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正仁:昆曲要时尚,不要时髦
《长生殿》来京,蔡正仁(左)将演唐明皇。本报记者 孙纯霞 摄
1954年,蔡正仁、计镇华等60个十二三岁的孩子走进上海戏曲学校,成为新中国培养的第一批昆曲传人。如今,《长生殿》、《牡丹亭》的演出,已被其他传统戏剧院团视为一个信号:传统戏剧能在现代社会焕发新活力。4月30日,年近七十的蔡正仁将携全本昆曲《长生殿》,在保利剧院连演4天。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蔡正仁高兴地谈起了昆曲观众的年轻化、高学历化。
昆曲又开始俘获年轻人
新京报:此次由你领衔主演的《长生殿》号称“300年来首次全本演出”。我们知道全本《长生殿》有50本,你们演的是其中43本,出入主要在哪?
蔡正仁:其实准确的说法是“300年来首次最完整呈现”。没选上的7本,主要是那些与整个剧情关联比较次要的。比如《献饭》一本,主要讲唐明皇逃难时遇见一老头。老头献上一碗饭。对唐明皇来说,遇难时的一碗饭抵过平日里的山珍海味。而这老头也乘机献箴言。43本的内容已经太长了,不得不做这样的删减。
新京报:昆曲素有南昆北昆之分,此次南昆来北京会否有水土不服。针对北上,是否也会做些相应改动?
蔡正仁:昆曲发源于南方,以南昆为正宗。此后流传至北京、河北一带,与北方风俗习惯结合后,形成了北昆。两者确实存在风格不同的区别。北昆比较粗犷。不过现在随着时代的发展,南昆和北昆之间的区别在缩小。毕竟两者的交流多了。此次我们来北京演出,只会扩大昆曲爱好者的队伍。再者,在我们的演出阵容中,也有北昆的代表。杨贵妃的扮演者之一魏春荣,就是北方昆曲剧院的。
这次来京演出基本不会做什么改动。但听取此前上海观众的意见,演员表演上会做些完善。
新京报:你从事昆曲艺术近60年,近两年昆曲演出有没有什么变化?
蔡正仁:去年全本《长生殿》在上海演出时,我们发了1600份问卷,然后进行综合分析,得出的数据很震撼人心:看《长生殿》的观众中,19-30岁的,占了66.7%。并且观众群中大专学历以上的占91%。我们都知道,一个剧种有没有发展前景,只要去观众席看一下观众的年龄构成就行。过去我们有过惨痛的教训,昆曲衰弱了200多年,就是因为失去了观众,尤其是年轻观众,而现在昆曲又开始“俘获”年轻人。
新京报:这种变化是偶然现象吗?会不会是被“300年首次全本演出”吸引?
蔡正仁:不是偶然现象。上海昆剧团光《长生殿》就有3个版本,有演一个晚上的,也有三个晚上的。无论哪一个版本的演出,都是客满。这七八年时间里,昆曲被列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引起了各方重视。这几年的演出经验告诉我们,只要搞出好戏,年轻观众就喜欢看。当然,同时也要培养出好的中青年演员。我有个展望,随着经济的发展,文化也会随之发展,因此昆曲的发展趋势会越来越好。
有些电视剧节奏也很慢
新京报:前不久,成都川剧院声称,现代舞台声光电的应用值得传统戏剧学习。但也有人认为,昆曲要“原汁原味”。
蔡正仁:什么叫原汁原味,真的有一成不变的艺术吗?当年我跟俞振飞老师学昆曲,从小就跟着,学了几十年。大家也公认我是俞的传人。但是我在舞台上的一举一动都与俞振飞一模一样吗?我不承认。我叫蔡正仁,而不是俞振飞。要知道昆曲是活的艺术,之所以列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就是因为它是传承于不同人的身上。必须要有自己的理解、体会。
现代舞台只要不喧宾夺主就可以了。我还是那个观点,不是越简单、越古老的就是昆曲。昆曲不是意味着必须停留在1699年。那是过去的昆剧,太脱离民众了。我看昆剧发展历史,演员经常自以为是,自封老大,由此逐渐脱离群众。这是昆曲衰弱的主要原因。现在我们该吸取教训,向好的艺术形式学习。当然这不是时髦,而是时尚。
新京报:时髦和时尚的昆曲区别在哪儿?
蔡正仁:时尚是时代的风尚,是绝大多数都承认,也习惯了的。而时髦则是流行于一时、一地。风一过就过去了。时髦是不可取的。
新京报:能举个昆曲时尚化的例子吗?
蔡正仁:当年《长生殿》连演10天10夜,而现在我们连演4晚,每场不超过2个半小时,这就是时尚的需要。现代人生活喜欢快节奏,而昆曲确实有慢的地方,毕竟在表达人的内心时不能快。不过在有些地方,昆曲也在提速。我还想说的是,我也看现在的时髦电视剧,发现有些节奏也是很慢的。当然好的艺术不能以快、慢来衡量,而是适当地表现艺术内涵。
新京报:你刚才提到消费和艺术欣赏。打出“精英式生存”口号的厅堂版《牡丹亭》,似乎要让欣赏也变成一种身份的消费?
蔡正仁:我没看过厅堂版《牡丹亭》,但与厅堂版总监制谈过。他们就是要选择很年轻的演员,在艺术表演上都不很成熟,只要能完成任务就行了。他们的目标就是让观众身临其境,到这儿来消费。我觉得这种形式的昆曲也可以有,毕竟我们要允许各种形式存在啊。只要结构、剧情尊重原著就行。
(来源:光明网)
(编辑:王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