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4-04-26   星期五   农历三月十八   
多方努力 让工匠变身“科班”人才
来源:南国早报 作者:龚文颖 佘鸿雁 创建时间:2016-10-24 11:17:00

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只存于工匠师心中,工匠师常用模型来呈现(摄影:苏华)

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面临的问题显而易见——设计和营造的专业人员无法大批量培养;难以进入主流建筑设计、施工、管理体系。作为广西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项目之一,它该如何传承和创新?各级政府、大批工匠作出了各自的努力,《侗族木构件营造技艺在广西传承与创新问题与对策建议》的调研报告(以下简称《调研报告》)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编写教材?有此想法

80后木工匠师龙令鹏,如今带了两三个徒弟,四处做工程。但他还有另外的学生——近两年,三江侗族自治县组织了一批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非遗传承人,到柳州、南宁的职业院校,以及区外参观考察。他们带有双重任务,既进修学习建筑理论,又给院校的师生上课。

龙令鹏也上过几次课,与老一辈的工匠相比,他更善于总结和表达。但他仍然感觉“侗族木构建筑内部结构精巧复杂,比如木方要怎么定位,很难用文字描述”,但借助大量图片和模型,也能帮助师生们理解这项技艺。他感慨道:“文字难以描述,传播渠道太窄,这是我们的瓶颈”。

龙令鹏也想过要把自己掌握的技艺记录下来,甚至编写成一本书或一本教材,但迟迟没有付诸行动。“其实很多工匠都在思考这件事。”自从被列为非遗传承人后,龙令鹏感觉肩上多了一份责任,木构建筑技艺不再仅仅是一种谋生方式,更是一种民族文化。

写书显然不容易,用什么专业术语、收集哪些资料,都要考虑清楚。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国家级传承人杨似玉也曾感叹:“我也想写一本书,但文化水平不够。”撰写教材,若能依靠集体组织、群策群力,想来会比一人独挑大梁更具操作性。

借助新科技?开始行动

《调研报告》发现,在产业化发展进程中,从业人员开始出现了新型技术人员,他们能够使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开展建筑设计的前期工作,并熟悉有关建筑设计、建筑工程招投标、项目验收等工程业务。

杨似玉的儿子杨彬旅也是一名80后,除了家传绝学,他还参加了大城市建筑设计院所开办的培训班,学习建筑设计知识,并尝试把CAD制图、3D效果图制作等引入古老的“无图纸”木构营造技艺。

柳州城市职业学院建筑工程与艺术设计系主任刘洪波认为,这是今后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传承研究的重点方向之一。他所在的院校,今年3月刚刚挂牌成立了“柳州市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研究与传承基地”,这也是传统手工技艺传承保护融入高校的一个创新之举。该基地展示了200多项、近千件侗族木构建筑中的重要作品模型、建造工具等,面向社会开放,定期举办专家讲座和技艺展示等,并为侗族建筑研究者提供相关的文献和数据。

人才培养“科班制”?正在尝试

“中国风”、“复古风”的兴起,使各地热衷于营建具有侗族木构建筑风格的建筑或装饰项目,许多项目匆忙上马,再加上设计施工人员并不专业,留下了不少“四不像”的所谓民族建筑,令人啼笑皆非。

归根结底,还是专业人员不足。但是问题又来了:由于侗族传统建筑在材料和工艺方面未纳入国家建设部门的相关技术标准体系,得不到专业设计单位和院校的认可,一直游走在“灰色地带”,无法踏进“科班”。

《调研报告》注意到了这个问题,并就此进行探讨:一是建议建立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的基础性研究机构,打好基础,才谈得上传承;二是尝试将这一课程纳入职校教育中,推动技艺传承与创新。而国内成功的非遗传统技艺产业化发展项目经验也表明,只有“形成专业人员梯级进阶的专业水平晋升和培养机制,构建富有活力和稳定的产业从业人员队伍”,才能持续推动非遗传统技艺产业化发展。

此外,《调研报告》还提出,要探索制定地方性技术标准,学习北京、山西、安徽等省市,借鉴这些地方在传统建筑技艺项目传承和发展方面的经验,在没有适用国家技术标准的情况下,研究和探索制定地方标准。

编辑:江晓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