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4-10-12   星期六   农历九月初十    寒露 寒露
非遗传承人和他们的苗绣“理想国”
来源:贵州日报天眼新闻 创建时间:2023-05-04 22:15:00

苗绣被称为穿在身上的“无字史诗”、中国服饰史上的“活标本”,它就像裹着神秘面纱的女子,承载着几千年的文化沉淀。有多少人捏着绣针安静地美丽着呢?不得而知。他们的执着汇聚在一起,将非遗的生命之树呈现在大众面前。

一刻不停地往“理想国”中注入自己这一脉潺潺流动的血液,他们就像是时光里的生命之花,让大众透过苗绣看到东方的世界美、东方的传统美、东方的时尚美。

苗绣图案上的花鸟虫鱼、飞禽走兽都蕴含着特殊意义

带着苗绣走遍千山万水的奶奶有了接班人

“这批蜡染笔记本准备寄往浙江、安徽等地。”4月中旬,在台江县萃文街仰黎苗族织绣工艺坊,潘玉珍正和二女儿张艳梅忙着将线上店铺苗绣订单打包发货,塑封、装袋、封口。老人动作麻利,完全不亚于年轻人。

潘玉珍在帮忙为淘宝客户打包产品发货

潘玉珍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苗族刺绣传承人,今年已有77岁,个子娇小,却精明能干。就是这样一位普通的苗族阿婆,曾经走过十几个国家的T台。

潘玉珍与二女儿共同运营的线上店铺——仰黎坊苗族植物染文创空间,主要售卖苗族刺绣、苗族织锦、蓝染文创产品等。素雅的蜡染布下,一张用凳子和木板简易搭起的小圆桌,就是日常发货的地方。

“以前没在线上售卖,主要是在北京潘家园开门面,同时到各个国家和地区参展售卖苗绣产品,穿着自己手工做的绣衣在T台走来走去,他们特别喜欢苗绣。”说起国外走秀的经历,潘玉珍滔滔不绝,往事历历在目。

“小时候妈妈教我一些复杂的苗绣技艺,我学两三天就基本会了。”潘玉珍自幼随母亲学习挑花、劈丝刺绣、织锦,染、织、绣全能。

“谁绣花绣得好就可以到北京去展示。”潘玉珍听村里长辈这样说,年仅11岁的潘玉珍从那个时候开始便有了学好苗绣、走向北京的理想。

自此,她一门心思扑在苗绣上,连闲暇时间也在苦练绣花。遗憾的是,她虽没通过绣好花获得去北京的机会,却成了当地有名的“刺绣能手”。

1994年,潘玉珍创办台江县民族民间服饰织锦工艺厂,带动当地留守妇女从事刺绣加工,把各色彩线幻化成美轮美奂的刺绣艺术品。

为寻找销路,潘玉珍常年一个人挑着扁担坐火车,在外四处奔波,雇佣的绣娘从开始的五六名发展到二三十名。

1997年,经朋友介绍,潘玉珍到北京潘家园支了一个摊位开始售卖苗绣产品,实现了自己把苗绣带到首都北京的梦想。

早在1976年,一次偶然的机会,潘玉珍来到北京颐和园,遇到几名外国友人,对她身上苗族服饰十分感兴趣,并表示要出高价购买。这让潘玉珍感受到苗绣具有极强国际吸引力,萌发了要将苗绣带入国际视野的念头。

潘玉珍的苗绣服饰刺绣

2000年12月,潘玉珍受到邀请远赴新加坡参加第八届春城洋溢华夏情艺术展,这是潘玉珍第一次带着苗绣走出国门、走上T台,“这也是我第一次在他乡过春节,那年我54岁。”

“台子高高的,两边坐了好多人,都在看我,特别紧张。”说起自己第一次T台秀,潘玉珍笑得合不拢嘴,虽然紧张又害怕,但想着自己代表苗族、代表中国,她还是面带微笑从容走上T台。

