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4-03-28   星期四   农历二月十九   
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凝聚精神力量 讲好中国故事
来源:中国文化报 作者:翟群 创建时间:2022-06-28 10:08:00

构建黄河国家文化公园文化价值体系 描绘好中华文明的脉络图谱

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先民最早繁衍生息的地区之一。先民在这里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也滋养了辉煌灿烂的精神文明,历史的沉淀使其逐渐融入中华民族的血液,内化为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基因,塑造了中华民族基本的性格特质。河南省委党校科技文化教研部教授张祝平认为,通过黄河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能够系统展现黄河文化在中华文化中的根源性特征和主干性地位,是对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黄河文化是中华文化根和魂”的生动诠释,让国人感受到黄河文化的千年延续,感知到黄河流域是中华文化的渊薮之地、共筑中华民族的精神之基。

从旧石器时代的许家窑遗址、丁村遗址、下川遗址等,到新石器时代早期的裴李岗遗址、中期的仰韶遗址、晚期的庙底沟遗址等,再到三代的二里头、郑州商城、殷墟、湖北盘龙城、郑韩故城、曲阜鲁国故城等,黄河两岸灿若星辰的遗址不仅见证了中华民族历史进程的重要节点,也承载了中国古代文明的记忆与成就。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正是以重要的考古遗址及其背景环境为依托,集遗址保护、研究、游赏、教育等多重功能为一体的特定公共空间。目前,正式命名和已立项的遗址公园已达百余处,涉及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重点遗址的有浙江良渚遗址、山西陶寺遗址、陕西石峁遗址、河南二里头遗址等中心都邑性遗址。其中,山西陶寺遗址、陕西石峁遗址、河南二里头遗址等都是黄河流域范围内的重要遗存代表,在研究黄河文明中占据重要位置。这些遗存的保护与利用对黄河国家文化公园文化价值体系的研究确立是不可或缺的。”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博士董好认为。

陶寺遗址位于山西襄汾陶寺村,为黄河中游地区龙山文化的典型遗址,其年代为公元前2300年至公元前1900年之间,同类型遗址在晋西南汾河下游和浍河流域已发现70余处。其中,陶寺遗址是规模最大的一处,具备都邑性遗址的特征,有学者认为此处为尧都所在,是最早的“中国”。通过对所出遗物遗存的研究,种种迹象表明当时的陶寺遗址已进入文明阶段,具备文明起源形成的标志。

石峁遗址位于陕西榆林市,地处陕北黄土高原的北部边缘地区,是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晚期至夏代早期的重要遗存。石峁石城分为外城和内城,内城墙体残长2000米,面积约235万平方米;外城墙体残长2840千米,面积约425万平方米。其规模远大于年代相近的良渚遗址、陶寺遗址等已知城址,为已知史前城址中最大的一个。通过多年发掘与研究认定,该处遗址应为黄河中游地区龙山晚期至夏代早期的一个超大型中心聚落。

二里头遗址位于河南偃师,为夏代中晚期的都邑性遗存,是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中的重要遗址,在夏、商、周三代考古中占据关键地位,以其为代表的二里头文化是探索夏文化以及夏商分解的关键研究对象。这个时期,社会已由之前的多元邦国时代逐步向王权制国家转化,是整个东亚大陆最早的广域王权国家。在二里头遗址中出现众多目前已知的“中国最早”,如最早的宫城、最早的“井”形大道城市干道网、最早的中轴线、最早的官营手工业作坊区、最早的礼器群等,整个遗址呈现明显的王朝气象。

“此上3处都邑类遗存是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中黄河流域内的核心遗址,也是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想更好地进行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对以陶寺、二里头、石峁遗址为代表的核心遗存进行深入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董好表示。

推进黄河文化遗产的系统保护 守好老祖宗留下的宝贵遗产

黄河身处中华文明滥觞之地,黄河国家文化公园一方面可以投射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融合演变脉络,成为中华文明数千年发展延续不断的历史见证,坚定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另一方面可以针对古代先民遗留下来的多重文化财产,即物质层面的古代遗物、遗址和遗迹和非物质层面的思想传统、风俗习惯进行展示和传承,充分体现古代先民无与伦比的创造性、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观,以及社会治理的先进思想。在经历了岁月洗礼后,黄河文化凝结出许多代表中华文明的文化遗产,它们既体现了中华文明在历史文化、科学技术、艺术成就等方面取得的伟大成就,也是中华文明起源发展过程中不断融合、碰撞、裂变的关键历史节点的重要见证。河南省社会科学院2021年度创新工程重点项目“黄河文化的民族品格与时代价值研究”指出,通过建设黄河文化公园,不仅有助于实现对黄河文化遗产的普查整理与梳理分类,更有益于加强黄河文化遗产保护的顶层设计,做好其分区规划布局、连片整体利用、创新文旅融合路径等指导工作,真正实现对黄河文化遗产的系统保护。

