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4-07-27   星期六   农历六月廿二   大暑 大暑
综述丨中国高校《公约》 专项培训(第一期)
来源: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作者:沈策 创建时间:2023-11-29 17:32:00

2023年11月24日下午,由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培训中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东亚多部门地区办事处共同启动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国师资培训班(第一期)暨中国高校《公约》专项培训在中央文化和旅游管理干部学院顺利结班。

这是一次全新有益的尝试,旨在通过多部门合作整合相关学术力量,针对已开设或即将开设文化遗产与非遗保护专业课程的高等院校,通过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相关《公约》条款的深度解读,使学科建设、理论研究和保护实践相济并进。培训以“纪念《公约》通过20周年”为主题,培训内容围绕世界遗产、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三个模块展开针对性研讨和交流。公约条款、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良性互动,通过对公约条款原汁原味的解读,以体现培训内容的深度和研讨视野的前沿。

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秘书处教育处干部王咏乾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培训师苏珊·奥格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运行机制、教席机制、工作程序、培训师培养等工作机制以及有关重要事项的申报程序分别进行了专题讲座。王咏乾在谈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席机制”时介绍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工作职能、治理结构以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中国现有姊妹大学和教席项目的机制体制和申办流程,并与现场部分高校学员就经费资金、具体项目等疑问进行交流问答。苏珊·奥格在谈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综述:主要概念、机制及新兴主题”时通过世界范围内非遗保护代表性案例分享,强调《公约》是一部开放而灵活的法律文书,关注的是有存续状态的活态遗产,并更加聚焦当下和未来的非遗保护,社区参与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并介绍了当前国际社会出现的“非遗与教育”“非遗的经济维度”“紧急情况下的非遗保护”“支持土著民”“可持续发展”等新兴主题和动态发展趋向。

第一模块——世界遗产

该模块聚焦世界遗产突出普遍价值变迁与文化遗产保护发展趋势、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知识体系与学科建设等主题,由北京师范大学人文和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非遗研究与发展中心教授高丙中,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常务理事、文化遗产管理研究专业委员会秘书处秘书长魏青,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教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活态遗产与社区发展教席主持人杜晓帆授课。

高丙中在谈到“世界遗产与人类非遗的文化理念和社会实践”时认为,现代世界的一个大趋势是私人承担公益的难题由物质性滋生非物质性来解决,他通过现代社会的加速发展与新文明兴起的内在机制,物的占有与交换,占有物因交换而造成增值的分享,占有性与分享性的现代趋势,表明了这个必然趋势在现代极大地增加了持续性、加速度,在当代第一次构成了人类共有的世界文明。他还论述了非遗保护的核心机制包含现代心机,世界文化遗产把独特的遗产转化为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而非物质文化遗产则把独特的文化项目广泛传播到具有普遍性的极致,中间要确认代表性传承人,即确认私人的位置。通过层层推进,他认为,非遗保护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系统中是一脉相承的,最终指向通过文化欣赏的社会尊重使得差异成为正面范畴的意义,非遗保护内涵的逻辑是对“文化多样性”的超越。

魏青在谈到“世界遗产保护管理范式转变下底层逻辑的强化路径”时主要围绕世界遗产保护管理基本框架、近年来的范式转变、基于价值特征要素认定的保护管理底层逻辑以及“世界遗产领导力项目”推动的新一轮能力建设四个方面展开。他介绍,世界遗产保护管理基本框架和工作逻辑在发展完善的过程中离不开不断丰富和校正机制上的努力,保护状况工作报告、反应性监测和定期报告“三大监测体系”在其中扮演了重要作用。与此同时,他总结出从只关注物质遗产到大遗产观整合、从遗产项目到遗产场所、从遗产构成要素到遗产价值特征要素的范式转变构成目前世界遗产领域发展的重要变化特质。他特别提到,基于价值特征要素认定(Attributes)是近年来新出现的日益重要的评价标准,而从2001年全球培训战略、2011年世界遗产能力建设战略、2016-2022世界遗产领导力项目的发展揭示了世界遗产从技能培训到能力建设等的战略更新。世界遗产地管理手册、“World Heritage Leadership”“Nature-Culture Solutions”等工具手册和互动平台等具体措施成为了配合“世界遗产领导力项目”的重要手段。他预计,未来世界遗产地将形成“去中心化”的局面,不同形态遗产将更加深度融合并紧密协同发展。

杜晓帆在谈到“关于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知识体系与学科建设的几点思考”时主要从问题提出、文化遗产学科定位与研究方法的困境及方法探微、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知识体系与学科建设的体系建构四个方面来论述。他主要梳理了日本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课程的高校及学科构建特色,并结合在新疆喀什地区调研经历提出了“形制重要”还是“材料重要”的问题。他特别强调赞同文化遗产学目前缺乏具备统一的文化遗产观念的文化遗产管理专业人才,即亟需培养“能主之人”的观点。基于参考美国、日本、英国的文化遗产相关学科定位与课程教育体系以及回顾中国文化遗产学科体系建设过程,他认为中国文化遗产学科的现状主要存在学术范式难以形成共识且尚未建立,在实践中面临方法论抉择等难题,并尝试以调研经验贵州楼上村以“文化景观方法下的系统研究”的理念为例,呼吁“理论视野的多元化与开放性”“应用性交叉学科”的学科特色定位,开展“跨学科”、构建“文化遗产学交叉学科”的学科方法,“重视人与遗产的关系研究”的学科视野,构建观念层、理论层、行动层、教育层的遗产知识体系,并建立整体性的学术思维,以学促用、学用相长的教学实践体系,培养具有从国家战略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对遗产保护问题进行分析研究能力人才的教育与人才培养体系。现场学员就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科核心课程、学科方向和特色、研究理论和内容等与杜晓帆探讨交流。

