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丈宣的诞生
中国宣纸股份有限公司宣纸研究所副所长
简介
黄飞松,男,1969年生于安徽泾县,1986年参加工作。现为中国宣纸股份有限公司宣纸研究所所长、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研培专家库成员、中国科技大学人文学院兼职研究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宣纸”这一名称的由来是怎样的?

黄飞松:最早记载宣纸这个名称的,是唐代张彦远[ 张彦远:(815—907年)中国唐代画家、绘画理论家。]所写的《历代名画记》[ 《历代名画记》 :中国第一部绘画通史著作。],内容是“好事家宜置宣纸百幅,用法蜡之,以备摹写”,其中就直接有“宣纸”这个词。他的高祖、曾祖、祖父在唐代应该是三代为相,家藏藏书、字画特别丰富,从小受到熏陶,然后就有了他对书画艺术的这种感觉,他的《历代名画记》在历史上是地位上很高的,到现在书画理论还有很多人在沿用他的这些东西。同时代的《旧唐书》、《新唐书》、《唐六典》里面都记载了“宣城郡船载纸、笔、黄连等物”。所以这几个线索结合在一起,宣纸这个名称是由地名而来,就是用宣城这个地方产的纸,以地名命名的。


中心:泾县和周边的自然环境如何成就了宣纸及其特色?

黄飞松:泾县这个地方生产的宣纸原料青檀皮,如果按单根纤维的细胞检测来看,它的细胞壁腔大,细胞壁表面有皱摺,内外能存墨。青檀是属于我们国家特有的树种,长城以南的地方都有生长,那么达到这种功能的只有哪些地方?泾县、青阳、石台还有铜陵、宁国,什么地方的皮最能达到这种功能?那就是像泾县、宁国这些地方,最好的是泾县。宣纸的另外一种原料沙田稻草,是泾县、旌德、宣城这些地方是最好的,它容易提炼,里面的纤维素含量高。再加上宣纸又离不开好水,“甘坑、密坑二水流达乌溪”,差不多是在乾隆年间的《泾县志》里面就记载了水对纸的重要性。所以从区域这一块来说,基本上还是以这个地方为主,一方面是原料决定的,原料生长实际上离不开土壤、水还有气候。包括宣纸加工过程当中还有水、气候,在18世纪乾隆年间,这些说法都已经进入了当地的地方史志里面,所以水里面的重要性就不用多说了。另一方面,除了有这个自然的因素外,还有历史人文认同的因素,我们讲,宣纸是手工纸在流播过程中注入地方元素形成的纸种,因为在农耕社会时期,不可能生产制作在泾县,又从很远的地方来取材,它肯定是就地取材,所以它是注入地方因素诞生的一种纸。所以绝对不像现在很多人认为的,只要是可以提供书画的,可以写毛笔字、画国画的都属于宣纸,没有这种说法的。


中心:时令因素在宣纸传统制作技艺的传承实践中起到了怎样的影响作用?

黄飞松:时令应该有影响。第一,原料的采集和收集时间一定要按时令来,在青檀皮的采集过程当中,一定要霜降以后,也就是每年大概农历的十月以后到第二年的惊蜇,应该是正月、二月这个阶段,这个时间阶段是属于青檀皮的收集时间。这一段时间我们可能更多地认为,包括宣纸匠人也是这么认为的,这个时候的青檀汁液,因为它是落叶乔木,叶子落下来以后,它的汁液内敛,这个阶段的皮料最厚,后期的一系列加工方法会形成宣纸的性能,包括吸水润墨,能达到这么一个效果。草料,也就是沙田稻草也是这样的,基本上是秋收以后,最严格的要求是要收中晚稻,中稻或者是晚稻,泾县水稻是一年两季,要么就是中稻,就是一季的那个水稻,要么就是晚稻,就是收割这个,早稻草不收,它不属于收取宣纸原料的范围之内,所以它有时令的要求。

加工过程当中基本上没有时令,也就是说原料在加工过程当中,要求就是要有晴几天,雨几天,我们通常讲叫“晴两天,雨两天”,有时候见雨晒干以后再收,就是铺成以后要见雨,所以这个没有时令要求,但是对天气的晴雨有一定的要求。


中心:与宣纸传统制作技艺相关的习俗传说大致有哪些?

