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4-07-27   星期六   农历六月廿二   大暑 大暑
山西:稀有拳种“子母绵掌”后继乏人
作者:1087 创建时间:2008-07-01 16:11:00

山西:稀有拳种“子母绵掌”后继乏人

 

 

    明代,有一名拳师去世后,为应对仇家,其妻将拳法精华传给了独生儿子。而该拳法因有“母生子,子约母”的招式特点,后被称作了“子母绵掌”。

  清朝末期,灵丘县拳师的进一步发扬、创新,使“子母绵掌”更具有技击实用性。

  尽管作为稀有拳种,“子母绵掌”在我国武术界具有重要地位,却仍难走出后继乏人的困境,作为“子母绵拳”的继承人,山西省灵丘县郭富强开办了武术培训中心,希望这仪拳术得以传承,但习练者也不过寥寥数十人,而说得上精通“子母绵掌”者,到今天全国也只剩了郭富强一人。

  目前,灵丘县文体局通过挖掘整理,已拟将子母绵掌申报省级“非遗”保护名录。

  戚继光用绵掌打倭寇

  中华武术之所以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因为在其近2000年的发展和完善过程中,缔造和积累着极为深厚的文化底蕴。

  在中华武术中,绵掌的地位显得极为重要,包括太极绵掌、铁功绵掌、大雁气功绵掌等数种。流传在我省灵丘县的子母绵掌,属于武当派形意门拳系,同属绵掌支系。

  在冷兵器时代,绵掌同其他形式的武术一样,不仅运用于强身健体,更是保家卫国、疆场杀敌的重要手段。

  明朝抗倭英雄戚继光在我国东南沿海与数万倭寇激战了数年,立下了不世之功。这些倭寇由日本浪人和中国海盗组成,使用的功夫也包括日本忍术和中国大量的、门类繁多的武术。当时的激斗,最实用的最直接的拳术往往可以最有效地杀伤敌人,而摆架子、走套路则往往事倍功半。

  经过数年战争的实践,戚继光在他所著的《孔政新书》中的《拳经捷要篇》中说:“诸多刚猛的战法,实不如绵掌短打来的实用”。“与有些拳法大开大合,刚猛有力不同的是,绵掌注重贴身搏击,力引而不发,发则一招制敌。”灵丘县武术培训中心主任郭富强说。

  慈母弱子创“子母绵掌”

  专家分析,子母绵掌源于绵掌,但确切的源流无法考证。但从戚继光的记述来看,绵掌的起源应该在宋、元时代,在明朝得以完善并开始普及到老百姓。

  在旧时代,武术的传承一般都是口口相授,徒弟收的也少,甚至传儿不传女儿等等,使一些稀有绝技难以形成文字。

  明代嘉靖年间的浙江温州人张松溪,从张三丰拳系中学到了以柔克刚的内家拳法。此拳法后由江南一无名拳师传承发展,拳师将拳法又传于妻子。

  拳师离世后,其妻为了应对仇家,将拳法中的精华,也就是最有效、最直接的可以攻击敌人和防守的招数传授给年龄还幼小的独子。又因为这种拳法招式分左右攻防,手法阴阳结合,刚柔相济,更取“母生子、子约母”之说,取名为“子母绵掌”。

  “子母绵掌”入灵丘

  将“子母绵掌”传入灵丘的是镖师郭凤鸣。郭凤鸣是河北沧州人,生于道光二十六年(1847年)。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郭凤呜因误伤人命,被迫逃至山西晋南一带,以保镖、授徒为生。辗转之后,他留居在灵丘共17年。

  在这17年间,郭凤鸣将“子母绵掌”悉数传授给了灵丘人李生梅。李生梅15岁随拳师刘福安习武,后又得到包括郭凤鸣等多位名师授艺。李生梅18岁赴广灵县赶考,中了武科优等,就留在广灵县衙任职。任职不到一年,酷爱武术的李生梅辞去“公职”回到灵丘,开始设场授徒。

  善心偶得“子母绵掌”