“第一次妈妈带着苗绣出国时,我年纪还小,当时我觉得妈妈好厉害,不仅将我们的苗绣宣传出去,还给那些绣娘们带来收益,这也坚定了我继续学习苗绣的心。”张艳梅告诉记者。

新加坡、法国、美国、英国……潘玉珍带着苗绣走在了更多国家的T台上。

2006年,在国际友人介绍下,某国际民间艺术组织找到潘玉珍,邀请她到美国参加一年一度的国际民间艺术展,并表示如果潘玉珍在展上苗绣销量高,以后每年都邀请她。

为打消潘玉珍的顾虑,对面表示将承包潘玉珍一行人第一次参展的所有费用。潘玉珍不负众望,一天半时间共销售近40万元的苗绣产品。

从2006年至2016年,十年里,潘玉珍每年都收到参展邀请,带给绣娘们的收益只增不减,她走在T台上的步子也越来越稳。

“苗绣不仅仅是挑花、劈丝、刺绣、织锦的技术,你看这裙上绣的黄、蓝横道象征黄河、长江,方格挑花象征田园、山川,在绣衣的图案语言里,记录着苗族先民的历史,靠的是一代一代人手口相传。”潘玉珍摆弄着手里的绣片,这陪伴了她近乎一生的苗绣,上面的一针一线都是用心血绣染出的民族情结。

潘玉珍有6个外孙女,当她们学习不忙时,潘玉珍都会教她们苗绣。“最大的一个已经19岁,目前在外地读书,她不仅学习好,学起苗绣来也很聪明。最小的外孙女才两岁多,古灵精怪,等她长大点,也要教授她苗绣。”

传统苗绣传承困难重重,从潘玉珍去北京潘家园开始,她就感受到,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有很多人对苗族服饰很喜爱,这给她继续将苗绣传承下去增强了信心。

潘玉珍大女儿张红英告诉记者,每个苗族支系穿的服装都代表一种语言,以前思维比较保守,坚持苗族服饰传统绝不改变。

随着对外界市场了解的增多,潘玉珍思维更开放了,她认为,如果苗绣要走得更远,既要坚守原汁原味的苗族刺绣文化,也要在坚守中创新,积极探索苗族刺绣与现代服饰的融合发展之道。

1999年,潘玉珍将工艺厂交给二女儿张艳梅,并取名“仰黎苗族织绣工艺坊”。张艳梅虽然身有残疾,但是苗绣技艺是三姐妹中最好的,做起事来也有潘玉珍那股冲劲。她认为,大面积的苗绣创作需要的工期很长,不仅没有办法适应现代消费的需要,还会影响苗绣文化的传播进程。

于是,她考虑将蝴蝶妈妈、竹子的故事以及更多带有吉祥寓意的苗绣纹案小面积运用到现代服饰上,并把传统刺绣、织锦、蓝染纹样等运用到服饰和文旅产品中,提高苗绣产品产出效率,让年轻人了解并且接受。“更多绣娘们在妈妈的鼓励下参与进来,我也坚持像妈妈一样做苗绣传承人,决心把苗绣推得更远。”张艳梅说。

文化传承也有“黑科技”加持

四月的乌江寨,细雨密织,云雾腾起。青色石阶旁,古朴院落内,光影、线条、色彩于白布上交织,勾勒出苗家少女曼妙身姿。

正值2023贵州非遗季“璀璨乌江寨,非遗嘉年华”活动期间,贵州民族大学向艳丽教授及其团队受邀来到活动现场。

展区里,团队成员张晨曦向前来体验的游客们详尽地介绍着团队的研发成果,也娓娓道来一场民族文化与科学技术的奇妙结合。

“贵州是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有着数不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但受地域条件或是传播途径的限制,这些宝藏只能‘藏在闺中’,不为人知。”

看到这一现状,同样是少数民族的团队创始人向艳丽便一直在思考:如何才能让世界看到贵州?于是,她开始尝试以数字技术为途径保护和传承非遗文化。

2019年,由向艳丽主持,贵州民族大学申报的传播交流推广平台建设项目“贵州世居少数民族艺术大数据可视化网络传播平台建设”,获得国家艺术基金年度资助,成为贵州高校首个获得国家艺术基金资助的传播推广类新媒体项目。

以“科技连接民族艺术,让世界看见多彩贵州”为宗旨,向艳丽带着团队对贵州非遗文化、传统文化数字化进行了大量数据积累和作品创作,耗时数年,形成一个具备较大规模的贵州少数民族三维可交互民族数据库,并基于该数据库研发了一系列的衍生产品及应用。