黄飞松:我们先说传说。相传东汉的蔡伦,造纸始祖,用树皮、烂麻提炼形成了中国古代的造纸术,后汉书《蔡伦传》上面也记载,“伦乃造意,用树肤、烂麻及敝布、鱼网以为纸。元兴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它原文是这么说的,是什么意思?它以破布、烂麻提炼的这种纸,在元兴元年,也就是说公元105年进献给了皇帝以后,皇帝认为这个纸很好,大家都称这种纸为蔡侯纸,蔡伦自然成了纸祖。

相传蔡伦死后,他的一个徒弟叫孔丹,为了缅怀师傅,给他有一个好的画像,想造出一种特别好的纸张来给他画像,所以遍访名山大川以后来到泾县,看见一株倒俯在溪水旁的青檀树,树皮经过流水的冲刷以后变白了,他就由此有一些感触,就是心生一动,用这种树皮来造纸,就造出来一种很洁白的纸张,这个是宣纸源流的传说。

我个人认为,这里面有一个精神的象征在里面,孔丹要为师傅来造这么好的纸画像,这里面孔丹就有几种化身。第一个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勇敢的化身,他用这种树皮来做纸的话,又是一种智慧的象征。能走遍名山大川,从东汉的首都洛阳能到泾县这个地方,也是勤劳的化身。他也是忠诚的化身、孝顺的化身、忠孝的化身,所以他基本上是具备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最完美的化身,集中在一起,我认为有这么一个寓意在里面。

其他传说还有没有?也有,比如说做纸的时候发现,第一纸面不光洁,第二捞出一张纸以后,必须要把它烘干,相传有人家在做纸的时候,有一个鹤发童颜的老人,趁人家不注意,拿一个棍子在纸槽里面搅拌了一下,搅拌以后,人家还没有来得及制止,因为这个纸浆本来是干净的,一搅拌之后不是脏了吗?还没有来得及责怪他,老人就不见了。不见以后,发现再捞的纸出来,纸面光洁了,而且能叠放了,一张一张能叠放了。后来他们根据老人留下来的那个拐杖,去找到了猕猴桃藤这个植物作为纸药。这是宣纸制作当中主要的传说,这是第二个传说。

习俗呢,因为宣纸在泾县这个地方的时间比较长,它与当地的文化交融在一起,所以它有不同于一般地方的一些祭蔡伦的习俗,比如每年的三月十六,宣纸社区的人认为这是蔡伦的生日,所以,整个纸业全部停工,有蔡伦庙的地方,就去祭祀。祭祀完了以后,可能他还会推选出当年的纸业这一块的带头人,定当年的原料收购、产品售价、工人工资,大家在一起商讨,定好了以后大家参照执行,每家可以允许有浮动,但是额度不能超过百分之多少,这是一种祭蔡伦的表现形式。还有一种祭蔡伦的表现形式,每年九月十八认为是蔡伦的祭日,那一天整个纸业全部放假,在这一天老板也得宴请工人,比如说请工人吃饭、聚餐,在聚餐的时候,工人也可以对当下的一些问题提出建议,那么这些建议有些老板自己解决不掉的,要带到第二年三月十六那一天蔡伦会上解决,如果能解决好的他们会采纳,有的解决不了或者采纳不了的,他们会跟工人做解释。这是蔡伦会的两种表现形式。

