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6   星期二   农历四月初九   谷雨 谷雨
论坛
2018.09.26
(原标题:《由“中秋”谈传统节日在当今:赋予传统文化绵延不断的生命力》)主持人:路斐斐 对话人:萧 放(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院教授)高 峰(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执行院长)侯仰军(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秘书长)张 ...
查看更多
2018.09.26
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是在工业化、城镇化、全球化的背景下展开的。在经济社会的快速变迁中,非物质文化遗产既面临遭受冲击、加速消失的现实威胁,也面临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历史机遇。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当代实践,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实生活相融合,实现创造性...
查看更多
2018.09.25
兔儿爷 博物馆里收藏的民国(左)和清代的中秋月饼印模       【守望家园】        传统节日是在数千年的文明传承中形成的时间生活传...
查看更多
2018.09.25
    今天是中秋佳节,人们正以共同又具有地方特色的方式欢度着这一传统节日。    农历八月十五是“一年月色最明夜,千里人心共赏时”,更是中国人特有的月亮节、团圆节。吃月饼、赏秋月、寄相思,一轮明月给...
查看更多
2018.09.21
摘要:撒尔嗬作为土家族传统丧葬舞蹈,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后,经历了复杂的重构过程。撒尔嗬的重构是民族文化当代重构的典型缩影。本文主要基于田野调查资料和场域理论,通过对不同时期撒尔嗬的文化内涵进行梳理与细分,对撒尔嗬所处艺术场的逻辑关系进行...
查看更多
2018.09.19
摘要:以2003年《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为代表,民俗传统上世纪后半叶在全球范围内经历了文化遗产化的历程。在探索民俗保护到公约形成的历史过程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制定的有关“文化遗产”的几个文件,在相关概念的界定和阐释中表现出对民俗传统时间界定上的微妙变化:民...
查看更多
2018.09.19
编者按: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开展多年来,各地因地制宜,探索出众多行之有效的保护方法和工作模式。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三人同行,必有我师。此系列访谈,旨在通过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构负责人的专访,系统梳理各地保护成果、集中介绍保...
查看更多
2018.09.18
  我们身处21世纪,这是一个高科技、数字技术、人工智能等飞速发展的时代,智能移动终端的普及极大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改变着社会组织管理方式。因此,有人会问,传统文化已经越来越成为远离我们日常生活的“遗产”,真的有必要在今天保护、弘扬和发展它们吗?  回答...
查看更多
2018.09.17
 2018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期间,恭王府博物馆举办非遗服饰秀 光明图片/视觉中国上海锦江乐园璀璨灯海展非遗,千年灯雕艺术碰撞现代科技。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原标题:非遗文化如何传之有道目前,我国进入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查看更多
2018.09.12
  月亮在白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迎面吹来阵阵凉风,我们依偎在祖母的怀里,听她讲那遥远的故事,盘古开天地、女娲补天、天仙配、牛郎织女、孟姜女哭长城……一个个好听的故事,构成了很多人儿时的记忆。一些故事被以文字的形式记录了下来,但大量民间口耳相传的故事,因为讲述人...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