“展区里展示的有非遗AR文创、贵州首个民族非遗数字人体验官等产品及应用场景,现在电脑上正在演示的是苗绣虚拟实验课。根据左边的步骤提示,任何人都能通过操作鼠标来了解和学习苗绣。目前网页的使用人数已有好几万人,主要是来自艺术设计、服装设计等专业的高校学生。”

登录“智慧树”网页,在搜索栏输入“苗绣”,唯一一条显示的相关结果即是向艳丽及其团队研发的苗绣传统工艺设计与创新应用。应用将苗绣背景、图案寓意、针法技艺等融入游戏闯关形式当中,让苗绣爱好者在为模特“一键换装”的同时,又能了解苗绣这本“穿在身上的史书”。

民族文化的多彩烂漫,科学技术的精密严谨,于避世仙境般的乌江寨相遇,将过去与未来连接,隐秘地攒动着一场时代的革新。

4月21日晚,由花溪区举办的“秀美花溪 溪山春兴——2023花溪非遗文化主题时尚秀”在花溪公园乡贤里隆重举行。

花溪举办非遗时尚秀

将传统与时尚融合,用听觉、视觉、触觉去感知花溪苗绣之美,让古老的花溪苗绣在现代社会中焕发生机。

贵州省民族民间文化保护促进会名誉会长,研究馆员,贵州省非物质文化保护专家委员会副主任谢彬如作了精彩的文化推介:“今天花溪区举办的非遗时尚秀活动,将苗绣的历史和现实进行链接,让苗绣传统文化‘活起来’,真正融入日常生活,同时也将苗绣融入现代生活、展现当代价值,让苗绣艺术‘潮起来’,为时尚注入新活力。将传统与时尚融合,用听觉、视觉、触觉去感知花溪苗绣之美,让古老的花溪苗绣在现代社会中焕发生机。相信通过这样的展示,让广大市民朋友认知我们共同拥有的优秀传统文化。”

在不同的地方绣同样的时光

贵州路腊,一个美丽的古村落。

这里群山合围,古树参天,星罗棋布的荷塘与历史悠久的杨家古巷相依相连,形成了古村落独特的风貌。

穿过狭长的巷道来到古井旁,一位身着苗族服饰的绣娘正坐在古井石阶上用牙刷和井水轻轻地冲刷着一枚阔叶的表质层。

“快看!这就是用来制作叶脉绣的肌底。”一张色泽透亮,薄如蝉翼,脉络清晰的叶片肌底渐渐呈现在眼帘。

贵州黔绣非遗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杨丽是贵州苗绣非遗传承人、叶脉绣创始人,为推动非遗传承,促进苗绣产业化、品牌化发展,杨丽在相关部门的支持下于去年将黔绣产业项目生产基地的选址,落户在碧江区云场坪镇路腊村。

贵州苗绣非遗传承人、叶脉绣创始人杨丽

叶脉绣是“黔绣”系列核心刺绣艺术品之一,是以树叶为载体,以传统刺绣衬托出叶脉美的刺绣工艺品。其中梵净叶绣系列作品曾荣获2011年贵州省“两赛一会”特等奖;2012年贵州凯里“第一届中国银饰刺绣博览会”金奖等多项殊荣。

“制作叶脉绣的叶片必须选用即将掉落的阔叶,然后经过清洗、脱水、浸泡、蒸煮等30余道工序才能得到一片可以用来刺绣的叶片肌底,由于工序复杂繁琐,良品率较低,因此‘叶脉绣’艺术品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和艺术价值。”杨丽表示,路腊村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将黔绣产业项目研发基地落户路腊村,不仅可以盘活村寨周围的闲置资源,为当地村民提供就业岗位,还能唤醒古村落繁衍生息上千年的沉睡民族文化,激活乡村振兴内生动力,促进非遗传承和乡村文旅产业协同融合发展。

“下一步,我将围绕黔绣非遗产业项目基地建设,用足村寨集中连片土地资源优势,配套种植板蓝根、薯莨、黄栀子等中草药,把路腊村黔绣非遗产业项目打造成集原材料种植和深加工、服装饰品、工艺品等全产业链发展的非遗基地,为路腊乡村振兴贡献‘苗绣’非遗力量。”杨丽说。

