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非遗”传承是当下热门的一个话题,各地的“非遗”产业发展迅速,成绩斐然,但也免不了泥沙俱下,乱象丛生。
记者以“平定砂器”和“绛州版画”两个“非遗”案例入手,采访这些掌握传统绝技的“非遗”传承人,解剖“非遗”产业的现状、发展前景以及如何突破瓶颈、创新拓展。同时以传统雕版艺人的困境为由头,提出“非遗”申请中存在的问题、解决的思路和方法,让复兴民族传统工艺的“非遗”传承及时调整方向,走对路子,全局盘活。
平定砂器:从“不讲理”的订单中找到生机
掌握传统绝技的“非遗”传承人如何能在飞速发展的现代生存下来?起于唐、兴于宋、盛于明清的平定砂器提供了一个可以剖析的案例。
山西平定砂器的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冠窑掌柜张宏亮,20多年前拣起这门祖辈传下来的手艺,只是为了谋生。平定砂锅自古与宜兴紫砂陶、广东砂煲齐名,史称“三鼎甲”。平定砂器“煎药不变性、煮饭不变色、炖肉不变味、煮茶不变香、栽花不烂根”,是百姓喜爱的家常器物。随着玻璃和不锈钢制品的出现,平定砂器陷入生存困境。
2002年,张宏亮接到一份荷兰商人的花器订单,要求外表光洁、口圆、底薄、不渗水。众所周知,砂锅有10%的渗水率,但是荷兰商人的花盆要求是零渗水。这个要求貌似不讲理,但对花盆来说合情合理。张宏亮接了这个订单后,花了长达五年的时间,建了十几个窑,背了无数外债,到2006年,终于交出了6000件漂亮的花器,虽然没有赚到钱,但是被当地媒体赞誉:一个人撑起了平定砂器的一片天。平定砂器易掉砂、手感粗糙,张宏亮研制出了无辐射釉彩喷砂工艺,填补了平定砂器无釉彩的空白,改善了品质与品相,提升了平定砂器的市场价值。
创新先从弥补传统产品的短板开始。砂锅容易溢锅,用砂器做的锅碗瓢盆会烫手,张宏亮就把砂器跟人接触的地方,纽、把、提梁都做成免导热的,产品更加人性化,让用户用得更安心。
现代茶道的兴起,为千年瓷都景德镇的现代复兴洞开一片新天地,同时也为平定砂器的创新打开了新领域。平定砂器从砂锅这种日常用具跨入茶道领域,最终开发出五大种类近千个品种。
三年前,张宏亮在厂内建了一个小型的砂器博物馆,收集了从商代到近代的近百件砂器制品。博物馆收集的近百件几千年的老砂器,既是他传承的样板,也是创新的起点。到目前为止,由他开发创新烧制的平定砂器,已经获得外观、实用新型、发明三大类36项国家专利,形成了独特的冠窑风格。
张宏亮的手艺是家传的,2012年,父子三人同时被评为山西省工艺美术大师,“一家两门三大师”,在三晋大地上绝无仅有,被传为美谈。但是冠窑绝不关起门来,而是敞开大门培养社会人群,同时办学。冠窑既是“非遗”产业,又是科技创新产业;既是山西省文化产业基地、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基地,也是大学生每年的实习基地。这是冠窑发展的后续,也是创新的源泉。
冠窑参加了深圳六年的文博会,从零开始到现在有了不少知音。透过他们的眼光打量,深圳文博会是购买力最强的,也是文化包容性最强的,逛展顾客的接受能力是一等一的。尤其令他们感动的是,深圳的家长愿意自己花钱带着孩子来逛文博会,既领略新科技,也不忘老手艺。
市场不断催生新产品,深圳文博会每一届都给冠窑新灵感。现在仅有五六十个人的冠窑每年创造1000多万元的产值,手工就是唯一性,也是附加值。在他们眼中,工匠精神不仅要会做,而且要把产品做好,回避传统缺陷,加入时代元素,要延续,更要创新。
绛州木版画传承人:年画市场越来越好
今年59岁的吴百锁是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绛州木版年画的代表性传承人,今年是他第一次带作品来深圳文博会单独设摊。他的摊位不大,总是人头攒动,令他意外的是深圳人对传统文化的喜爱和好奇。
在非遗馆的外墙,一幅长达十米的版画长卷是吴百锁的看家收藏,版有两米长、四个面,五张画层印出来,包含114个人物。吴百锁和版画结缘是从年轻时走乡串户开始,他无意间发现木版年画的好多老版有的做了井盖、有的当了案板,还有的搭在鸡窝上,喜爱传统文化的他看着特别痛心,开始抢救式的收藏。后来又半路出家,跟着老艺人学习雕版手艺。十多年的积累搜集,他攒了1000多块年画木版,老画、老画稿也收集了1000余幅。北京一家公司看上了他的收藏,隔三差五打电话询问:卖不卖?吴百锁舍不得卖,县里也不舍得让他卖。
2007年,吴百锁和妻子李华创建了绛州木版年画研制所,挂起招牌,专门从事绛州木版年画的收集、保护、整理、研究、制作。保护复刻一些老版,同时结合当前形势,刻一些新版。配合廉政建设,前年刻焦裕禄,去年刻包公、于成龙,免费印刷寄送不少机构。去年刻司马光砸缸、孔融让梨,免费送学校。还参加了山西省“非遗进校园”系列活动,现场印刷版画,让学生参与。去年春节前在太原火车站、太原南站和开往杭州的列车上免费赠送木版年画,扩大受众对传统木版年画的认知度。
