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序号:1418 |
项目编号:Ⅳ-164 |
公布时间:2021(第五批) |
类别:传统戏剧 |
所属地区:吉林省 |
类型:新增项目 |
申报地区或单位:吉林省 |
保护单位:吉林省戏曲剧院(吉林省民间艺术团) |
吉剧以东北二人转为基础,在广泛吸收东北大鼓、皮影戏、喇叭戏等东北民间音乐和表演技巧的基础上,逐渐发展演变为一个音乐创作体系完善、行当齐全的独立的戏曲剧种。吉剧主要分布在吉林省及其周边地区,“不离基地、采撷众华、融合提炼、自成一家”。其唱腔分为柳腔、嗨调和特有曲牌,是以板腔体为主、兼用曲牌专调的综合性音乐。它既有奔放高亢的一面,又有华丽委婉的一面,节奏鲜明、旋律优美、曲调亲切,具有很强的塑造力。其表演形式既吸收了二人转和东北民间舞蹈的特点,又融合了其他戏曲剧种的表演技巧和长处,创造了属于自己的绝活绝艺,其手绢功、水袖功、扇子功、长绸功、椅子功享誉戏曲界。吉剧经典剧目有《桃李梅》《包公赔情》《燕青卖线》《搬窑》等。
吉剧的雏形出现于清末,发展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20世纪80年代进入完善期。在历史创作高峰期,曾有16个表演团体从事吉剧创作演出,共创作了各类型优秀剧目1000多部。吉剧吸收黑土地文化,以豪迈奔放又简洁幽默的艺术形式,传承了东北地域的民间音乐、唱腔、舞蹈,在东北地区有着广泛的受众群体。目前,吉剧传承以吉林省戏曲剧院为中心,辐射全省各地区,长春、吉林、松原、四平、公主岭、辽源等地均有吉剧传承创作队伍。近年来,吉林省开展了“吉剧振兴工程”,再次迎来创作发展的高峰,观众人数逐年增多,老中青三代戏迷队伍不断壮大,各地的戏迷协会已经能够演出完整的大型吉剧剧目。吉剧人正以“守正创新”为原则,通过老一代演员的传、帮、带,恢复经典老剧目,不断创排紧跟时代步伐的新剧目。
吉剧汇聚了东北民间艺术精华,反映了吉林大地各历史时期人民的喜怒哀乐,演百姓所思,唱百姓所想,扎根人民,汲取生活智慧,传播健康向上的思想感情。它坚守传统表演形式,传递乐观积极的民族精神,以其独具特色的表演形式和鲜明的人物塑造,成为我国戏曲艺术的有机组成部分,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
编号 | 姓名 | 性别 | 出生日期 | 民族 | 类别 | 项目编号 | 项目名称 | 申报地区或单位 |
---|---|---|---|---|---|---|---|---|
编号 |
姓名 安静芳 |
性别 女 |
出生日期 |
民族 朝鲜族 |
类别 传统戏剧 |
项目编号 Ⅳ-164 |
项目名称 吉剧 |
申报地区或单位 吉林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