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4-05-19   星期日   农历四月十二   
宁夏回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关于2021年全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复核评估情况的通报
来源:宁夏回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官方网站 创建时间:2021-11-24 10:49:00

宁夏回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关于2021年全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复核评估情况的通报

各市、县(区)文化旅游局,宁夏文化馆(自治区非遗保护中心):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和新修订《宁夏回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大力推动全区非遗保护传承工作高质量发展,按照《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关于对全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情况进行复核评估的通知》(宁文旅通发〔2021〕78号)要求,2021年8月24日至9月2日,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组织五市文化旅游局、宁夏文化馆(非遗中心)和有关专家,分区市两级分别对全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基地、代表性传承人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及项目保护责任单位、非遗就业工坊进行全面复核评估,现将复核评估有关情况通报如下:

一、基本评价

全区共有80个项目保护责任单位、28个国家级代表性项目、224个自治区级代表性项目、14名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249名自治区级代表性传承人、98个自治区级保护传承基地、15个就业工坊。本次共复核评估项目及项目保护单位224个,其中优秀110个,占49.1%;良好97个,占43.3%;合格17个,占7.6%。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14人,其中优秀12人,占85.7%;良好2人,占14.3%。自治区级代表性传承人217人。优秀141人,占65.0%;良好56人,占25.8%;合格17人,占7.8%;不合格3人,占1.4%。非遗保护传承基地98个,其中优秀75个,占76.6%;良好17个,占17.4%;合格2个,占2.0%;不合格2个,占2.0%;另有1处基地因特殊原因长期未开展非遗传承工作,1处基地已拆除。非遗就业工坊15个,其中优秀14个,占93.3%;良好1个,占6.7%。

总体看,全区非遗保护成效明显,保护体系日趋完善、保护意识明显增强、基础条件有效改善、保障措施落实到位,分级管理、部门协同、社会参与、成果共享的保护格局基本形成。

(一)基础工作水平明显提升。机构人员配专配精,市、县(区)文化旅游局明确相关负责人分管责任、非遗保护中心专人负责日常工作;保护责任单位、保护传承基地、非遗就业工坊管理规范、工作档案比较完整;展示场馆功能设置明显提升,设施布局合理、项目健全、内容丰富、特色鲜明、运行良好。银川市以市文化艺术馆(非遗中心)为主体,各县(区、市)文旅局、文化馆(非遗中心)为抓手,保护体系完整、工作运转顺畅、基础工作扎实,普查资源2754项,制作项目文本300个,四级名录体系日趋完善,坚持传承人日志“天天化”,活态传承不断向广度、深度延伸;石嘴山市大武口区创新非遗融合路径,在洗煤工业遗址公园建设非遗展示交流中心,建立健全非遗工作档案;吴忠市文化馆非遗展示厅展陈提升、数字化展播走在全区前列;固原市建立年度保护档案,健全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数据信息的整理录入;中卫市中宁县建设黄羊古落非遗旅游场馆,让旅客感受非遗魅力、留住乡愁记忆;海原县投资1.5亿元建成非遗保护传承基地,其中,1万余平方米非遗展览展示区,3千余平方米非遗生产、销售区,可入驻20家非遗经销商。

(二)保护单位责任有效落实。项目保护责任单位能够严格履行职责义务,认真组织开展非遗项目保护传承弘扬工作,积极推进项目名录体系建设,实施代表性项目评审、申报和实践案例的总结梳理,经常性组织开展培训、宣传、展演、交流活动,使得项目常态化、规范化保护迈上了一个新台阶。银川市文化艺术馆承担多个项目保护责任,其中,采用艺术、智能、多媒体等手段,为传承秦腔技艺提供了集艺术性、观赏性、体验性为一体的现代设施空间,举办的各类暑期少儿非遗培训班突出特色、重视兴趣培养,广受家长和孩子们的赞誉;金凤区文化旅游局推进非遗进社区,在彩虹湾、保伏桥等10个社区打造非遗展示体验区,全方位展示非遗项目,普及非遗知识,培训民间技艺,让更多群众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教育;贺兰县文旅局协调贺兰县文联为传承人提供宣传展示制作场地近2000平米,通过抖音、快手等多媒体加大宣传营销;永宁县昱荣文化旅游有限公司负责柳编、钩针编制、手鞠球三个项目的保护,分类推进、各有特色;吴忠市文化馆建成自治区第一个数字非遗展示馆,同时设立项目传承人工作室,提高项目保护的综合能力和水平。盐池县投资180万元建设1000余平方米的数字化非遗展厅;固原市西吉县文化馆非遗展陈丰富多彩,形成产业规模,带动群众就业增收。