山西绛州木版年画历史悠久,发端于宋金,兴盛于明清,较杨柳青、朱仙镇、桃花坞年画问世均早,最早见于北宋《佛说北斗七星经》之雕版插图。绛州木版年画品种齐全、内容丰富,艺术价值极高。在吴百锁的收藏中,最早的可追溯到明代,其中有61块(幅)版、画录入冯骥才主编《中国木版年画集成——绛州卷》一书,此书的封面,印的就是吴百锁收藏的《关公读春秋图》。孤版珍品还有《天官赐福》《瓜蝶绵绵》等,十分珍贵,有很高的收藏价值。《福禄寿》是单幅木版最大, 最小的版只有拇指大小,上面刻着一只小燕子。
绛州版画制作手法齐全:有墨线画,有半印半绘的,有套色的,还有全手绘的。 明代时期绛州县里设有门神局,专门收集民间制作的各种门神,发往全国各地。随着国家对传统文化的重视,传统工艺越来越受到大众认可,贴门神的老传统又回来了,门神卖得一年比一年好,以前卖几百对,去年卖了将近上万对,非常受欢迎。
除了过年买年画,还有不少人结婚买年画,过寿也买年画,连时尚的小年轻人也喜欢买年画当日常装饰品,《福禄寿》《麒麟送子》《天仙送子》都卖得挺好,最受欢迎的当然是南北通吃的关公系列。吴百锁说,前年在厦交会上,两位顾客因为最后抢买一幅公关画甚至吵起架来。
很多人觉得市场萧条, 吴百锁的感觉是一年比一年好,年画的卖相越来越好。他呼吁文化部门和国家应该在版权保护上加大力度。
警惕“非遗”传承中的种种乱象
“非遗”现在成了一块闪亮的招牌,人人趋之若鹜。那些曾经被冷落、被封存甚至被遗忘的老手艺、老传统,借助“非遗”的招牌重见光明,再获生机。但眼下各地的非遗中也存在不少“乱象”。
“泰州第一刻图”宋金荣在今年的姜堰地区的“非遗”申请中败下阵来,拦住他的第一道门坎是一摞表格。宋师傅一向凭手艺吃饭,申请“非遗”却要他换个把式,拿起笔来舞文弄墨、填表格写文字,这让他犯了愁。他觉得手艺人可以现场公开比手艺,对“非遗”传人来说,考手艺才最公平。
申报项目,从填表格开始是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做法,各种各样的评选申报,首先面对的就是一摞表格,人人习以为常。但是对待申请“非遗”的传承人,照搬这样的做法,不仅机械老套,而且不切实际。一些少数民族的“非遗”传承人甚至连普通话都不会讲,更不用说写字填表了。这样程序化的申报方法,容易把一些优秀的手艺人拒之门外。
“非遗”传承人除了申请门槛太高,还存在审批手续繁琐、过程不透明,甚至有一些名不副实。一些地方的“非遗”申请中仍然存在着论资排辈的情况,有些入选的“非遗”传承人并不能代表行业手艺的最高水准,只显示个人的人际关系和综合活动能力。
为了公平起见,对“非遗”传承人应该制定独特的考评办法,这样才能保证入选的“非遗”传承人名副其实,可以把独门手艺真正传承下去。
其次是不少“非遗”传承大师无徒可教,后继乏力。
仍以雕版为例,宋师傅17岁学艺,20多年的努力,到现在他仍觉得艺无止境,下一块版会比上一块刻得更好。事实上不少“非遗”绝技是需要长时间付出的手艺活儿,学会不容易,学好更难,没有十几年坐冷板凳的耐心根本无从谈起。宋师傅手下也带了几个徒弟,他虽然不是“非遗”传人,带徒弟的吃力也让他连喊吃不消。以前徒弟学艺是从给师傅打工开始的,收很少的薪水,现在几乎从入行的第一天起,师傅就得给徒弟开工资,师傅的压力就变得很大。
一些“非遗”项目的传承人,虽然名头听上去响亮,但在市场发掘上还很有限,勉强维持温饱,带徒弟就难以为继了。更何况年轻人因为收入低、前景低迷,根本不愿入行,或者半途而废,导致有的“非遗”传人根本招不到弟子。
“非遗”乱象中最让人担心的就是竭泽而渔。现在“非遗”产品价格一般较高,因为大多是手工制作,产量小、出品慢。趋利而来的商人打着“非遗”的旗号,买一两种“非遗”产品撑门面、做招牌,背后却用机器量产的东西滥竽充数。长此以往,损坏的不仅是“非遗”的名头,还搅浑了整个行业的水,影响产业的健康发展。
事实上,很多“非遗”传人主动承担起保护和抢救的重任。像绛州木版画传承人吴百锁,以一己之力,积几十年之功搜罗了近1000块木版,近1000张图谱,保存并传承了绛州木版画的历史。平定砂器冠窑的传承人张宏亮拼了四五年的时间,完成荷兰人一份“不讲理”的订单,为平定砂器打出一片天。资金、人力、财力,是不同行业的“非遗”产业面临的同样难题。
“非遗”并不是灵丹妙药,有的“非遗”项目市场接纳度高,顺风顺水。有的虽有“非遗”加身,仍是举步维艰,需要政策、资金、技术传承、市场开拓等多方面的支持。“非遗”保护目前是国家大政,随时检视政策中的漏洞,警惕丛生的“乱象”,及时纠偏,别让歪嘴和尚念错经,误入歧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