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目基本情况
鄂州雕花剪纸属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美术类项目,2008年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作为中国剪纸的重要组成部分,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18年3月《雕花剪纸公益培训与传承传播》成功申报文化部第四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成为鄂州市文化领域首个入选国家示范项目的工作。2018年5月入选文化和旅游部第一批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目前,全市共有剪纸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1人,省级4人,市级9人。
二、对雕花剪纸的保护和传承
(一)政策支持。2006年以来,相关管理机构在宣传各项非物文化遗产政策、法规的同时,先后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鄂州市关于加强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鄂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保护办法》和《鄂州雕花剪纸“十三五”时期保护规划书》等文件,确定了鄂州雕花剪纸项目保护总体目标、长远规划和近期保护工作计划。
(二)普查调研。从2014—2017年间,对雕花剪纸项目传承人进行抢救性口述实录工作,调查采访的对象达21人,共拍摄图片12000余幅,采集音像资料570个小时,收集实物2600余件,最终汇编资料卷5本约67万字,全面记录相关事项、保存文字、图片和视频资料并保留进档,为每个代表性传承人制作个人专题片,已在保护传承人和项目上起到实质性作用,被评为“湖北省首届十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行动”。
(三)传习培训。鄂州市以市群艺馆为主阵地,成立雕花剪纸研发中心,并在大、中、小学、社区、企业单位,建立了52个雕花剪纸基地,定期开办雕花剪纸培训和展示。2009年至今,全市举办实体性的雕花剪纸公益培训班达200余期,培训学员4000余人次,代表性传承人多次受邀现场授课。经过近十年的发展,鄂州雕花剪纸形成市、区、乡镇(街道)、社区(村)、家庭五级阶梯式传承网络,较好地解决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由家庭族传到社会普传的难题。
宣传展示。2006-2017年,制作项目专题片、传承人专题片、剪纸展牌40块和宣传册(单)近3万册,雕花剪纸项目在中央电视台报道2次,《湖北日报》上相关新闻报道3次,鄂州各报纸、电视、网络等新闻媒体报道24次。2009—2019年,组织剪纸作品和传承人参加国内外交流展示活动,受到广泛关注。鄂州雕花剪纸多次参加深圳文博会、文化部“百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进京迎春展示”、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全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剪纸交流、全国文化艺术品博览会、中国剪纸艺术展等交流展示活动,传承人先后到挪威、韩国、哈萨克斯坦、老挝、意大利、捷克、匈牙利、斯里兰卡进行交流和培训教学。
理论研究。2012年整理出版《鄂州雕花剪纸》专集,并被纳入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丛书;《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的鄂州模式》发表在《湖北文化蓝皮书-湖北文化发展报告(2018)》,《鄂州雕花剪纸的艺术特征及价值》刊登在2019年第一期《荆楚群文》上。
(六)生产性保护。2006-2016年,共征集传统雕花剪纸作品相关史料和实物3600件,复制传统典型作品800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的中国梦》、《鄂州道德模范人物肖像》、《精准扶贫决战小康》等作品被广泛用于全市各大公共场所的公益宣传。
三、项目展望
(一)开展个性化定制生产,赋予剪纸产品更多的情感价值。利用手工制作差异化、个性化、限量化的特点,鼓励剪纸艺人开展个性化定制生产,满足特定人群的特殊需求;鼓励雕花剪纸、刺绣、土布、印染等多技艺联合,研制实用的旗袍、家具等剪纸衍生品,形成一定的产业规模。
(二)继续加大对传承人群的培训力度,提升传承人群的技艺水平;坚持不断扩大传统文化宣传的广度和深度,让更多的人,更加深入的了解剪纸,能够充分体味剪纸文化魅力。
(三)重点通过雕花剪纸传承基地建设,突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中的难题。鄂州雕花剪纸通过市、区、街道、社区(村)、家庭(传承人)五级阶梯式传习、传承、传播,采取雕进校园剪出自信、雕进机关剪出自律、雕进军营剪出斗志、雕进企业剪出精神、雕进社区剪出和谐、雕进家庭剪出品位、雕进外院剪出故事、雕进网络剪出影响的“八进”方式,突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普遍存在的项目传承人传技授业、后继乏人的难题,创造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保护传承创建了鄂州模式。
(四)推进制度设计,实施传习传承传播工程建设成果共享。根据鄂州实际,制定《鄂州雕花剪纸产品生产供给机制建设实施方案》、《鄂州雕花剪纸数字化传习传承传播的管理办法》、《鄂州雕花剪纸传习传承传播绩效评估制度》等规划、办法、制度。近两年内做好《鄂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立法调研工作,争取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立法工作早日落实。
(五)推动雕花剪纸产业化发展。鄂州雕花剪纸特色明显,潜力巨大,作品原创性、多样性、包容性和厚重性等特质,为它的产业化创作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要依托民间剪纸工艺技能培训,组织生产,逐步形成民间剪纸工艺产业链。(供稿: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