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7   星期三   农历四月初十    立夏 立夏
论坛
2018.06.04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传播关系到国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囿于资金、技术等方面的限制,非遗的传承与传播面临着不小的困难。在现代信息技术的推动下,人类文化形态正越来越呈现出视听化的倾向,视听化又反过来为文化插上了传播的翅膀。对于非遗而言,纪录片无疑...
查看更多
2018.06.04
我国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以来,十分注重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保护。从2006年开始,我国开始实施非遗代表性项目和代表性传承人保护制度。截至2018年,我国已进行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评审和认定,共计3068名,地方认定的省级项目代表性传承...
查看更多
2018.06.04
陶瓷大师在拉坯 光明图片/视觉中国我国非遗保护的历史只有很短十多年时间,但我国的非遗保护工作,很好地与地域文化、民族文化的保护,尤其是以乡村为背景的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结合了起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非遗保护经验,其中影响最深远的是探索设立了文化生态保护区。设立...
查看更多
2018.06.04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可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以传统工艺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极大的挑战。如何帮助传统工艺等非遗走进当代生活,是近年来的一个热点话题。为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力,2015年以来,文化和旅游部(原文化部)与教育部启动了...
查看更多
2018.06.01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为“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定义中指明了非物质文化遗...
查看更多
2018.05.31
  摘要:本文涉及对非物质文化核心理念的理解、对传统戏剧非物质文化属性的认识、对传统戏剧传承保护特点的看法等问题,既是作者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工作实践的体会,又是作者对这些问题的理论思考。    作者简介:刘文峰(1953-),男,山西临县人,中国艺术研...
查看更多
2018.05.30
  摘要:对于日常生活中人们制作和使用的物品的研究,民俗学者主要有四种研究视角:(1)认为物质传统是历史手工艺品;(2)是可描述可传承的实体;(3)是文化的体现;(4)将制作和使用物品作为人类作为。前三种研究视角在民俗学界由来已久,很有影响,尤其是在口头文学和...
查看更多
2018.05.30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全国人民欢欣鼓舞无比振奋。我们强烈感受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正在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
查看更多
2018.05.29
  作者简介:福田亚细男(福田アジオ、Fukuta Ajio),国立历史民俗博物馆名誉教授、柳田国男記念伊那民俗学研究所所长;菅丰(菅豊、Suga Yutaka),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教授;塚原伸治(塚原伸治、Tsukahara Shinji),茨城大学人文...
查看更多
2018.05.29
   《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以下简称“非遗法”)是一部具有长效性、权威性和指导性的法律。它将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文化遗产保护的方针政策上升为国家意志,对于各级政府开展非遗保护工作、鼓励社会各界参与非遗保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为...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