还有是关门酒,也就是一年做下来以后有一个说法,就是长工短工不到腊月二十三就全部要散工,或者过了腊月二十三一定要散工。在散工那一天老板还要宴请工人,也就是说我这一年结束了,这里面还有一种表现形式,是决定劳务双向选择的这么一个时间节点,就是说老板不想要那个工人了,他那一天可以提出来,当然提出来的方式可能比较委婉。实际上大家都是对人处理的那种方式留有余地,好日后相见,“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有这么一个说法。工人如果对老板不爽,那一天也可以提出来,比如“明年我们家还有什么事可能不在这儿做了”,如果工人想留下来,老板又拒绝你,工人可能就要反省,如果老板认可的话还可以留下来。如果工人自己提出来要走,老板真正想挽留的话,那老板也会讲出一些和善的话,希望工人会留下来。

在关门酒完了以后,募捐的人也可以上门了,比如说我家开了一个纸厂,我家关门酒已经吃过了,村子里面哪一个过得困难的,可能上门来说,老板,明年我想给你送一点柴火或者送一点草。他讲这个话,老板就明白他肯定不是说明年送柴火的问题,他肯定是过年有困难了,老板就拿上几块大洋给他,这个人第二年会送一点柴火。柴火拿来以后,老板愿意给钱就给钱,不愿意给钱的话,他也就等于是预支了。

开年春节过后,一般有的过了正月初八、有的过了正月十五,有一个春酒,春酒又叫开门酒,那个跟关门酒是不一样的。春酒在开办的时候不仅要请工人吃饭,而且要请……比如说我就在这个村落里面,村落旁边是一个厂,整个村落里面每一户要请一个人过来吃饭,吃饭干嘛?实际上是新的一年开始了,希望一如既往地在大家的帮衬下继续开办这个企业,有这么一个意思。每次关门酒也好、春酒也好,在吃饭之前,就是举办宴席之前,在那之前还要举行一定的仪式,拜拜蔡伦。


中心:宣纸及其传统制作技艺,其社会功能和文化意义主要集中在哪些方面?

黄飞松:它的社会功能是从宣纸产品的社会功能来讲,一开始我估计也是实用型的,如果大家都不识字谁来书写、画画,它主要还是实用为主,还有的就是做文物修复,这一块也是它的一个功能。

对于技艺从业者,它的一些社会功能也就是养家糊口,那么宣纸及其制作技艺我们认为可以总结出来几个功能、几个价值。

第一个,文化价值,无论是它的实用性也好,还是走向艺术性也好,包括它现在有的还有一些衍生品,这里面都承载着一种文化,在世界上任何一个造型艺术,没有哪一个能像宣纸这样,能承载浓淡干枯湿、阴阳虚实,不同的风格,把这些风格集中在一张纸上,这种造型艺术,只有中国画,而中国画绝大部分是用宣纸来体现的,宣纸对这些风格是表现得最好的,它的文化功能、文化价值就体现在这儿,它也推动了中国书画艺术的发展。

第二,它不仅仅只具有这种文化功能,它的艺术功能也体现在这里。书画艺术也具有文化功能,还有它的艺术功能,艺术功能这一块书画就不用说了,它能把浓淡干枯湿集中在一起,它就独立于、也是区别于整个艺术的造型之林,这是艺术风格。

第三,还有是一种什么价值呢?经济价值,如果说这个东西不能赚钱的话,那谁去做呢?到目前为止,作为泾县地方的传统产业来说,一直可以追溯到多少代以前,它一直是泾县地方的产物,那么它的经济价值是不用说的,更多的还体现在有的宣纸还出口,多的时候一年大概能达到五百多万美元的出口值,曾经有一段时间宣纸是属于泾县当地的支柱产业。

第四,历史价值,比如说从唐代就有了宣纸这个名称,包括像泾县的地方史志里面,每一个时期出的地方史志还有相当的一些记载,它里面都有宣纸的一些痕迹在里面,那么这也体现出它的一些历史价值,能够供现代人研究的历史价值。


中心:作为宣纸传统制作技艺申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亲历者,您对申报过程的记忆是怎样的?

