开始盛行,经常出现在规模盛大的庙会活动中。如今,高跷这一传统舞蹈项目经国务院批准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高跷一般以舞队的形式表演,舞队人数十多人至数十人不等;大多舞者扮演某个古代神话或历史故事中的角色形象,服饰多模仿戏曲行头;常用道具有扇子、手绢、木棍、刀枪等;表演形式有“踩街”和“撂场”两种,“撂场”有舞队集体边舞边走各种队形图案的“大场”和两三人表演的“小场”,角色间多男女对舞,有时边舞边唱。各地高跷所使用的木跷从30厘米至300厘米,高低不一。从表演风格上又分为“文跷”和“武跷”,文跷重扭踩和情节表演;武跷重炫技功夫。
踩高跷这种舞蹈兼杂技的群众自娱活动,不仅注重技艺性和表演性,形式自由活泼,而且生活气息浓郁,已成为群众喜闻乐见的春节娱乐项目之一。
【扭秧歌】秧歌是中国(主要在北方地区)广泛流传的一种极具群众性和代表性的民间舞蹈的类称,不同地区有不同称谓和风格样式。在民间,对秧歌的称谓分为两种:踩跷表演的称为“高跷秧歌”,不踩跷表演的称为“地秧歌”。近代所称的“秧歌”大多指“地秧歌”。秧歌历史悠久,南宋周密在《武林旧事》中介绍的民间舞队中就有“村田乐”的记载,清代吴锡麟的《新年杂咏抄》中明文记载了现存秧歌与宋代“村田乐”的源流关系。现各地的秧歌一般以秧歌舞队为主要形态,舞队人数少则十数人,多时达上百人,既有集体舞,也有双人舞、三人舞等,它的表演形式欢快活泼,舞者们手持扇子、手帕等道具,随着鼓点的节奏,扭动着身体,步伐轻盈,动作夸张。扭秧歌的服装色彩鲜艳,通常以红色、绿色为主色调,寓意着红红火火、生机勃勃。不同地区的秧歌风格各异,东北秧歌以其火爆、泼辣的风格著称,舞者们的动作幅度大,节奏明快,充满了活力;陕北秧歌则更加古朴、豪放,舞者们的步伐稳健,舞姿矫健,展现出了黄土高原人民的豪爽性格。在春节期间,无论是城市的广场还是农村的街头,都能看到人们扭秧歌的身影,大家聚在一起,共同庆祝新年,分享喜悦。
【逛庙会】逛庙会是春节期间一项重要的民俗活动,也是人们感受年味、体验传统文化的重要方式。庙会,最早是民间的宗教仪式,在北魏时已经出现。后因烧香拜佛者居多,庙外聚集了各式摊贩,诞生了各类民间活动,逐渐形成了“庙会”,亦称“庙市”。作为我国传统的民俗文化活动,逛庙会已经成为人们敬祀神灵、交流感情和贸易往来的综合性社会活动。每到春节,各地的庙会便热闹非凡,北京的地坛庙会、厂甸庙会、东岳庙庙会,河南的开封大相国寺庙会,上海的龙华庙会,山东的泰山东岳庙会等,都是极具特色的庙会。截至目前,有33个地区或单位申报的庙会相关项目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庙会上不仅有丰富多彩的民间技艺表演,还有各种传统小吃、手工艺品、民俗商品,琳琅满目,让人目不暇接。人们在庙会上,既能品尝到美味的小吃,购买到心仪的商品,又能欣赏到精彩的表演,感受浓厚的节日氛围 。
【耍社火】社火是一种集祭祀、杂戏、歌舞、杂耍为一体的民间迎春活动。社火源于古老的土地神和火神的崇拜。人们感谢土地赐予丰收、火提供了熟的食物和取暖之源,于是产生了节日迎神赛会中祭祀社与火的习俗。汉代的百戏,已出现耍社火的节目。明清时期,耍社火已发展成庆贺新春的一种规模盛大、形式多样的民间娱乐活动。
从古老的土地崇拜和火神崇拜中产生出祭祀社与火的风俗,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认识能力的提高,这种祭祀仪式中逐渐加入了娱人的成分,最终形成规模宏大、内容繁复的民间娱乐活动。社火按表演形式可分为造型社火和表演社火两类,其中造型社火包括布社火、背社火、马社火、车社火、芯子社火、山社火、面具社火等列队游演形式,主要展示人物造型和工艺;表演社火包括地台社火、高跷社火等形式,主要在场院进行打斗表演。
逢年过节,社火队伍都要在社区的大街小巷环绕游走和挨家挨户地访问百姓。社火游行队伍舞狮子、耍龙灯热闹非凡,游行的队伍浩浩荡荡,所到之处,人山人海,锣鼓喧天,好一派节日狂欢景象。人们通过耍社火来驱邪避凶、祈求平安,诉说一年的丰收喜悦,祈求来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这些丰富多彩的游艺娱乐活动,不仅为春节增添了欢乐的氛围,更成为了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让人们在忙碌的生活中,有机会停下脚步,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增进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无论是踩高跷的惊险刺激,扭秧歌的生动有趣,逛庙会的热闹非凡,还是耍社火的气势磅礴,都成为了人们心中难忘的春节记忆。在未来的日子里,这些传统习俗将继续传承下去,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欢乐和温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