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7-26 星期六 农历闰六月初二 大暑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服务平台
首页
学术
论坛
论坛
论新文化史视野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运动
2017.09.01
新文化史关注当代社会普通人的日常生活,重视当代文化现象的考察。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保护是当代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事件, 它是全球化时代中国人的文化自觉,它代表了中国文化史的新阶段。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工作的评价与认识,应从百年中国文化的历史进程与哲学文化...
查看更多
专访浙江非遗保护中心主任郭艺
2017.09.01
编者按: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开展多年来,各地因地制宜,探索出众多行之有效的保护方法和工作模式。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三人同行,必有我师。此系列访谈,旨在通过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构负责人的专访,系统梳理各地保护成果、集中介绍保护工作...
查看更多
探索少数民族文学研究的新维度——社科院民文所所长朝戈金谈蒙古文学的传承与发展
2017.08.30
朝戈金包括史诗《江格尔》《格斯尔》在内的蒙古文学,有着悠久的传统与丰富的内蕴,承载着蒙古族的历史文化与蒙古人民的诗性智慧。今年是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在此之际,本刊邀请蒙古族学者,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民族文学研究所所长,国际哲学与人文科学理事会主席...
查看更多
七夕:情人节?女儿节?
2017.08.28
每年的农历七月初七,对于中国人来说是一个充满了浪漫色彩的日子,牛郎织女的故事哀婉又动人,中国古代有许多文人为此留下诗篇“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都是人...
查看更多
在天成象 在地成形——山东沂源牛郎织女传说的调查与研究
2017.08.28
织女洞明万历七年碑刻族谱《沂水孙氏宗谱略》 牛郎织女传说是我国历史悠久、流传广泛、影响深远的民间传说,始于人类对银河系中两座美丽的星宿的遐想,又结合了中国传统社会的伦理道德观念,自《诗经》时代起便成为中国文人经常吟咏的内容。 ...
查看更多
专访湖北非遗保护中心常务副主任张晓慧
2017.08.25
编者按: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开展多年来,各地因地制宜,探索出众多行之有效的保护方法和工作模式。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三人同行,必有我师。此系列访谈,旨在通过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构负责人的专访,系统梳理各地保护成果、集中介绍保...
查看更多
依法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017.08.25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并不断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是当代中国发展的突出优势。如何通过加强法治宣传教育营造良好的文化法治环境,为...
查看更多
戏曲进校园的三个“密不可分”
2017.08.23
有两个标志性的事件可以充分说明,百年前戏曲就开始进入了大学校园:一件事是,1917年出掌北大的蔡元培,9月礼聘吴梅到国文系开坛专门讲授曲学;另一件事是,也是在这一年,胡适、刘半农、钱玄同、傅斯年等在《新青年》杂志上开始了对“旧剧”持...
查看更多
国内外少数民族文化遗产数字化抢救及重建方式的比较研究
2017.08.21
摘 要: 随着时光流逝,由民族文化传统及成果构成的文化遗产不断遭到破坏和替代,甚至失传,特别在对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上存在许多措施不到位,已经导致许多文化遗产几近失传。对一个民族来说这将是非常重大的损失与遗憾。通过对文化遗产数字...
查看更多
大众媒介语境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以鞍山非遗为例
2017.08.21
摘 要: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是一个世界性课题,当然也是国家以及地方的一项工作。当下,制约这一工作的矛盾是:一方面,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需要加以保护,以便为后人留下丰富的感性文化历史;另一方面,这些遗产中的相当一部分与现代生活...
查看更多
1
100
101
102
103
104
199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