黄飞松:因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当年对每一个国家、每一个缔约国申报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有一个规定,每两年申报一次,一个国家只能报两件。在2008年的时候,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所有缔约国放宽,不是每年两项了,当时中国确定了候选项目多少,总数35项。大家都在准备文本,这个时间比较急,是那一年10月份国庆节放长假以后,10月份让我们到北京去开会,然后启动这个项目的时候差不多是10月中旬。那个时候我又要写文本,又要协调做申报片,然后还有一个资料片,还要提交20张图片,等于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要四块内容,申报文本、申报片、资料片、图片,另外还有一个是合约一样的,社区承诺的一样的东西,这都是提交给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

在这么短短的差不多十天时间内,就把这些问题全部解决了。所以,我不仅要写文本,而且还要协调,还要去面对各种各样的人群,所以,我自始至终应该是一个重要的参与者。当然也感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那一年对所有缔约国放开,所以宣纸传统制作技艺能顺利进去,因为我们国家非遗项目特别多,如果说你再轮流排座次的话,也不知道能排到哪一天,所以这要感谢那一次的放开,宣纸技艺正好能赶这上一波。

申报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最大的印象就觉得时间不够用。在我的印象当中有几次,整个参与者这一块,大家都投入了很大的精力和热情,热情比什么东西都重要,也就是态度比什么东西都重要。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有好几个人为了文本的事情,也就是申报片的解说词的事情,我们通宵达旦,我自己也不知道有多少的不眠之夜。因为这里面有一个最大的问题是什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过来的这种申报要求,就是文本的制作要求,它是翻译过来的,我们理解上也有一定的困难。如何去解读?可能还要有一定范围内人员的参与,理解上还是有难度的,所以时间是一个难度,理解是一个难度。好就好在所有参与者都是有一种工作热情,比如说我们请翻译,我们当时在安徽大学请的一个英语老师给我们承担翻译工作,他不仅英语水平高,而且他的播音能力也还强,所以他一人能担任两个角色。有时凌晨三四点钟的时候,我写好文本一个阶段,就是一个段落写好以后就发给他,这样就是为了节约时间嘛,我一发给他,他立刻就把翻译好的文本发给我。那就是凌晨两三点、三四点的时候,他发一个短信给我,我接到短信立即就把电脑打开,就是这样工作的。

我们到北京出差的时候,一般是从合肥去,那个时候没有高铁,就从合肥坐那种夕发朝至的火车,晚上就睡在火车上面,白天到北京去跟专家沟通,晚上又赶回来,就是两个晚上都是把火车当旅馆用的,所以那一段时间感触比较深。


中心: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对这一传统技艺的传承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黄飞松:第一个,人家对宣纸的认知度高了,也就是说宣纸上了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了,进入了国际间的公众视野。

第二个,有很多国外人也在找这种纸,这个也是属于认知度的问题。在促进交流方面可能有很多的人会关注到这个,认为宣纸还可以做什么,而不仅仅是停留在书画这一个领域里面。

第三个,整个社区,也就是宣纸传统制作技艺所在的这个社区有很多人认为,宣纸技艺不仅是属于泾县的,更多是属于社会更多人的。

第四个,人家认为还是一定要保护它,具体体现在人们有一些自愿地去做的,比如说像为了建设原料基地的问题,以中国宣纸集团公司为例,现在叫中国宣纸股份有限公司,他们自己主动地去做原料基地,做人员的培训,和宣城市工业学校在一起合作,开办宣纸工艺班,那是在2010年、2011年的时候开始做的。

大家对宣纸技艺的保护,从原来被动走向相对自觉的一种层面,那么在保护的方法和内容这一块也宽泛了,包括像我们现在所在的宣纸文化园,宣纸文化园功能的完善,让社会公众更多地来理解宣纸,来感知宣纸,这些都是属于宣纸进入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之后所做的一些事,包括前面提到的社会对它的认知度也有一些具体的改变,入选前后有很大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