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5-06 星期二 农历四月初九 谷雨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首页
学术
论坛
论坛
“非遗”保护语境下边疆民族地区节日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以壮族“霜降节”为例
2018.10.24
摘要:流行于中越边境的壮族“霜降节”是壮族人民世代相承的节日庆典活动,同时也是中国二十四节气在边疆民族地区被广泛接受共享的典型表现。壮族“霜降节”是以人为本的活态文化遗产,深刻反映了稻作文明,是壮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地域性和民族性。非遗活态...
查看更多
省级非遗专题微信公号调查报告
2018.10.23
导语:刘魁立先生曾说过:“文明的推广、文化的赓续,靠传承,但是也靠传播。一种文化事项的传承,更多是传承人群的事,而有了传播,才会使它变成整个社会的事情。”近两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的传播渠道不断拓宽,队伍与机制不断健全,非遗传播的大格局正在形...
查看更多
九月九日重阳节探源
2018.10.17
摘要:西汉中期至东汉初期,中国古代历法制度中的纪日方法从干支纪日转变为序数纪日,东汉中末期四大重数节日出现,也说明了九月九日真正的产生时间。魏晋南北朝时期九月九日经历了发展与定型的阶段,受道教中儒家灾异论与神仙方士思想的影响,九月九日有了“重阳”之名并形成了广...
查看更多
重阳节俗漫话
2018.10.17
(原标题: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重阳节俗漫话)导语: “又是九月九,重阳节,难聚首,思乡的人儿漂流在外头。”几年前,一首《九月九的酒》迷醉了多少游子心,同时它又掀动了游子几多乡愁;重阳糕、菊花酒、茱萸佩,这一道道重阳风景...
查看更多
以高质量文化供给增强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
2018.10.16
当前,文化和旅游系统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守正创新,着眼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大力推动文化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高质量文化供给增强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 牢牢把握文化工作的正确方向...
查看更多
书讯:《民俗学前沿研究》等
2018.10.10
一、《民俗学前沿研究》 主编:萧放(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朱霞(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时间:2018年3月 内容简介:本书是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学国家重点学科前沿课程系列演讲的结集,以日本著名民俗学家福田亚西男教授和中国著名民俗学家刘...
查看更多
刘魁立:在第十五届民间文化青年论坛上的主旨发言
2018.10.09
刘魁立 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摄影:李春园) 按语:第十五届民间文化青年论坛于2018年7月13-15日在中国艺术研究院召开,会议由中国艺术人类学会会长方李莉教授致辞,刘魁立研究员就大会主旨发言,来自全国30多家高校和科研机构的...
查看更多
中国工匠的人文精神
2018.10.08
工匠的人文精神在国家全面复兴传统文化、振兴手工技艺、倡导鼓励工匠精神的舆论热潮中重新回到人们的视野。当手工艺不被重视的时候,人们关注的是手艺的实用价值,工匠及其所承载的文化和美学意义遭到冷落。但最近10年来,情况似乎有了很大的变化,国家和社会不仅极力倡导工匠技...
查看更多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民间文艺作品著作权保护”的内在矛盾
2018.09.29
摘 要: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民间文学艺术作品著作权保护”的中文译名共同使用了“保护”一词,许多学者误以为这两种保护是同一性质,实际上其英语表述及内涵均有本质区别。前者是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导的基于“人类共同遗产”理念发展出来的...
查看更多
传统工艺可以如此生鲜
2018.09.28
十年前,笔者刚刚参与非遗领域的报道时,结识了南通蓝印花布印染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吴元新,坐下聊起来,他会对蓝印花布的民间收藏滔滔不绝。那时,他的蓝印花布博物馆正在筹备。之后的几年时间里,笔者就该非遗项目如何传承的话题与他进行过简单的交流...
查看更多
1
76
77
78
79
80
199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