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6   星期二   农历四月初九   谷雨 谷雨
论坛
2018.08.28
摘要: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大多数缔约国相比,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制度在列入名录的标准方面侧重于强调传统文化实践在历史、审美、技术和科学等方面的价值,以及对于促进中华民族“大认同”的意义;而大多数缔约国的列入标准更多地体现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
查看更多
2018.08.24
摘要:湖南资兴瑶族的“还盘王愿”在遗产化过程中,其作为“文化”展示给“他者”,同时亦进入社会“公共”领域,统一的活动流程改变了仪式的“时间”存在。在“文化展示”中,口头叙事因文化情境的需要被“选择性”传承,仪式的“内部性”与“边界性”渐趋隐蔽,“公共性”与“地...
查看更多
2018.08.23
目前,我国进入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已达10万项,其中国家级的1372项,入选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有39项。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酒香不怕巷子深”的命题早已转变为“酒香也怕巷子深”。传承非遗既需要保护传统技艺,更需要不...
查看更多
2018.08.20
    21世纪以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实践和工作推动了民俗学学科内部持续进行反省和学科建设的深思。理论与视野上的新动向,反映在邢莉等著《民俗学概论新编》中。这部新作特点比较突出,具有学科讨论的视野,具备多民族知识的交叉,适用于互动教学...
查看更多
2018.08.17
    七夕节,即农历七月七日,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积淀的传统节日,与春节、中秋节、端午节一起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受西方影响,在当代社会,七夕往往充斥着爱情的喧嚣,其传统文化内涵则渐趋弱化。基于此,本文拟从典籍文献中检索...
查看更多
2018.08.17
导语:又到一年七夕节,街边的各大商家早早的就已经打出“中国情人节”的招牌,除了作为表达爱情的契机,中国古代的人们又是定位七夕节的?在当下七夕又是如何在传统中传承和创新的呢?七夕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传统节日,它萌芽于春秋战国,成型于汉魏,兴盛于唐宋,明清成为一般...
查看更多
2018.08.16
传统手工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保护对象之一。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有五个方面的保护对象:一、口头文学;二、表演艺术;三、民俗与节庆;四、关于宇宙与自然界的知识与实践;五,传统手工艺。在我国的保护实践中,为便于工作,将传统手工艺分成两块,一个是传统美...
查看更多
2018.08.16
摘要:本文从公共民俗学的立场出发,力图为各级政府及相关机构的民间文学类非遗保护和开发实践提供一个可资参考的模式。通过对中国、德国和美国的三个个案的考察,抽绎出遗产旅游成为成功保护民间文学类非遗途径的六个要素,并将之概括为“一二三模式”:“一”代表一个核心原则...
查看更多
2018.08.14
评剧《花为媒》吉剧《桃李梅》望奎皮影《三请樊梨花》  清腔唱一曲,余音自绕梁。8月16日,吉林传统戏剧节即将启幕。那么,什么是传统戏剧,我们又该如何从“非遗”视角欣赏传统戏剧呢?记者龚保华就这些问题,采访了吉林省艺术研究院院长、吉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
查看更多
2018.08.13
(原标题:在传承过程中新生——工尺谱存在意义和作用的思考)在当代音乐生活中,人们都认可五线谱是迄今世界上通用的最完善的乐谱,因为它力图要将一种音乐的形态结构面貌细致地再现出来,因而被认为是现代音乐传播最实用的一种精确谱。工尺谱是中国传统音乐过去年代使用的专用谱...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