(三)传承传播活力明显增强。代表性传承人坚守传承一线,带徒授艺、守正创新,体现了朴素真诚、崇业尚义的匠者仁心。他们克服政府补贴资金少、现代传播技能手段落后等困难,潜心钻研学习、积极交流提高,成为非遗保护传承弘扬的主力军。银川市、石嘴山市、吴忠市积极鼓励民间器乐、剪纸、刺绣、编制等项目传承人进校园开展教育传承活动,培养学生亲近非遗、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爱好;秦腔、京剧常年送戏进乡村进校园,传统戏剧传播影响力不断扩大;宁夏小曲优化传承人梯队建设,少儿传习者参加全国赛事获奖;贺兰砚传承人郝延强通过项目展示交流,吸引外省年轻制砚人在银川发展,为贺兰砚雕刻传承注入新活力;灵武铁器锻造技艺传承人吴建云父亲92岁高龄,还坚持不懈现场指导儿子提高技艺水平,体现了“一代一代接下来、一代一代传下去”的工匠精神。代表性传承人普遍能够积极对接市场,拓宽产品市场激活传承动力。

(四)保护基地发展各具特色。自治区级非遗保护传承基地发挥平台作用,尽职尽责,各展特色,各具方式,常态化开展培训、传习、生产、展销等活动,并组织进校园、进社区、进乡村展示传播非遗项目取得了明显成效。灵武市古陶瓷烧制技艺保护传承基地,进校园开展陶瓷制作技艺培训体验活动,积极与外地制陶传承人交流技艺;平罗县泥哇呜展示传承基地与新时代文明实践实训相结合,开展泥哇呜制作展示、演奏实训、体验研学等丰富的传承活动,参与人数达2万余人次;固原大原古建筑技艺传承基地拓宽保护传承空间,在原州区开城镇大马庄村投入50万元,新建传承基地1650平方米,推动原州区乡村振兴建设;六盘山抟土瓦塑传承基地技艺传承与帮扶助贫结合,开辟发展新路径;固原魏氏砖雕保护传承基地面向中小学生举办砖雕公益兴趣班,为1000多名中小学生普及砖雕文化知识、讲授砖雕技艺;隆德六盘山文化城、红崖老巷子秦腔传承基地与景区融合,陈列、培训、展示活动开展有特色;西吉县马兰刺绣基地建成9千多平方米的综合业务大楼,形成了新型非遗产业化发展集群。

(五)助力乡村振兴主动作为。自治区级非遗就业工坊,大力推进非遗转化利用,服务当代、造福人民,积极对接市场需求,面向脱贫户、残疾人开展技艺培训、就业带动、产品销售等帮扶活动,通过“线上线下”平台,灵活采取订单、分包、收购等办法,帮助群众赚上“非遗钱”,助力乡村振兴优势和价值日渐凸显。银川市通过“乡村振兴、技能就业”、“政府+龙头企业+培训基地+农户”等非遗帮扶模式,对传统手工艺进行了现代设计和技术转换,实现非遗手工制品的数据化、网络化、市场化。闽宁镇原隆村非遗就业工坊组织周边200多名群众学习柳编、钩编、织布、满月活等多项技艺,人均每月增收2000元;石嘴山陶瑞珍非遗就业工坊新建葫芦观景长廊通道500米,建设研学游培训、体验交流教室600㎡,培训学员300余人,带动13名群众从事葫芦加工制作,人均月收入2000元左右;固原市5个非遗就业工坊培训非遗产品制作,带动周边300多名农民直接就业,将非遗发展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中卫市海原县剪纸刺绣就业工坊吸引多家非遗企业入驻,售卖非遗作品8530件,已有2家与北京依文集团建立线下订单、线上销售的长期合作。

二、工作亮点

(一)党建引领开新局。树立“党建引领促非遗传承”思想,在非遗保护传承基地和就业工坊建立党支部或联合党支部,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增强做好非遗保护传承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引导、鼓励党员学习和宣传非遗文化,积极成为非遗建设的倡导者、传播者和弘扬者。依托党建活动,聚焦非遗在人民群众健康生活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不断创新展演展示形式,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唤起全民保护优秀传统文化意识,增强文化自信。利通区文化旅游局先后指导陈氏中医十技疗法基地成立党支部,精艺裘皮基地、吴忠金积大缸醋工坊分别与园区其它企业联合成立党支部,党建凝聚非遗保护传承的积极作用正在有效发挥。

