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5-06 星期二 农历四月初九 谷雨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首页
资讯
专题报道
专题报道
我国文房四宝行业现状堪忧
2009.08.24
我国文房四宝行业现状堪忧 7月中旬,北京最热的时候。44位民间艺人走进北京人民大会堂,捧起鲜红的“中国文房四宝艺术大师”证书。他们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批获得国家级“大师”称号的文房用具制作人员。他们中多数人年龄已70开外,最大者已82岁。 中国文房...
查看更多
为申遗欠债2亿值么? 地方政府慎行
2009.08.24
“申遗热”请慎行为申遗欠债2亿值么? 地方政府慎行吕绍刚 2007年,贵州荔波和云南石林、重庆武隆捆绑成功申报“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为确保申遗成功,荔波县政府因此背负了2亿多元高额债务,目前遗产地保护正面临困境 如果不是因...
查看更多
景泰蓝工艺品 流光溢彩巧夺天工
2009.08.24
景泰蓝工艺品 流光溢彩巧夺天工 传统样式的景泰蓝花瓶上,菊、梅、牡丹的花式艳丽鲜亮;新款式的“石榴嘴”瓶,瓶口线条似石榴,透着娇俏又不失典雅;丰满敦实的日莹瓶则别有一番趣味:瓶身绘着垂髫的孩童,或捕蜻...
查看更多
市场不景气 谁来坚持雕竹?
2009.08.21
市场不景气 谁来坚持雕竹? 何华一大师和大女儿在雕竹 何华一是国家级竹工艺大师,搞了一辈子竹工艺。1915年,江安竹工艺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与五粮液齐夺金奖,名噪一时。近年,它又凭借厚重的文化底蕴和技师...
查看更多
“星腔后继有人,我没辜负师傅”
2009.08.21
“星腔后继有人,我没辜负师傅” ――“粤曲星腔”获推国家级“非遗” 唯一省级传承人李月友 李月友(张宇杰/摄) 李月友当年登台演出的粤剧造型 &n...
查看更多
广东吴川的民间“飘色”绝技
2009.08.21
广东吴川的民间“飘色”绝技 吴川漂色喜迎2008北京奥运会 广东湛江的吴川市的飘色、泥塑、花桥被誉为"吴川三绝",飘色乃“三绝”之首。吴川飘色由来已久,在明末清初时由广东番禺沙湾传入吴川。期...
查看更多
昆剧《十五贯》:一出戏救活一个剧种
2009.08.21
昆剧《十五贯》:一出戏救活一个剧种 《十五贯》剧照 历史档案:1956年,浙江昆剧团(原为浙江昆苏剧团)新编昆剧《十五贯》在北京演出,引起极大轰动,连演46场,观众达7万多人次,竟至出现“满城争说十五贯...
查看更多
北京传统景泰蓝工艺品 失守还是重生
2009.08.20
北京传统景泰蓝工艺品失守还是重生 早上8点,40多岁的张师傅骑着老式的二八自行车,来到他工作了20多年的单位门口。这是位于北京安定门外大街安乐林路,一座黄色长方形的6层水泥建筑,门口摆放着两只精美的景泰蓝狮子,还附有郭沫若先...
查看更多
藏戏,疼痛在传承的接力路上
2009.08.20
藏戏,疼痛在传承的接力路上 46岁的尼玛康珠进入藏剧团已经有29年了,获得“文化部优秀专家”、“第七届文化艺术节大奖”等称号的她,总是闲不下来,除了正常的演出和排练外,她经常主动手把手地指导新生代演员,在唱腔如何发声、动作如...
查看更多
救二人转如救火
2009.08.20
救二人转如救火 二人转培训班里的孩子们,每个人都要练手“绝活儿”。 (徐丹伟/摄) 编前话: 如今,传统二人转确实已难现往日辉煌,在现代生活节奏和娱乐方式的冲击下,根植于乡土的民间艺术二人转,正在离开...
查看更多
1
404
405
406
407
408
456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