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3   星期六   农历四月初六   谷雨 谷雨
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保护实践总结
来源: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创建时间:2019-12-28 10:13:00

2008年,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0年来,泰顺县作为申报单位之一,积极履行申报时做出的承诺,推动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在当代社会有序传承发展,取得了一定成绩,并获得宝贵的经验。

一、保护措施及主要成效

(一)出台政策法规,健全保障机制。2012年,泰顺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同时结合本地的实际,出台了《泰顺县文化遗产保护办法》,其中有单独条款为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的传承提供依法法律保护。对民间运用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新建木拱廊桥,开展活态传承的,县财政予以单座新建廊桥最高补助金额30万元。每年木拱桥维护专项经费100万元,木拱桥传承人带徒授艺每年补助5000元,带薪学徒每年补助徒弟8000元。2019年,泰顺县新出台《关于建设绿色高质量发展人才环境50条意见(试行)》,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和省级传承人每年享受高层次人才津贴,提高了传承主体的积极性。

(二)开展活态传承,增强传承活力。截止目前,泰顺拥有该项目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1名,省级代表性传承人2名,市级代表性传承人1名,县级代表性传承人3名;能够开展建桥实践活动的团队有4支,团队成员20多人。在2016年泰顺三座国保廊桥被冲毁及成功修复的过程中,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传承人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传承人们参与了救灾、抢修和修复的全过程,把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传承活动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一是传承人的存在为廊桥修复提供了必要条件;二是营造技艺在“解剖麻雀”般修复中得到了更好的传承和研究;三是廊桥从冲毁到修复激发形成了全民救桥、全民护桥、全民爱桥的生动局面;四是文物修复与非遗传承相结合的修复模式得到了国内外专家的充分肯定。2019年6月8日,木拱桥营造技艺(泰顺廊桥修复保护工程)入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优秀保护实践案例。

(三)加强宣传推广,提高影响力度。2009年以来,泰顺先后成功举办了8届廊桥文化旅游节、7届中国廊桥文化论坛,多途径、多渠道加大宣传推介力度,不断丰富廊桥文化内涵。借助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六一儿童节等节日活动契机,在中小学校开展木拱桥及其营造技艺的教学,以期全面提升群众的文化认同感与自豪感。组织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项目及传承人参加了中国·义乌文化产品交易会、第六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根与魂—忆江南·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流动的文化——大运河文化带非遗大展暨第四届京津冀非遗联展”等宣传展示活动。

(四)加强数字建档,巩固研究成果。泰顺县现已基本完成泰顺县现存木拱桥的测绘,应用数字技术开展对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工艺流程、技艺特点、民俗禁忌、工具实物的记录与保存。同时拍摄了大量的照片、视频和纪录片,如《廊桥筑梦》、《泰顺廊桥修复工程纪录片》等进行存档和宣传。2014年出版发行了《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2015年出版发行了《蜈龙华虹的生命升华——小说泰顺廊桥》、《解说廊桥》等著作,并制作《诗画泰顺 最美廊桥》等宣传画册免费向中小学校、社会发放。

(五)打造特色园区,促进文旅融合。以“世界最美廊桥”北涧桥、溪东桥两座“姊妹桥”为主体,先后投入近亿元,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廊桥文化园”,并成功创成国家4A级景区。在园区创建传承基地,活态传承该项目,同时建立廊桥文艺创作基地、廊桥美术写生基地,通过文艺作品的影响力,推广该项目,增强廊桥的神奇色彩,打响廊桥文化品牌。在4A级景区廊桥文化园内常年对外开放廊桥展示厅,集中展示泰顺县20多座廊桥模型,同时开展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技艺传承与保护活动。该展示厅被浙江省文化厅评为宣传展示基地。在廊桥文化园主入口的游客中心,开放廊桥小镇客厅,开展廊桥模型DIY免费体验活动。

二、下一步计划

(一)加强传承人传承培养。传承人是保护主体之一,直接从事该遗产项目的保护与传承活动,开展生产性保护工作。在2004年以来30余次的木拱桥营造技艺实践活动中,泰顺县有7位传承人、20多位团队成员积极参与。每年将新建1到2座木拱廊桥,在造桥的过程中开展木拱桥营造技艺实践活动,通过活动,带徒授艺。

(二)建立传习基地开展传承实践。现已建成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传承基地2个,以传承人为中心开展技艺传承传习和新一代工匠的培养。

(三)充分发挥村级(社区)组织和群众的积极参与作用。保留地方建桥民间“募捐”的传统,同时,引导本地民众会积极参与到保护工作中来,配合技艺传承人与调研人员开展调查,提供线索与资料。桥建成后,由政府给予适当的补助选择当地热心的人定期巡查廊桥,开展护桥工作。

(四)发挥专业中心的协调作用。泰顺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负责协调、督促保护措施的具体落实,支持技艺传习单位和传承人开展保护工作,提供业务指导、保存相关资料,组织培训活动。

三、10周年宣传活动情况

(一)积极开展文化和自然遗产日进校园系列活动。泰顺县联合闽浙6县举办2019年闽浙木拱廊桥全国高校巡回展,完成上海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上海交通大学文创园、武汉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中南民族大学等七地巡回展。

(二)11月中旬,泰顺县举办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履约实践十周年图片展,集中展示了闽浙4县近10年来开展的技艺传承保护工作。图片展共分为四个篇章,分别是项目简介篇、非遗传承人篇、技艺实践活动篇、泰顺廊桥修复篇。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履约十周年座谈会同期召开。(供稿: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

编辑:杜丽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