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开展多年来,各地因地制宜,探索出众多行之有效的保护方法和工作模式。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三人同行,必有我师。此系列访谈,旨在通过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构负责人的专访,系统梳理各地保护成果、集中介绍保护工作经验,在增进地区间了解与交流的同时,为保护工作的深入开展提供参考与借鉴。
孙桂林,一级编剧,现任吉林省艺术研究院院长、吉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吉林省东北二人转博物馆馆长、《戏剧文学》杂志主编。曾获“吉林省拨尖创新人才” “吉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等称号。研究成果获“曹禺文学奖”“田汉戏剧奖”“吉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主持国家级、省级课题多项。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以下简称“国家非遗中心”):非常感谢孙主任接受我们的采访。2016年,各地根据自身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特点,从不同角度开展了很多工作。可否请您简单介绍一下,2016年吉林省非遗保护中心(以下简称“省中心”)都做了哪些工作,取得了怎样的成果?
孙桂林:2016年,省中心主要完成了以下几个工作:
一是承办“吉林省传统手工艺产品创意大赛”、文化遗产日系列活动,开展了两期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工作。二是完成全国地方戏曲剧种普查工作中吉林省剧种普查任务。三是完成6名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程的招标工作,已进入资料整理和口述史拍摄阶段。四是完成了“东北二人转”和“满族说部”两个非遗数字化保护试点项目的资料采集、录入和上报工作。
图1 吉林省2016年文化遗产日系列活动:延边州图们主场城市宣传启动仪式上,
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类非遗项目朝鲜族“柶戏”进行展示
国家非遗中心:省中心作为这些工作的主要承担者或参与者,其基本建制是怎样的?
孙桂林:省中心于2007年列入吉林省编办建制,是国内成立较早的省级非遗保护机构,起初加挂于吉林省群众艺术馆。2013年6月,为理顺业务关系,参照国家非遗中心业务托管机制,改由吉林省艺术研究院承担全省非遗保护工作。从这一意义上讲,省中心是一支年轻的队伍,缺少经验,但不缺少激情和能力,我们仅仅用三年时间就完成了中心重组、资料补救、资源盘点、寻找定位、搭建平台等工作。
目前,中心内设项目管理部、编辑研究部、数字化保护中心、非遗资料室、录音工作室。现有专职工作人员8名,其中本科学历两人,硕士研究生学历6人,拥有民俗学、人类学、艺术学、文学等非遗所需专业背景。
图2 省中心工作团队
图3 省中心资料室
图4 省中心资料室资料
图5 省中心录音室
图6 省中心录音室设备
国家非遗中心:吉林地处祖国东北,历史上有多个民族生活于这片土地上,产生了众多富有特色的文化现象,您能否为我们介绍一下,吉林省非遗资源具有怎样的特点?
孙桂林:我认为吉林省非遗资源主要呈现出以下三个特点:
一是鲜明的民族特色。吉林省非遗项目中,朝鲜族、蒙古族、满族占有绝对多数,以朝鲜族农乐舞、长白山满族剪纸、蒙古族呼麦等为代表的非遗项目都在各自的文化区域中得以完整保护与传承,土壤深厚,特色鲜明。
图7 朝鲜族农乐舞•象帽舞
二是朴拙的文化信仰。吉林省优异的生态环境造就了森林文化、渔猎文化、草原文化等多种区域文化形态并存的格局,与此相适应的非遗也是多姿多彩。但不管各自的文化符号如何鲜明,都蕴含和寄寓着农耕文化朴拙的文化信仰。比如查干湖冬捕、森林号子、乌力格尔、长白山采参习俗等等,都是祈愿风调雨顺、平安吉祥,弘扬真善美。
图8 查干淖尔冬捕习俗
三是独特的文化精神。一方水土一方人,吉林省的地理方位和气候条件决定了这里的非遗在民族特色和文化信仰之外,体现出一种勇敢、率真、豪放的独特文化人格和文化精神。满族说部泱泱54部,不管是英雄传奇还是家族史,都散发着强烈的东北文化精神;东北二人转300多个传统曲目,虽然有很多唱的不是东北故事,但一旦进入二人转,便成了东北特色故事,才子佳人也变成了东北汉子和东北大妞,其作品自然释放出强烈的地域文化精神。
图9 蒙古族马头琴音乐
国家非遗中心:通过多年的工作,省中心是否摸索出一些比较有特色的保护举措或创新方法,值得兄弟省份借鉴?