近两千公里外的北京,阳光绕过青瓦屋檐,热热闹闹地挤了进来。45度的夹角,刚好把龙婷严严实实地包裹起来。

她俯身从一旁的竹篓里拿起眼镜,绕过两鬓碎发,端正地架在鼻梁上。顺手在绵绵密密的扎线中抽出一根绣线,细线如丝,往嘴里轻轻一咂,飞速地穿过针眼,留下细小的纤维在空气中跳跃。

晴好的时候,龙婷喜欢就着马扎倚靠在门边,眯着眼睛仔细绣上几个小时。那是她一天中最快乐的时光。

中华民族服饰展馆里,龙婷正在进行苗族刺绣

腿上摊开的青色布片,自右下方起针,两根为一簇,反挑正取,在经纬交错间找寻节奏与韵律,让每一个针脚、图案到达应许之地。

偶尔,龙婷会抬起头。屋外,繁华的西单商圈,高楼大厦把天空纵向切割成两半。身后,光影交错间,故乡的大山巍峨伫立,漫山遍野色彩各异的花开得正好,鲜艳美丽。

这些花,开放在1940公里以外的贵州省黔东南州,龙婷的故乡施秉县龙塘村便镶嵌在开满花的山间。

那里没有车水马龙的喧嚣,却有着层层梯田和依山而建的木楼;那里没有灯红酒绿的繁华,却有着古朴静谧的苗寨风光;那里没有人头攒动,却能看到鸡鸭成群,繁星点点……

仿佛命定一般,苗寨里长大的孩子,自小便浸泡在苗绣的世界里。

苗绣手艺从祖先、老祖、外婆、母亲再到龙婷,一代代传承下来,就像蹒跚学步、咿呀学语般是与生俱来的天性。

6岁时,龙婷就已掌握了大部分苗绣的技艺。一根绣线是她的画笔,饱蘸着大自然的慷慨与馈赠,在飞针走线之间,花鸟虫鱼,飞禽走兽,四季的轮回、苗乡的纯粹丝缕清晰地绽放在画布之上。

“妈妈常说笨鸟先飞,所以我就拼命学呀学呀,没想到学着学着,就真正爱上了。”14岁那年,母亲把龙婷送到了县城绣花厂,在那里,龙婷进行了系统的培训和学习。数纱绣、双面绣、锁绣……蝴蝶、牡丹、铜鼓……指尖上的图案跳动着旺盛的生命力,在每平方厘米的微观世界里,演绎着精彩绝伦的几何哲学。

“人生就像苗绣,一针一线,急不得。”龙婷静享着属于苗绣的慢时光,在布上经纬间延绵出生命的脉络。结婚、生子,如同一张张绣品完成,拼凑出龙婷从容却幸福的人生。

“最后绣品将会缝制到衣服上,才算是完成了装饰的使命。”而龙婷的使命,也才完成一半。

2006年,龙婷的姐姐龙禄颖从深圳打工返乡,在施秉创办了舞水云台旅游商品开发有限公司。这一年,龙婷与当地许多绣娘一起,进入公司,实现了家门口就业。

飞大连,跑成都,走广州,赶武汉,龙婷的生活节奏变得快了起来,手中的苗绣也慢慢为更多人所青睐。

领带、披肩、纱巾,越来越多的装饰品镌刻上苗绣技艺,把传统艺术与现代生活链接起来,在焕新中生命力得以延续,实现了价值的重塑。

龙婷深深感受到,手中的针线,不仅带来了温饱与自足,更带领她用更高、更宽广的视角去认识苗绣的意义,从而在时间与空间的交错中延续非遗的火种。

所以当接到电话,询问是否愿意前往北京作为中华民族服饰展贵州馆的非遗展示人时,龙婷没作过多的思考,一口应了下来。

“苗绣值得被更多人看到。”龙婷很骄傲,自己成为了那个站在全国文化中心,向北京乃至世界推广苗绣的人。

稚气未褪的学生,热爱艺术的青年,头发花白的老人……陆陆续续前来的参观者在龙婷身边驻足,惊叹于这一针一线的精巧。龙婷记得有一位老者,静静地蹲在一旁看了许久,屏足了气,好似怕惊扰了这巧手编织的美梦。

“咚咚咚……”远处隐约响起的钟声将龙婷的思绪拉回现实。恍惚间,42年的苗绣岁月仿佛是卷入时间长河的一粒沙,龙婷低头看着眼前的绣布,方寸之间,时光已跨越千年。

编辑:李振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