  另一位通晓“子母绵掌”的是灵丘跃子沟村人范瑞。民国初年,范瑞偶得机缘,他在县城“义顺城客栈”做账房先生时,救助了一位落难重病的通晓子母绵掌的武师,在他悉心照料下,武师逐渐康复。病好后,武师为了感谢他的救命之恩,将“子母绵掌”倾心传授,成就了一段佳话。这时的范瑞可以说是“文武双全”了。

  “七?七事变”后,范瑞毅然出走绥远,并将“子母绵掌”杀敌功传授给傅作义将军的部下军官,在抗击日寇中发挥了不小的作用。

  在李生梅和范瑞时代,“子母绵掌”实用的拳术更倾向于散打。

  子母绵掌不断创新

  解放后,灵丘县里的这两位武术家会面了。二人倾一生所学,在原子母绵掌的基础上进行充实完善,连贯单手动作,汇编为一个完整拳套,形成了纯粹的灵丘子母绵掌。二人共同编写了《新子母绵掌》一书,第一次将口口相传的子母绵掌落在了纸上。

  灵丘子母绵掌步法取蛇形,并结合鹞形,多用暗手伤人。拳法中有掌法12种,肘法4种以及胯法、膝法和腿法。“子母绵掌”内蓄刚劲,外示轻柔,绵里藏针。

  范瑞晚年,徒弟范品从机枪连发中感悟到子母绵掌新用法,将原“搭手成功”变化为搭手后窜步紧逼,连发猛击,使该拳法更加完善。

  两代痴心人坚守近百年

  灵丘子母绵掌的主要代表人物除了李生梅、范瑞、范品,另外还有孟元文、石录、李起雨、梁春霆、郭富强等。

  李起雨痴迷子母绵掌,终身没有娶妻,91岁时去世。他在灵丘招徒弟很多,打下了子母绵掌在灵丘传承的基础。梁春霆是一名教师,后任灵丘中学校长,他刻苦专研子母绵掌,编写了《子母绵掌》一书,于1988年出版。

  而今年36岁的郭富强则在灵丘县开办了武术培训中心,主要教授的就是“子母绵掌”。

  仅有的传承人苦苦“守候”

  郭富强今年36岁,系灵丘县文体局工会主席,也是“子母绵掌”在灵丘唯一一个精通者和传承人。

  郭富强的师傅是李起雨,而李起雨的师傅正是李生梅。

  郭富强9岁就拜李起雨为师,开始习练“子母绵掌”。小时候的郭富强身体较单薄,其父母的初衷是让他通过习练子母绵掌来强身健体。没想到,郭富强与子母绵掌的缘分经过了27年后,依旧痴心不改。

  郭富强高中毕业后又学了几年武术后进入灵丘县文体局工作。30岁时开始创办武术培训中心。6月12日,记者在灵丘见到了这位子母绵掌的传承人。

  “灵丘子母绵掌是几代人悉心研究,痴心不改而流传下来的。”面对记者,他谦虚而又低调。他说:“旧社会武术教师比较保守,武技不轻易传人,包括灵丘子母绵掌,精通的人已经寥寥无几了,如果不是师傅和师祖两代人精心保护,到今天只怕是早已失传了!”

  现在,郭富强就是潜下心来,专门教授培训中心的20多名学员。这些学员大都是喜欢武术的学生,每天下午6点多放学后,就在他的培训中心学习子母绵掌。

  “我最担心的就是子母绵掌今后没有传承人,虽然目前有学员来习练,但培养一些能够将子母绵掌发扬光大,不断发展成为有影响的拳法的人才很难。”他告诉记者,“学拳容易,精通则难,创新更难。”

  郭富强的培训中心条件一般,二百平方米左右的场地有13间小平房,分别用来做办公室和练功房。院子中间是一片40多平方米的场地,黄土铺垫用作室外练功场。

  为了适应新时代“子母绵掌”的发展,经过数年研究,郭富强尝试将“子母绵掌”演化为一种可以参加武术竞赛和表演的套路,以使灵丘“子母绵掌”得到社会和武术界的进一步了解和认可。同时,还要最大限度的保留“子母绵掌”的技击性。

  就在采访结束时,记者获悉,灵丘县文体局在大同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中,利用近一年时间发掘和保护“子母绵掌”,已开始逐级向大同市和省里进行申报。

(来源:中国新闻网/作者:吕汉富)

(编辑:王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