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9-17   星期三   农历七月廿六   白露 白露
专题报道
2009.09.30
活着的原生态――白沙村彝族祭龙节   彝族不仅是崇尚火的民族,也是崇拜龙的民族。  四川会理县白沙村村民,至今还在延续着古老而又神奇的仪式――祭龙。  走进祭龙节,它将我们带回到早期的农耕岁月;感受祭龙节,我们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村民们跳起刚劲...
查看更多
2009.09.30
 烟花起兮木偶飞舞――药发木偶,源自宋代的烟花技艺药发木偶燃放情景 周尔禄和他的木偶   因为药发木偶的制作涉及火药,他的作坊曾经是公安机关的打击对象;  因为药发木偶的传承濒临断裂,这种民间工艺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查看更多
2009.09.29
滩头年画的故事      历史渊源    自唐末发明木版印刷以后,民间年画运应而生,经宋、元两代的发展,至明代已经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明末出现套印彩色年画,至清雍正、乾隆年间...
查看更多
2009.09.29
阳朔画扇的生存之道       月亮山、象鼻山、书童山、大榕树……桂林甲天下的一个个著名景点在尺幅不大的扇面上再现,扇子和阳朔结下了不解之缘。    说起画扇,福利人最熟...
查看更多
2009.09.29
南京云锦怎么卖出去?    南京云锦怎么卖出去,被称为“锦缎之最”的南京云锦,自从不做“龙袍”之后,就仅仅作为工艺品在生产。所以,云锦落入了“名气大,产业规模小”的困局之中。如何把云锦打造成一件真正的“商品”,并通过专业的销售网络...
查看更多
2009.09.29
斡尔族“哈尼卡”剪纸艺术      “哈尼卡”是达斡尔族语言,汉语译为“眼仁”也可以译为“玩偶”,指非常小巧的纸偶玩具。“哈尼卡”剪纸是达斡尔族具有代表性的民间文化,具有很高的保护、传承价值,已被列为我国非物质...
查看更多
2009.09.29
非物质文化遗产泥塑:古老艺术的现代出路       南北泥塑各具神韵     都是玩泥巴的手艺活儿,因地域文化的不同,南北及各地的泥塑也有不同的制作工艺和风格流派。在北方,清朝道光...
查看更多
2009.09.29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单田芳:艺术改革不能过头    “赵本山的刘老根大舞台很火,我也想开个评书大舞台。”今年,75岁的单田芳被文化部确认为第三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专门负责传承评书艺术。而同为传承人的赵本山最...
查看更多
2009.09.28
兰州鼓子:盛衰之间的非遗传承    兰州鼓子,有人说它以博采众长而生,以臻于完美而盛,以渐离生活而衰,这条漫长曲线将一如既往地延伸下去,只有开始,没有结束……  从一套丛书开始  四张超大的老板桌拼在一起,几乎占了整个办公室四分之...
查看更多
2009.09.28
农民画,现场看 《祖地情深》 《状元插金》 郭水根     第一次看到《龙海现代民间绘画》这本画册,蔡明辉很是激动了一阵子,那一张农民画《淋珠痞》,一个坐在凳子上的小孩,被一群小孩围着,一个大人往他头...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