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4-12-09   星期一   农历冬月初九   大雪 大雪
非遗助力健康生活:太极拳(北京市)
来源: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作者: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创建时间:2020-06-12 13:23:00

编者按:6月13日是2020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以下简称“遗产日”)。今年遗产日非遗宣传活动的主题为“非遗传承  健康生活”,重点围绕传统体育、传统医药和餐饮非遗项目,开展非遗宣传传播等活动,普及非遗知识,宣传健康生活理念,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

为响应这一主题,中国非遗保护中心聚焦相关非遗门类,推出系列原创报道,通过整理非遗数据、普及项目知识、推介学术读物,展现传统体育、传统医药、餐饮类非遗项目对中国人健康身心的塑造及其历史与当代价值。在我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取得重大战略成果的当下,让我们一起,关注中国人有关自然、生命、健康与生活的智慧和实践。

from clipboard

太极粘杆技术演示

太极拳是中国传统拳术的一种,群众基础广泛,流派众多。吴式太极拳创始人——满族人全佑是晚清时期北京大兴人。吴式太极拳的奠基、定型、发展都是在北京大兴完成的。吴式太极拳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它融合哲学、医学、兵法、养生等多种思想而形成,集文化、养生、技击于一身,对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有着重要意义。

历史渊源

吴式太极拳是在杨式太极拳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个重要流派。19世纪末,满族人全佑在端王府先后师从杨露禅及其子杨班候学练大、小架式太极拳,为吴式太极拳的定型奠定了基础。1902年全佑逝世之后,其弟子王茂斋、其子吴鉴泉等一起经过多年苦练研磨和实战印证,逐步形成了具有独特风格特色的吴式太极拳。1928年,吴鉴泉应邀南下上海传拳,王茂斋在北京继续发展。在长期的教拳实践中,又各有发展,形成了“南吴北王”两大派系。

基本内容

吴式太极拳在运动外形上与其他太极拳一样,以松、柔、圆、缓、匀为特点,要求动作安稳、舒展、轻松、柔和、缓慢、均匀。同时,吴式太极拳有又自己的特征。

吴式太极拳主要拳术套路有:茂斋老架八十三式,杨禹廷式八十三式,王培生式三十七式、十六式,乾坤戊己功,祛病健身小功法等。主要推手练法有:单人平圆打轮练法、单人立圆打轮练法、双人平圆打轮练法、双人立圆打轮练法、双人四正推手练法、双人四隅推手练法、大捋即太极八法综合练法、烂采花、太极散手等。主要器械套路有:吴式太极刀、吴式太极剑、吴式太极枪、太极粘杆等。此外,还有太极桩功、太极内功等。

from clipboard

张全亮请教王培生吴式太极拳推手技术

1993年出版的《中国太极拳剑竞赛规则》将吴式太极拳的风格特征规定为:轻静柔化,紧凑舒伸,川字步型,斜中寓正。张全亮先生经过多年苦练研磨又将北派吴式太极拳的规范特征概括为十四句歌诀:

端庄平稳,气度开阔。

单腿负重,川字步行。

虚实分清,交叉相助。

立圆为主,紧凑舒伸。

轻静柔化,伺机而动。

按窍运身,如水洇沙。

行云流水,纯以意行。

诗情画意,三才相通。

价值意义

吴式太极拳具有多方面的价值意义。首先是健身价值,吴式太极拳具有祛病强身、防身抗暴的功能,其运动规律、健身原理、技击技术符合哲学、力学、生理学、心理学、医学等方面的原理,是科学的健身方法。其次是艺术价值,吴式太极拳具有新颖独特的风格,动作细腻柔缓、轻静自如、连贯舒缓,势如行云流水,体态优美,与众多的艺术相通相融。再次是社会价值,吴式太极拳文化内涵丰富,富含哲理,可提高习拳者的内在精神文化涵养。


from clipboard

太极拳晨练


保护传承

2014年11月,吴式太极拳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以此为契机,吴式太极拳的保护和传承工作得到了更有效的推进。目前,吴式太极拳项目保护单位在挖掘整理资料、成立研究会、创办武术文化网、开展比赛与交流活动、开设培训班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同时,相关机构也在采取相应措施,进一步加强人才培养,加大宣传力度,促进吴式太极拳的保护与传承。

编辑:chenm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