(二)宣传展示出新招。紧紧围绕“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促进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需要”的主线,在创新传承传播上积极探索实践。一是注重非遗知识普及。结合“三下乡”“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庆祝建党100周年”“送戏下乡”等活动,积极推进非遗进校园、进社区、进乡村、进景区、进商圈,通过丰富多彩的展览、演出、讲座等形式,大力宣传非遗保护知识,增强文化认同感,提高社会关注度。二是将非遗项目与文化品牌活动、公共文化空间结合,凸显地域非遗特色。灵武市巧用剪纸艺术制作公共文化场馆功能标识标牌,丰富了文化内涵,彰显了地方文化特色;石嘴山市举办的“宁夏第三届大武口凉皮美食节”、“香约·大地天香”惠农区玫瑰文化旅游节、大武口首届“硒游记”奇趣文旅体验活动中都设置了非遗展示宣传板块,通过喜闻乐见的形式让群众走近非遗、让非遗走近生活。三是统筹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优势特点,强化非遗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在注重线下宣传推广的同时,市、县(区)文化旅游局、文化馆(非遗中心)设立微信公众号,抖音号持续开展线上宣传。春节期间,各市组织开展“非遗过大年 文化进万家—视频直播家乡年”活动,通过“云展览”、“云课堂”、“云直播”等形式,全面展示宁夏非遗之美,让群众“就地过年”感受宁夏年俗的文化魅力。银川市制作《“守”艺人》故事纪录片,传播非遗技艺和工匠精神;石嘴山市出版《石嘴山民间音乐》《石嘴山民俗》《石嘴山故事》《石嘴山歌谣》等系列丛书;中卫市邀请中央电视台《远方的家》栏目组拍摄中宁枸杞传统栽植、中宁枸杞膏、中宁枸杞酒等民间制作技艺纪录片,邀请新华社报道“舌尖上的蒿子面”,宁夏《新时空》拍摄宣传“隋唐秧歌”、“刘庙舞狮”、“新桥高跷”、“枣园清炖土鸡”等项目。

(三)线上展销闯新路。克服疫情影响,积极搭建线上平台促进非遗展销取得很好效果。15家自治区级非遗就业工坊,80%以上利用微店、拼多多、抖音、淘宝等平台开展非遗展销活动,总计每年销售额达千万余元。银川巴鸟麻编基地通过线上平台产品销售,赢得国内外广泛好评;闽宁镇原隆村非遗保护传承基地申请了“原隆时光”公众号和八个“虾皮店”,吸引游客参观、营销非遗产品、增加销售业绩;中卫市海原县剪纸刺绣基地线上订单销售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四)创意研发有新意。合理利用非遗资源进行创意研发,提高产品品质和文化内涵,让非遗走进生活、服务当代、展现时代价值。比如麻编、口弦等,提升了产品的生活性、实用性和可持续发展性,推动传统手工艺的时尚化和市场化发展;灵武古陶瓷创作红色文化、民族团结题材的瓷盘、摆件等30余种、受到市场青睐;唐氏羊羔酒开发乌鸡白凤酒、乳鸽酒的系列康养酒,迎合了不同人群的个性化消费;乔家皮艺、杨家布艺、彩沙画、承李记白酒根据自身产品特色,推出一批既有传统工艺内涵,又凸显宁夏本土元素兼具时尚性的创新产品,逐步打造非遗品牌。固原市魏氏砖雕、杨氏泥彩塑、大原古建筑、六盘山抟土瓦塑、施满义扶贫就业工坊等创意出新品,在疫情常态化情况下,收入不降反升;秦腔在表演形式和内容上进行大胆创新,编排《王贵与李香香》等剧目屡获大奖,走在全国同行的前列。

(五)市场转化谋新篇。以非遗活态传承为核心,以市场化转化为导向,推动非遗保护利用助推经济社会发展。银川灵武市吴氏铁匠铺承接银西高铁项目建设所需铁钉、钢钎等订单市场前景看好;吴忠杜优素羊杂碎,日加工成品羊杂碎100套;强家老醋融合旅游推出养生美容醋蒸、陈醋泡脚等体验项目;吴忠市同心县田彦兰的“尕妹子”剪纸品牌被评为“宁夏著名商标”,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培训带动560户160人就业,建立了自己的淘宝、微信平台,制定“手工艺产品直通车”收购计划,年生产剪纸、刺绣能力达20万幅,每年实现销售额330多万元;盐池县手工酿皮制作技艺胖子羊肝凉皮实现流水线生产,市场销售量不断扩大。