第二模块——文化遗产

此模块侧重物的意识形态化历程与文化遗产的价值体系、历史原境与文化遗产的价值给予等主题,由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原总工程师曹兵武、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刘成纪授课。

曹兵武在谈到“物的意识形态化历程与文化遗产的价值体系”时认为,从古玩到文物再到遗产,是认知递进与内涵变化的过程,需要运用文化遗产的整体思维,充分考虑物质性与非物质,考虑到与人的关系和社会关联性,并提出当前社会正在进入一个以多种理论方法并从多维度读文物、读遗产的时代。从文博考古揭示的物的意识形态化,即符号化的过程,以及遗产价值及本体、信息、知识、价值的递进路径来看,非遗领域一直在积极向文博领域突破并拓展学习,需要在此基础和历史进程中认识遗产价值、学科和事业的当下与未来意义。

刘成纪在谈到“历史原境与文化遗产的价值给予”时以哲学研究视角,主要从人类知识谱系与遗产分类标准、人类历史的性质与文化遗产的分类、中国文化遗产的独特贡献、中国文化遗产的价值取向四个方面层层推进,分别论述。他从文化、文化遗产,新时期以来,如何看待遗产与价值等层面展开,指出通过历史本身能够给予的以及后人想从历史得到的两个方面确定文化遗产更本源的价值十分重要,因为关注对象,历史更易于被赋予价值。他认为,中华民族是深具历史感的民族,历史和真理是合一的,历史被赋予的真理性以及历史书写和阅读的哲学化,极大拉升了历史之于传统中国的价值。最后,他认为中国文化遗产具有哲学价值、认知价值和审美价值以及教化价值的三个价值取向。

第三模块——非物质文化遗产

该模块以《公约》精神为指南,重点聚焦《公约》精神及最新发展、非遗传承保护与地方文化传统复兴与重建、非遗保护中的法律问题、世界遗产与人类非遗的文化理念和社会实践、从过程性保护理念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属性、世界遗产中价值与评价标准的过程性及其形态学阐释等主题,由北京师范大学社会管理研究院/社会学院人类学民俗学系主任萧放、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中央民族大学特聘教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化遗产法教席主持人王云霞、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社会与民族学院教授巴莫曲布嫫授课。

萧放在谈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地方文化传统的复兴与重建”时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历史性、流动性、生态性、共享性,但最根本的是精神属性,中国未来非遗保护要明确保护目的,尽力避免舍本逐末,重“器”轻“道”。他以传统节庆、传统文化的实践调研为依据,剖析了《公约》关于非遗定义的核心观念、非遗保护与地方文化传统重建的现状,提出了对地方文化传统重建的思考和建议。

王云霞在谈到“非遗保护中的几个法律问题”时主要从中国加入的文化遗产相关国际公约及其保护对象、非遗公约对中国非遗立法的影响、非遗的行政法保护问题、非遗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以及非遗保护传承中的利益平衡问题五个方面来阐释。她首先梳理了中国自1954年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海牙公约》(简称)至2005年《文化多样性公约》(简称)六部文化遗产相关国际公约的历史与具体情况。之后,她指出了非遗法是典型的行政法,但都存在优势和缺陷。她还以著作权、商标和地理标志、专利权三种分类形式为基础,基于具体实例,系统阐述了非遗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并提出,非遗与知识产权保护存在潜在冲突的情况下,通过突破主体、客体、保护期限等方面的限制,主动注册、提出异议或请求宣告无效,主动申请、防御性保护等措施用私法领域的知识产权来保护非遗传承人和特定群体的利益以及我国的非遗资源不被国外组织和个人滥用,防止非遗完全落入公有领域,陷入“公地悲剧”。此外,她呼吁2011年中国制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应当及时补充实施条例,并现场为学员就非遗调研、非遗工作中的具体问题答疑解惑。

巴莫曲布嫫在谈到“如何从过程性保护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属性:以可持续发展教育为主线”时主要从“一首民谣与一部国际法的诞生”、“《非遗公约》宗旨与核心价值观”、“定义与理念:以人为本的过程性保护”、“非遗基本属性:“本真性”问题反思”、“将非遗融入可持续发展教育:传承与保护”以及“从概念工具到范式转换”来论述的。她结合《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发展历程,通过介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生命周期监测法”等独特的内部工作机制,解读《公约》约文及蕴藏的核心价值观,对三个《公约》进行比较,阐释以人本的过程性保护理念,介绍了部分中国对于《公约》制定规则的贡献,并更正了诸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联合国关系、《公约》文本版本使用、与非遗有关且违背《公约》精神的不当用词等部分学界和社会层面普遍存在的错误概念和不恰当理解。她尤其关注了非遗融入可持续发展教育领域,强调需要在多元行动方之间形成功能性互补,加强适合进入教育领域的非遗网络建设,并介绍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教育领域的行动,并推荐现场学员用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数字图书馆以及“潜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可视化数字平台”等工具开展各自研究。

本次培训是为已合作开展非遗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院校及部分研陪院校的教师举办的第一期非遗保护能力建设培训。来自80所中国高等院校的84名非遗相关领域的教师,还有来自中国人民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的50余名学生分别以线下、线上的方式参加了开班式及培训活动。后续培训以参与文旅研培高校为基础,对培训主题和培训对象进行区分,主要是综合类、专业类以及职业类等高校。(摄影:周奇 杜丽丽 刘爽)

编辑:杜丽丽 李振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