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7-13 星期日 农历六月十九 小暑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服务平台
首页
资讯
专题报道
专题报道
年画上的杨柳青(魅力名镇)
2009.08.26
年画上的杨柳青(魅力名镇) 人民网记者 尹 婕 杨柳青年画代表作《连年有余》 资料图片 运河边的杨柳青镇 马婧婧摄 一双青筋暴...
查看更多
如何看待部分汉字“微调”
2009.08.26
如何看待部分汉字“微调” 日前,教育部就《通用规范汉字表》向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拟对“琴”、“亲”、“魅”等44个汉字的字形进行调整。此外,还恢复了51个异体字。此次征求意见将截至8月31日。 一...
查看更多
有情人“七夕”过节哪不妥? 该不该恪守传统?
2009.08.26
有情人“七夕”过节哪不妥? 该不该恪守传统? 8月25日,“七夕”即将来临,苏州民间艺人郑仙云夫妇展销其赶制的以双喜临门、鸳鸯戏荷、蝶恋花等浪漫爱情为主题的民俗传统剪纸。 王建中摄 &nbs...
查看更多
千古悠悠七夕节
2009.08.24
千古悠悠七夕节 农历七月七日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最早称为双星节、双七节,自汉代起称为七夕节、乞巧节,到唐宋时,又称为女儿节、少女节。从七夕节最早的称呼来看,其起源系由星名衍变而来。汉代以前,牛郎称“牵牛”,它与织女不过是银河两...
查看更多
我国文房四宝行业现状堪忧
2009.08.24
我国文房四宝行业现状堪忧 7月中旬,北京最热的时候。44位民间艺人走进北京人民大会堂,捧起鲜红的“中国文房四宝艺术大师”证书。他们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批获得国家级“大师”称号的文房用具制作人员。他们中多数人年龄已70开外,最大者已82岁。 中国文房...
查看更多
为申遗欠债2亿值么? 地方政府慎行
2009.08.24
“申遗热”请慎行为申遗欠债2亿值么? 地方政府慎行吕绍刚 2007年,贵州荔波和云南石林、重庆武隆捆绑成功申报“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为确保申遗成功,荔波县政府因此背负了2亿多元高额债务,目前遗产地保护正面临困境 如果不是因...
查看更多
景泰蓝工艺品 流光溢彩巧夺天工
2009.08.24
景泰蓝工艺品 流光溢彩巧夺天工 传统样式的景泰蓝花瓶上,菊、梅、牡丹的花式艳丽鲜亮;新款式的“石榴嘴”瓶,瓶口线条似石榴,透着娇俏又不失典雅;丰满敦实的日莹瓶则别有一番趣味:瓶身绘着垂髫的孩童,或捕蜻...
查看更多
市场不景气 谁来坚持雕竹?
2009.08.21
市场不景气 谁来坚持雕竹? 何华一大师和大女儿在雕竹 何华一是国家级竹工艺大师,搞了一辈子竹工艺。1915年,江安竹工艺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与五粮液齐夺金奖,名噪一时。近年,它又凭借厚重的文化底蕴和技师...
查看更多
“星腔后继有人,我没辜负师傅”
2009.08.21
“星腔后继有人,我没辜负师傅” ――“粤曲星腔”获推国家级“非遗” 唯一省级传承人李月友 李月友(张宇杰/摄) 李月友当年登台演出的粤剧造型 &n...
查看更多
广东吴川的民间“飘色”绝技
2009.08.21
广东吴川的民间“飘色”绝技 吴川漂色喜迎2008北京奥运会 广东湛江的吴川市的飘色、泥塑、花桥被誉为"吴川三绝",飘色乃“三绝”之首。吴川飘色由来已久,在明末清初时由广东番禺沙湾传入吴川。期...
查看更多
1
407
408
409
410
411
459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