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序号:853 |
项目编号:Ⅶ-77 |
公布时间:2014(第四批) |
类别:传统美术 |
所属地区:江西省 |
类型:扩展项目 |
申报地区或单位:江西省新余市 |
保护单位:江西渝州绣坊有限公司 |
夏布绣又称“夏布刺绣”,是一种在苎麻纺布之上运用不同针法绣图的传统美术表现形式,比较集中流布于江西省苎麻种植产区,以江西省新余市为代表。
夏布绣起源于北宋。赣北及赣西地区盛产苎麻,曾有家家户户种麻织布的景象。夏布是一种用苎麻手工纺织而成的平纹或罗纹布。传统社会分工中,妇女必须掌握纺纱织布、裁衣刺绣等技能,夏布绣因而成为妇女美化生活、寄托情感的方式之一。
夏布绣主要工艺包括对夏布进行软化和热烫的处理工艺,以及设计、勾稿、上绷、勾绷、配线、刺绣等刺绣工艺。夏布绣质地古朴、经纬分明,绣面配色淡雅、质感强烈,造型淳朴自然、栩栩如生,广泛应用于服饰装饰、喜庆婚嫁等方面。常用针法有透底针、虚实针、乱针、交叉针、旋针、套针、接针等。夏布绣注重线条,线条的作用在虚实乱针中被大大突出,对色彩的作用相对弱化,在刺绣过程中线条在“虚”与“实”之间十分注重节奏——似虚非虚、似实非实、若隐若现。夏布绣融合夏布特有的肌理及水墨国画的韵味,色泽古朴,典雅深沉,针法技巧灵活多变,色调宁静素雅。
夏布绣主要在当地妇女中群体传承,妇女们多是在社区或家族前辈传授和影响之下开始刺绣,常聚在一起切磋技艺、磨炼针法。
夏布绣以苎麻面料的特性和特有的刺绣针法,组成刺绣语言体系,体现了妇女的社会实践和审美意趣,寄托了其感悟情思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发展夏布绣生产性保护,可以为当地社区尤其是妇女群体提供就业岗位,增加家庭经济收入,提高生活水平和家庭地位;同时提升苎麻的价值含量,提高麻农的收入,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编号 | 姓名 | 性别 | 出生日期 | 民族 | 类别 | 项目编号 | 项目名称 | 申报地区或单位 |
---|---|---|---|---|---|---|---|---|
编号 05-2688 |
姓名 张小红 |
性别 女 |
出生日期 |
民族 汉族 |
类别 传统美术 |
项目编号 Ⅶ-77 |
项目名称 民间绣活(夏布绣) |
申报地区或单位 江西省新余市 |
编号 | 项目名称 | 类型 | 申报地区或单位 |
---|---|---|---|
编号 Ⅶ-77 |
项目名称 民间绣活(宁夏刺绣) |
类型 传统美术 |
申报地区或单位 宁夏回族自治区 |
编号 Ⅶ-77 |
项目名称 民间绣活(澄城刺绣) |
类型 传统美术 |
申报地区或单位 陕西省澄城县 |
编号 Ⅶ-77 |
项目名称 民间绣活(西秦刺绣) |
类型 传统美术 |
申报地区或单位 陕西省宝鸡市 |
编号 Ⅶ-77 |
项目名称 民间绣活(麻柳刺绣) |
类型 传统美术 |
申报地区或单位 四川省广元市 |
编号 Ⅶ-77 |
项目名称 民间绣活(红安绣活) |
类型 传统美术 |
申报地区或单位 湖北省红安县 |
编号 Ⅶ-77 |
项目名称 民间绣活(阳新布贴) |
类型 传统美术 |
申报地区或单位 湖北省阳新县 |
编号 Ⅶ-77 |
项目名称 民间绣活(高平绣活) |
类型 传统美术 |
申报地区或单位 山西省高平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