孙桂林:除与各省同步完成常态工作之外,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实践,并结合我省实际,我们在非遗保护理念、非遗研究和传承上做了一些尝试。
一是强调研究要“厚”。非遗保护最忌盲目和草率,没有科学的研究做支撑,保护或成为破坏,所以我们强调要“研究在先”。有依据才有发现、有依据才有个性化保护、有依据才有个性化传承方案。一刀切式地套用保护传承模式,对非遗的破坏将是毁灭性的。基于这种认识,我们做了两件事:
第一,搭建全国研究交流平台。中心机构转入研究院后,我们就开始筹备创办一个学术性期刊或集刊,而且要高起点、高标准。经过一年的筹备,2014年始《非遗保护与研究》推出,一季一期,每年四期,现已运行两年,业内反响不错。这是我们“研究在先”理念的一个具体举措,也是我们主动融入全国非遗研究前沿、搭载全国非遗工作快车道的一种工作机制。
图10 《非遗保护与研究》书影
第二,搭建课题研究资助平台。2009年,吉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开展“吉林特色文化研究基地”建设工程,我们适时加入,申报了“二人转文化研究基地”并得到批准,每年获得两个省级项目的滚动资助。2015年,规划办推出“吉林省重点领域研究基地”计划,经过紧张筹备,2016年我们又申报了“吉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同样得到了批准,每年又获得三个省级项目的滚动资助。在研究基地的资助下,省中心近年来连续推出《吉林省二人转剧本全集》(10卷)、《东北二人转研究资料汇编》、《满族说部》(第二批26卷)、《吉林二人转集成》、《吉剧集成》、《东北二人转传统剧目流变考评》等学术成果。
通过搭建以上两个平台,我们不仅把非遗研究真正落到了实处,还借此整合了全省非遗研究资源,形成研究枢纽,以问题为导向确立课题,为非遗保护与传承提供科学依据。
图11 吉林省非遗研究基地评审现场
图12 已出版的《满族说部》丛书
二是强调传承要“透”。具体包括:第一,建立示范性展示馆。除了在吉林省博物院开辟“吉林故事”非遗展厅,面向大众展示吉林非遗风采之外,我们更重视在“点”上做文章。
非遗只有传承下去才能不断血脉,传承下去才有生命活力。但如何传承却不可主观臆断、想当然。我们就想选择一个非遗项目为切入点,把传承做透,也给其他非遗项目的传承提供一个参照和范例。最后,我们选择了二人转,因为吉林省艺术研究院是东北二人转的项目保护单位,工作关系顺畅;另外二人转作为东北的民间艺术正存活于舞台之上,有诸多可能性。因此,在省委宣传部和省文化厅的支持下,几乎与机构迁移同步,我们于2012年底建成了吉林省东北二人转博物馆。
馆内除固态展示外,还专设传习所,现在每月都有定时定期的传统曲目演出。通过演出,首先让全国各地的观众领略一下传统二人转的完整形态,然后再分“唱、说、扮、舞、绝”四功一绝进行教学式演出,在与观众的互动中探寻二人转得以传承的基因,以便二人转艺术有路径、有所遵循地创新、发展与传承。目前,吉林省的国家级传承人王中堂、黑龙江省的国家级传承人赵晓波都曾来馆演出。未来,我们还会有计划地陆续邀请不同流派的传承人前来交流。
图13 吉林省东北二人转博物馆
图14 吉林省东北二人转博物馆展厅
第二,开展艺术转化式传承。为了把传承做透,也为了探索不同类别非遗项目的传承方式,我们又选择了研究院作为保护单位的非遗项目——民间文学类“满族说部”和“森林号子”等进行艺术转化式传承。满族说部整理完成后,我们想,不能让波澜壮阔的民族史诗就此躺在书页里,而通过口口相传的方式传承下去也不现实。因此,我们想通过艺术转化的方式把满族说部的经典故事传播出去。于是,我们发挥研究院剧本创作优势,选派剧作家深入生活,进行创作。现已完成戏曲剧本《森林号子》(获2016年文化部剧本工程资助)、动画剧剧本《萨哈拉船王》、舞剧剧本《乌布西奔妈妈》的创作,还有若干部根据满族说部故事改编的影视剧剧本也在创作过程中。
国家非遗中心:谢谢孙主任为我们介绍经验,讲得很透彻。那么,省中心对2017年的保护工作有哪些计划和想法?可否跟大家分享一下?
孙桂林:一是完成7位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的抢救性记录工作。二是赴四川,完成“吉林非遗走出去工程”系列交流演出活动第一站任务。三是完成“吉林省非遗项目记录工程”中3个非遗项目的记录保存工作。
此外,我们也规划了下一步的工作:
一是要在五年之内通过“吉林省社会科学重点领域研究基地”课题、《非遗保护与研究》集刊和主题论坛等形式,整合省内外研究资源,推出一批研究成果,构筑非遗研究重镇。
二是要在三到五年之内制订出吉林省非遗项目保护传承的个性化标准,并在重点项目中尝试推介。
三是通过歌舞、舞台剧、动漫剧等形式,有针对性地进行艺术转化,激活非遗的宝贵资源,为非遗传播性保护探索出一条可资借鉴的新路。
四是使本省非遗项目全部实现数据化目标。
国家非遗中心:对于省内非遗保护工作,都有哪些宣传平台,可否以给大家介绍一下?
孙桂林:为了便于工作交流和非遗传播,我们于2013年建立了“吉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网”(www.jlsfwzwhycbhzx.com),同时与相关单位进行了有效链接,内容也不断更新。2016年,我们又建立了微信公众号:“吉林省艺术研究院”,及时发布动态信息。
图15 吉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国家非遗中心:在采访的最后,想请您讲一讲,您从事非遗工作以来最大的心得、体会是什么?
孙桂林:走近和感知人类非遗,常常惊叹民间艺人和能工巧匠超凡的创造力,感喟和钦羡传承人在传承和创造过程中发自心底的愉悦。我想这种创造力不仅创造了生存财富和灿烂文明,同时也创造了创造者自己的生活,滋润了创造者自己的人生。
我想我们在保护和传承的同时,能否用这份遗产唤醒和激活当代人的创造力?免得我们在面对农耕文明时代的遗产时自惭形秽、孤影自怜。这或许就是我们苦口婆心保护人类文化多样性的终极目的之所在,也是我们的工作价值和意义之所在。
(文字:由吉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提供素材,经编辑整理;图片:由吉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