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4   星期日   农历四月初七   谷雨 谷雨
论坛
2016.10.31
10月29日,传统工艺青年人才论坛在江苏苏州开幕。来自全国各地的非遗传承人、专家学者、设计师和传统工艺领域的青年人才,共话非遗特别是传统工艺“传承、融合和再创造”。文化部副部长项兆伦出席论坛并作了题为《正确认识非遗,是正确有效地保护、传承和发展非遗的前提》的发...
查看更多
2016.10.28
在近年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及其宣传实践中,“进校园”是一种比较普遍的做法和一个较为常见的语汇。这种做法在工作路向上的正确性和宣传口径上的切合性,的确非常值得肯定和倡导,效果也是有目共睹的。起码,在宣传非遗并确立非遗保护的社会舆论和思想观念方面,成绩显而易...
查看更多
2016.10.27
漳州布袋戏表演白族大本曲表演苗族蜡染雕漆技艺台湾高山族传统织布傣族贝叶经刻写李重庵(第十、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第九、十届民盟中央副主席)2011年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以下简称《非遗法》),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查看更多
2016.10.26
  编者按:以下内容为2016年4月21日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巡视员马盛德作客人民网的访谈实录。[主持人]:大家好,欢迎各位收看人民网访谈节目。今天我们将要和大家讨论的是关于中国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在演播室为大家请来的嘉宾是文化部非遗司巡视员马盛德...
查看更多
2016.10.26
[摘要]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全面深入进行,其工作重心已由主要重视收集整理申报转入对保护方式的探索和保护措施的细化。针对非遗中部分具有生产性质和特点的项目,则提出了生产性保护方式。生产性保护方式在增加传承人和当地民众的收益,提高其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非...
查看更多
2016.10.26
  在谈起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作(以下简称抢救性记录工作)的口述史采访时,不止一次听到过这样的抱怨:“哎呀,有些传承人就是打死也不说……”在笔者看来,口述史的采访其实是一个“人对人”“心换心”的工作,任何具有压迫性或使用强制性手段和方式要求传承人...
查看更多
2016.10.26
发源于河北河间的西河大鼓是河北最具代表性的曲种之一,也是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但是由于守成有余、创新不足,传承这一拥有200年历史的传统曲艺,与时俱进、全方位创新迫在眉睫。内容守旧 脱离现实一架书鼓,两片铜板,三弦琴一拨,好戏便开台。西河大鼓在清道光...
查看更多
2016.10.24
  摘要: 本世纪以来,在文化遗产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国际法律文书堪称2003年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但该《公约》目前存在两个中文本:在联合国秘书处登记、经其秘书长确认并纳入《联合国条约集》的“前在本”并非交存于教科文组织秘书处并由其总干事保管的...
查看更多
2016.10.21
  自2001年昆曲入选“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以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运动在我国起步并得到迅速发展。在短短十余年时间里,“非物质文化遗产”逐渐成为一个承载中华民族历史记忆和多元价值、为大众所认可和追捧的对象。在此期间,大量的传统手工艺项目和手工艺人被关...
查看更多
2016.10.19
韩国传统弦乐器匠人高兴坤在制作伽倻琴(摄影:陈尚文)走进位于韩国首尔瑞草区的一栋小楼,琴声悠悠传来。寻着声音走去,本报记者在小楼二层的工作室,见到了韩国重要非物质文化遗产第四十二号乐器匠高兴坤。  工作室内的墙边,立着他亲手制作的伽倻琴、玄鹤琴等乐器,地上放着...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