三、存在问题

(一)机构人员薄弱。市、县(区)无专门非遗机构人员,均由文化旅游局、文化馆人员兼职代理非遗工作,缺乏专业性、稳定性,现有人员结构、数量、专业水平与当前非遗保护工作需求不相适应,一定程度制约了非遗保护工作高质量开展。彭阳县文化馆全馆只有2人,面对众多业务工作力不从心。

(二)资源档案不健全。各市、县(区)对区域内非遗资源缺乏全面细致深入调查挖掘,还未建立细致完整、科学分类的资源数据库。

(三)传承梯队有短板。传承人老龄化现象严重,文化水平参差不齐,有的项目传承人出现断层,中青年传承人才匮乏、后继乏人;传承人新时代发展理念不强,缺乏用新视角新构想去研发提升新作品的创造力。

(四)项目发展不均衡。一些传统工艺项目自主发展能力强、市场转化效果好,保护发展前景看好;民间文学、民俗礼仪等一些项目市场转化能力弱,保护工作相对艰难;一些口传心授的珍贵民间技艺伴随着老艺人的去世处于濒危困境,亟待抢救性保护;有的项目缺乏具有高质量发展的长远性保护规划。

(五)创意研发水平低。非遗文创项目研发、设计、包装等理论研究、专业人才匮乏,存在作品生产简单重复、缺乏新意特色、营销手段单一、市场竞争力弱小等问题。

(六)融合发展比较滞后。只有少数非遗产品进入景区展览销售,具有表演性、体验性的非遗特色村镇、特色街区、特色景区景区尚未建立起来。社火、花灯等一些民俗项目只在春节期间展演,节后基本闲置,在融入乡村旅游开辟经常性展演空间缺少办法措施。借助网络科技线上传播展销只是个雏形,多样化、个性化、规模化、集团化水平比较低。

(七)财政投入不足。市、县(区)尚未建立财政保障机制,没有将非遗保护经费列入财政专项预算,资金保障与实际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

四、工作要求

各市、县(区)务必深入贯彻落实中办国办《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新修订的《宁夏回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坚持问题导向,精准施策,补齐短板,全面发展,努力开创全区非遗保护工作新局面。

(一)加强机构队伍建设。依法明确非遗保护职能部门,完善区、市、县三级保护工作机构,配齐相应工作人员,促进非遗保护工作力量与其承担的职责和任务相适应。积极引导年轻人加入非遗保护队伍,增强传承传播后续力量。

(二)加大公共财政投入。依法建立与非遗工作实际需求相适应的财政保障机制,协调督导市、县(区)非遗保护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

(三)提升创新发展能力。加强非遗资源挖掘和创意研发力量,壮大非遗研究专家库专家队伍,正确处理非遗保护传承与合理利用的关系,设计推出更多非遗精品力作,通过商标注册,推动商品化、市场化转化,打造宁夏非遗品牌。

(四)打造融合发展高峰。推进非遗融入旅游和乡村振兴,在融合发展的深度、广度、高度上下功夫,通过研培对话、观摩学习、活动带动、典型引路等办法,厚植非遗保护“土壤”、扩大非遗传承“平原”、集聚非遗研发“高原”、打造非遗融合“高峰”,推动非遗融合发展优秀实践案例不断涌现,非遗融合发展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效应不断彰显。

(五)建立健全制度机制。加强市、县(区)非遗保护制度建设,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加强监督检查,压实工作责任,不断提升非遗保护法制化、规范化、科学化工作水平。

五、复核评估处理结果

依据有关规定,对复核评估不合格的隆德县山河乡高台马社火传承基地进行通报批评,责令限期整改恢复常态化传承工作;对长期停止传承工作的彭阳县纸织画传承基地、红寺堡区三村刺绣传承基地、宁夏川民俗园花儿传承基地撤销自治区级保护传承基地名称。对擅自离开传承岗位的吴忠市二毛皮制作技艺传承人马志强、移居新疆的隆德县刺绣传承人虎凤英取消自治区代表性传承人资格。对复核评估排名最后的单位和个人提出批评。

宁夏回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

2021年11月22日

编辑:孙秋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