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序号:1338 |
项目编号:Ⅷ-224 |
公布时间:2014(第四批) |
类别:传统技艺 |
所属地区:北京市 |
类型:新增项目 |
申报地区或单位:北京市西城区 |
保护单位:北京东天佑香业文化传播发展有限公司 |
药香制作技艺是中国传统制香技艺的组成部分,以天然香料为原料,根据家族传承上百年的传统香方和炮制工艺整理研制而成。北京市是这一制作技艺的主要流布区域之一。
传统药香制作技艺承袭两千多年的制香文化,成品包括香丸、香珠、香饼、香粉、香膏、香水、线香、印香、签香、盘香、塔香、原态香材等。传统药香的制作严格遵循古香方和制作工艺,包括选择地道药材、手工研磨、香药炮制五法去毒、按香药君臣佐使配伍合香、手法揉料、模具成型、自然阴干、去性与窖藏、包装入盒等。主要炮制方法包括蒸、煮、炒、焙、炙、炮、煨、浸等。传统药香分类和制作方法较为讲究,由于香方不同,选料、配方、去毒方式、配伍和研磨及成型手段也不同。合香是核心要素,按香药的药理药性,分君臣佐使,以达到平衡脏腑、祛病疗疾的重要作用。该技艺全部采用纯天然、无污染的珍贵金石类、树脂类、植物类(草本植物,木本植物)、部分传统动物类和可再生的香药为原料,所制药香具有祛病除邪、防病保健、促进人体健康、增强免疫功能、养神益智等功效。
传统药香与中国中医药文化紧密相连,有据可查的药香历史已有两千多年,众多医书和典籍都有传统药香和香药的用料、配方、制作、使用和品香方法(香艺)等记载。传承于北京市的传统药香第一代传人邢刘氏清末民初在德胜门附近开办中华药栈,并坐堂诊病和自制药香销售。20世纪60年代,第三代传人马桂珍迁至原宣武区,继续在家制作药香,分送亲友,目前已在家族传承至第五代。
以该遗产项目制作的传统药香能够净化环境、祛病防疫,开窍益智,增强免疫力,是中国养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很高的医用价值。此外,在中国一些传统节日和传统礼仪中,药香也被广泛使用,该遗产项目具有较高的社会文化价值。
编号 | 姓名 | 性别 | 出生日期 | 民族 | 类别 | 项目编号 | 项目名称 | 申报地区或单位 |
---|---|---|---|---|---|---|---|---|
编号 05-2901 |
姓名 李时亮 |
性别 男 |
出生日期 |
民族 回族 |
类别 传统技艺 |
项目编号 Ⅷ-224 |
项目名称 传统香制作技艺(药香制作技艺) |
申报地区或单位 北京市西城区 |
编号 | 项目名称 | 类型 | 申报地区或单位 |
---|---|---|---|
编号 Ⅷ-224 |
项目名称 传统香制作技艺(福建香制作技艺) |
类型 传统技艺 |
申报地区或单位 福建省 |
编号 Ⅷ-224 |
项目名称 传统香制作技艺(清苑传统制香技艺) |
类型 传统技艺 |
申报地区或单位 河北省保定市清苑区 |
编号 Ⅷ-224 |
项目名称 传统香制作技艺(莞香制作技艺) |
类型 传统技艺 |
申报地区或单位 广东省东莞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