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3   星期六   农历四月初六   谷雨 谷雨
格萨(斯)尔保护实践总结
来源: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创建时间:2019-12-25 14:58:00

西藏拥有底蕴深厚、历史悠久、形态多样、弥足珍贵的文化资源,是以藏民族为主体的各民族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宝库中的一朵绚丽奇葩。作为其中的典型代表,格萨(斯)尔主要以民间艺人的大脑记忆保存口头传承的形式传播,并在传播的过程中不断充实、丰富。目前,自治区共有格萨(斯)尔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4名,自治区级传承代表性人13名,市级代表性传承人51名。

10年来,西藏自治区文化厅作为项目保护单位,高度重视格萨尔保护和传承工作,积极指导西藏自治区图书馆、那曲市群众艺术馆等单位开展资源库建设、资源利用、宣传展示等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

一、主要做法与取得的经验

(一)建立和完善数字资源库。西藏自治区图书馆、那曲市文化局联合依托文化和旅游部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地方特色资源建设项目和国家数字图书馆文献数字化项目,开展各项工作。《格萨尔史诗专题资源库——藏北篇》分格萨尔精品说唱、赞歌、音乐唱腔、艺人口述史、格萨尔文化遗迹遗物和格萨尔舞蹈6大部分,建立了多媒体藏汉双语资源库,资源总量约1TB,主要内容包括视频50集(时长约25小时)、音频30小时、图片560幅和文本35万字。 2015年,申报了36部时长1000小时的《天籁之音——藏北格萨尔艺人独家说唱音频资源库》,实际完成1022小时,较为系统地抢救了只有藏北艺人能够说唱的格萨尔独家说唱。 2016年,申报了时长1000小时的《天籁之音——藏北格萨尔艺人说唱“十八大宗”音频资源库》,实际完成了1324小时,对俗称格萨尔十八个大型战役的说唱故事进行完整录音。

(二)多措并举,全力推进保护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曾三次提到格萨尔文化的重要性,党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明确提出“要把西藏建设成为中华民族特色文化保护地”的战略要求。进一步抢救好、保护好全世界最长的活态史诗格萨尔文化,是展现中国文化的锐力、实力和魅力,兑现保护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承诺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是启动文化遗产的抢救工作。那曲市是格萨尔流传区域最广、格萨尔文化底蕴深厚且传承人最多的地区,那曲市群众艺术馆开展格萨尔艺人普查建档工作,完成《藏北格萨尔艺人档案图录》,组织格萨尔艺人参加演出,建立传承基地,出版图书音像,将那曲格萨尔艺人凝聚在一起,有效发挥了格萨尔艺人作为传承主体的独特作用。

二是开展格萨尔说唱艺人交流培训。那曲市群众艺术馆、格萨尔文化保护研究中心分别于2015年、2018年、2019年在拉萨和那曲举办格萨尔说唱艺人培训班,以此开拓格萨尔艺人的视野、加强相互间的交流。进一步强化他们传承好、发展好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是开展抢救整理和出版工作。出版了《德岭之战》《十三骏马之源》《阔岭之战》《洛岭之战》《西域珊瑚宗》《卡查盐宗》《父叔三尊诞生》《那林之战》等图书,制作了由巴嘎、查欧、次仁占堆、阿旺巴旦、玛地、扎西多吉、曲英多吉、普布、格桑多吉等多位藏北格萨尔说唱艺人参与的《那曲——格萨尔艺人的故乡》“独家说唱本”系列光盘;昌都市边坝格萨尔说唱传承人斯塔多吉先后录制《西方帝斯国王》《斯巴塔宗》《三大苯教宗》《达岭之战》《天岭》《朱国兵器宗》《白岭之战》《西峡阔饿秀宗》《斯玛马总》《安定四源》《苯教宗》《英雄诞生》等格萨尔史诗影像。于2019年10月正式出版发行《格萨尔说唱——斯塔多吉》专辑。

四是实施格萨尔传说遗迹的普查。2016年至2017年,组织相关专家对那曲市11县区范围内的136处格萨尔传说遗迹进行普查,建立详细的普查数据和档案。

五是建造格萨尔雕塑。2015年至2019年,政府筹集援藏、地方财政资金288万元,在那曲格萨尔赛马场建造格萨尔王及七大将雕塑,从而进一步提升了格萨尔文化的可见度和影响力。