在黄河国家文化公园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彭岚嘉看来,黄河文化历史悠久、资源丰富、体量庞大,是中华根脉文化,保护和传承黄河流域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首先要坚持重点保护、活态传承的原则。按照文化遗产保护“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推进黄河文化的系统保护和传承。保护黄河流域的物质文化遗产范围,包括黄河流域的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等,同时要抢救濒危物质文化遗产尤其是黄河水文化遗产,传承活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进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重要遗产以及标识黄河文化特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黄河流域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统保护和发展,也有赖于良好的黄河文化生态构建,实现流域与区域的良性互动。”彭岚嘉认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首次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黄河生态系统是一个有机整体,要充分考虑上、中、下游的差异和需求。生态保护不仅是对自然生态的关注,更应当重视文化生态的保护与重建。他建议,应设立黄河流域文化传承保护专项基金,用于黄河流域文化遗产保护、公共文化服务和旅游公共服务建设、黄河文化品牌打造、知识产权保护,支持黄河沿线文化产业和旅游业项目。

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 讲好中国文化故事

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要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讲好“黄河故事”,更好发挥黄河文化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祁述裕认为,要做到这一点,重点需做好加强对黄河资源的发掘和整理、塑造黄河文化形象、重视IP开发三项工作。

在加强对黄河国家文化公园文化资源的发掘和整理方面,首先,要深刻理解黄河文化思想内涵。加快对文化资源进行统计、分类、评估、统筹。围绕重要遗址遗迹、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和街区等,制定科学、严格、公平的遴选标准和认定程序。其次,重视重要人物、重大事件思想内涵的发掘和展示。黄河文化思想内涵不仅体现在历史遗址和文物中,也体现在历史人物和重大事件中。以唐代著名历史人物玄奘为例。玄奘出生于河南洛阳,在佛学、哲学、国际关系等众多领域作出了杰出贡献,具有巨大的国际影响力。玄奘的经历就充分体现了黄河文化兼收并蓄、开放包容、勇于开拓、百折不挠的思想品格。最后,还应重视对无形文化资源思想内涵的开发和利用。“如《史记》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伟大的纪传体通史,陕西韩城是《史记》作者——司马迁的故乡。利用数字技术和信息技术,形象、直观地展示《史记》的丰富内涵和壮阔的历史画面,有助于提高人们对黄河文化的认知,提升文化资源的价值阐述与影响力。”祁述裕说。

“文化形象是国家和地区重要的文化资本。建设国家文化公园需要发掘和打造识别度高、具有市场吸引力的标识和品牌系统,塑造新时代黄河文化形象,增加公众对黄河的认知度和亲近感。包括发掘黄河文化标识、加强黄河文化品牌建设、科学开展形象传播等。”祁述裕表示,IP开发是将文化资本的潜在价值转变为市场价值的重要途径,也是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重要内容。他介绍,2021年,河南省采取全球招标的方式,依托黄帝文化、河洛文化、仰韶文化、中华龙文化、鲤鱼吉祥文化、镇河铁牛6个文化符号,开发出6个卡通形象作为黄河吉祥物,这6个卡通形象分别是黄小轩、河小洛、宁小陶、天小龙、夏小鲤、平小牛的卡通形象构成。有关部门还将围绕这6个卡通形象开发更多文化产品。

彭岚嘉认为,要充分利用丰富的文化资源,打造黄河文化产业发展廊道,重点要支持在黄河九省区建设若干黄河文化产业集聚区,形成东、中、西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的黄河文化产业发展廊道,提高黄河文化产品生产能力和黄河文化服务质量,实现黄河文化生产要素的快速聚集和高效组合;重视黄河文化创意力和黄河文化生产力的形成,积极推进黄河文化创意产业成为黄河文化产业发展的主导方向,积极促进黄河文化创新和业态更新,抢占黄河文化产业发展的制高点,努力把黄河文化的资源优势转化为黄河文化的产业优势。

“历史上黄河文化曾经为世界文明发展作出过积极贡献,在新的历史时期更需要黄河文化的国际性传播,黄河文化的传播实际上也是中华文明的传播。”彭岚嘉建议,要充分利用现有的多种媒体,通过多种渠道向世界传播黄河文化,包括举办各类黄河文化论坛、黄河文化周和黄河文化节庆活动;拍摄以黄河为题材的专题片、影视剧;恢复寻根祭河等黄河民俗,开展文化艺术体验、民俗物产展销、黄河美食博览、黄河手工制作等活动,传播弘扬黄河文化,激励社会各界为黄河文化对外传播贡献力量。

编辑:孙秋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