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序号:1217 |
项目编号:Ⅹ-142 |
公布时间:2021(第五批) |
类别:民俗 |
所属地区:江西省 |
类型:扩展项目 |
申报地区或单位:江西省九江市德安县 |
保护单位:德安县江州义门陈文化研究会 |
德安义门陈家训传统,是在今江西省德安县车桥镇义门陈村及其周边地区的数万陈姓和其他族姓民众中世代相传的,以孝顺父母、诚实善良、勤劳节俭为主要内容的家庭美德传统,包含对家族子孙立身处世、持家治业的教诲,和家国同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与人和睦相处的道理。
义门陈村位于幕阜山脉东部向鄱阳湖区递降的丘陵盆地,森林葱郁,雨水丰沛,山脉、河流错落有致。德安义门陈家训传统历史悠久。唐末陈伯宣占籍德安县太平乡常乐里,聚族逾千人,室无私财,厨无异爨。唐代大顺元年,义门陈氏家长陈崇会同六大房长老,以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宗旨,订立了《家法三十三条》《家规十六则》《家范十二则》。此后,家族人人遵循家法、严守家规,以家训、家范为行为准则,世代行忠义孝悌,坚守义范的家训。元末明初,析居后德安“留守庄”的陈氏族人成为传承义门陈家训传统的主力,形成的“祠约”不仅载入家谱,还刻碑示众,教化族人。明中期以后,德安义门陈主要以“祠会”(祠堂议事)、“传谱”(轮流保管家谱的仪式)、“祭祖”(祭祖时重温先祖遗训)等形式传承家训。改革开放以来,义门陈家训传统进一步完善,德安县40个有祠堂的村庄均刻有陈氏家训、族规,告示族人恪守义范,并赋予家训新时代的内容。1988年,德安义门陈出台了《义门陈爱族公约》,将热爱祖国、尊敬长辈、教育子女、和气待人、助人为乐、勤俭持家、移风易俗、遵纪守法作为新时代家训予以强调。
德安义门陈家训传统具有较为广泛的群众基础,德安义门陈村民众为其主要传承群体。每年大年初一,全村老少都会拈香立于祠堂先祖前吟诵家训。此外,也有不少海外义门陈后代来德安参加每年举办的义门陈祭祀祖先活动,为海内外义门陈后裔与德安人交流、传播家训传统提供了契机。
德安义门陈家训传统包含了家国天下、遵纪守法、廉洁清明、耕读传家、克勤克俭的优良家风,并随着时代发展不断丰富,有利于构建健康向上、家庭和睦、邻族友善、社会和谐的良好氛围,对加强社区文化认同、建设社会文明体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积极意义。
编号 | 项目名称 | 类型 | 申报地区或单位 |
---|---|---|---|
编号 Ⅹ-142 |
项目名称 规约习俗(吕氏乡约乡仪) |
类型 民俗 |
申报地区或单位 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 |
编号 Ⅹ-142 |
项目名称 规约习俗(瑶族石牌习俗) |
类型 民俗 |
申报地区或单位 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金秀瑶族自治县 |
编号 Ⅹ-142 |
项目名称 规约习俗(钱氏家训家教) |
类型 民俗 |
申报地区或单位 上海市 |
编号 Ⅹ-142 |
项目名称 规约习俗(侗族款约) |
类型 民俗 |
申报地区或单位 贵州省黎平县 |
编号 Ⅹ-142 |
项目名称 苗族栽岩习俗 |
类型 民俗 |
申报地区或单位 贵州省榕江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