六是组建专门工作机构。2016年,成立了独立核算的全额事业单位那曲市格萨尔文化研究中心,解决编制3人,专门从事格萨尔相关工作。

七是加强传承基地建设。2011年,自治区文化厅在那曲市群众艺术馆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格萨尔传习基地”。2015年和2018年,全国《格萨(斯)尔》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分别授予那曲和昌都边坝县为“《岭·格萨尔》艺人之家”和“《岭·格萨尔》艺人之乡”,并在边坝县举行了《岭·格萨尔》艺人之乡学术研讨会。2017年,国家投资1200万元建设了那曲格萨尔说唱保护利用传习所项目,该项目已全面竣工。

八是加大经费投入力度。10年来,中央财政对格萨尔项目的保护补助费逾千万。国家、自治区财政投入160万元解决了格萨尔文化的抢救和说唱艺人的补助;2017年,那曲市财政投入130万元,实施《那曲市格萨尔保护传承发展规划》编制工作;2019年起,51名市级格萨尔艺人的补助经费列入财政预算。经费的不断投入为开展各项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九是制定格萨尔文化发展规划。2018年,根据那曲市格萨尔文化发展需要,邀请相关专家启动《那曲市格萨尔文化发展规划》编制工作,涉及那曲市格萨尔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两方面,主要解决那曲市格萨尔文化定位问题、传承保护问题和发展创新问题。    

(三)加大宣传普及力度。一是加大网络宣传力度。通过开通西藏数字文化网、“西藏自治区图书馆”微信公众号、“西藏自治区图书馆官网”小程序,实现了利用藏汉双语多终端向全区开展格萨尔文化传播服务工作的目标。目前,西藏数字文化网浏览总数已达360万余人次,两个微信公众号关注人数达1.2万余人。为了惠及没有网络覆盖的地域受众,以移动硬盘、光盘、U盘为载体,将格萨尔史诗优秀资源以打包形式向偏远地区推广服务。同时,西藏自治区图书馆正在策划将格萨尔史诗数字资源以微视频形式推送至腾讯视频和中国移动咪咕平台。

二是加大普及力度。西藏自治区图书馆利用世界读书日、全民阅读推广等活动,以讲座、展览、宣传、赠送格萨尔史诗等资源的方式,将优秀的数字文化资源带进校园,让更多的青少年感受数字阅读的乐趣。同时,在各分馆、自治区监狱等服务点进行宣传展览。无偿给西藏人民广播电台提供格萨尔史诗音频资源2000多小时,每晚播出30分钟,次日重播推送,获得了广大听众的普遍欢迎和一致赞誉。

三是扩大对外影响力。西藏自治区文化厅积极依托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成都国际非遗节、西藏旅游和文化国际博览会等重大活动平台,组织格萨尔艺人参加各类活动,为使更多的民众走近格萨尔、认知格萨尔、接受格萨尔。同时,加大与国外的文化交流活动,如尼日利亚和墨西哥文化交流团先后来访西藏自治区图书馆进行文化交流时,通过播放格萨尔音频与视频、以现场问答形式向来访团全面介绍地方特色资源、赠送格萨尔史诗数字资源等方式,向外国友人宣传、介绍格萨尔。2019年是中蒙建交70周年,“中国西藏•扎西德勒”文化交流团赴蒙古国开展了一系列文化交流活动,随团成员在蒙古国国立大学以讲座形式展示了格萨尔史诗等优秀特色文化资源,受到全体师生的热烈欢迎和高度赞赏。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是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保护意识。进一步加大对格萨尔及其保护工作的宣传和普及力度,丰富格萨尔文化传播途径,增强全社会保护格萨尔史诗意识。并充分利用电视、网络、微信、抖音等新兴传播手段进行多渠道、多途径地报道,进一步扩大对外宣传,从而有效提升格萨尔文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开展格萨尔进学校、进社区、进企业、进景区、进乡村活动,使格萨尔说唱得到更好的保护传承和弘扬。

二是持续推进格萨尔保护传承。继续推进《那曲市格萨尔文化传承发展规划》编制工作。继续加强传承人培训工作,提高格萨尔传承人综合素质。开展格萨尔传承人记录工作,继续录制独家说唱资料,为后人保存珍贵文化记忆提供第一手研究资料。(供稿:西藏自治区文化厅)

编辑:李彦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