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看到多远的过去,就能看到多远的未来。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赓续古老文明的现代化,是从中华大地长出来的现代化。强调我们要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守护好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
如何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由文化和旅游部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摄制的大型文化季播节目《非遗里的中国》,创新解读非遗的历史文化内涵,凸显非遗的匠心和传承精神,呈现“非遗+N”的创新发展。
此次,《非遗里的中国·四川篇》播出恰逢2023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节目的播出有助于提高人民群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营造了非遗保护的良好社会氛围。
提起巴蜀之地,我们从不陌生。在这片乐观向上的沃土上,聪慧包容的四川人民创造了8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53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132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今天,我们一起相聚在四川省泸州市合江县尧坝古镇的尧坝驿,开启一场关于四川的非遗技艺体验之旅!
天府之美,胜在味觉,垂涎欲滴,川菜盛宴,移民、地理、气候、物产等因素,共同形塑出川菜“尚滋味、好辛香”的24种常见复合味型
千年历史,自贡井盐,不仅成就了盐帮菜,口感层次丰富的独具特色,而且是“璇玑”钻井技术,得以发展的中国智慧
腌、烤、炖三种烹饪技艺与10多道工序,形成了合江烤鱼的色香味俱全
大炮弹射方式制作工艺,使得糯米糍粑比传统糍粑更有嚼头
发源于清光绪末年红汤羊肉,得益于匠心传承依旧美名远扬
巴蜀之奇,全在匠心,道明竹编,千年传承,从一双巧手编出生活的琐碎美好,发展为“以竹代塑”的生活新时尚,离不开老一辈传承人的坚守,也离不开新一代创新人的创意
绚烂蜀锦,天下母锦,是2000年前丝绸之路上的硬通货,也是如今引领新国潮的AI新锦绣
川北大木偶,大真广奇灵,作为中国唯一大木偶艺术,携手先进材料技术,尽最大程度增强演员的舞台表现力
今日CCTV-1晚八点档,敬请关注《非遗里的中国》走进四川,在泸州市合江县尧坝古镇的尧坝驿,一起体验四川传统非遗技艺,感受中华文明的灿烂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