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问题”:人才、资金、剧场
藏族青年李加东周是目前青海省唯一的藏剧团———青海省藏剧团的编剧,他向大家介绍了藏戏的情况。藏戏是我国少数民族戏剧中列为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历史最悠久的少数民族剧种之一,约有1000多年历史。藏戏本身种类繁多,有西藏藏戏、安多藏戏、康巴藏戏、嘉绒藏戏等等,青海藏戏属于安多藏戏。青海藏剧团在上世纪80年代因成功上演多部经典剧目而享誉青海乃至整个藏区,成为当时藏区文艺剧团的“领头羊”。然而时至今日,该剧团明显出现了后继乏力的面貌。李家东周认为造成后继乏力的原因主要有三点:人才缺乏、资金缺乏和剧场缺乏。因为培养渠道的困乏,所以演艺人才短缺;因为资金缺乏,该团已近4年没有排演新剧目;而青海本地没有专业的藏戏演出场所,成为藏剧团失去固定观众的一个重要原因,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藏戏的发展。
李家东周所反映的问题具有一定代表性,也是多数与会少数民族剧团学员均谈及的问题。
来自贵州省戏剧创作中心的编剧谭佩对贵州现有的7个主要剧种:京剧、黔剧、花灯戏、傩戏(地戏)、侗戏、布依戏、撮泰吉做过调查。她说,其中仅有京剧、黔剧、花灯戏有专业剧团,其余或于近年转企改制合并成综合文艺单位,或以民间班社、票友会形式存在。如傩戏,更多的是作为群众自娱自乐或民间祭祀活动的形式而存在,而其余民间演出团体基本无固定演出场所,甚至无创作队伍及固定演员。
会上,学员代表提出,希望政府加大对少数民族戏剧在政策上和资金上的扶持,加强培育少数民族戏剧人才。
适当恢复建制:少数民族剧团面临“新难点”
除了“老问题”之外,近年来,少数民族剧团也在不同程度上存在一些“新难点”。来自云南省楚雄州民族艺术剧院的彝族编剧李垠认为,近年来很多院团进行了合并,有的院团解散、取消,这是当前民间戏剧发展所须面对的一个“新难题”。
李垠说,云南彝剧团的人员已从最初的50多人减少到现在的19人;“大理州白剧团”的编制减到40人;壮剧团只有40多人……这已经是很少了,但有的剧院编制仍在逐渐减少。”李垠指出,这些少数民族剧团大都号称“天下第一团”,所谓的“天下第一团”,是指这些少数民族剧种在全国只有一个剧团,而这样发展下去,这些“天下第一团”可能面临消亡。
来自内蒙古的学员阿丽汇报了内蒙古民族戏剧现状,她说,由于蒙古剧形成时间较晚,作为一种戏剧形式发育尚不十分完善等原因,在上个世纪80年代一段时间的鼎盛后逐渐沉寂,现状较为令人担忧。现在内蒙古自治区的多个演出团体已被合并,虽然整个民族艺术剧院有800多人,但真正致力于蒙古剧工作的人很少,而且他们的平均年龄已达40岁。
针对以上问题,一些学员代表呼吁,对于那些具有独特性、唯一性,对于传承民族文化具有重要意义的少数民族剧团,应考虑适当恢复其建制。
少数民族戏剧:迎来历史的机遇期
与会的全国政协委员在听取学员汇报后纷纷表示,有责任和义务为推动戏剧的发展献计献策。张建国委员指出,少数民族戏剧、地方小戏是中华民族戏剧的沃土,如果少数民族戏剧种类减少了,大戏就少了源泉,少数民族戏剧是少数民族文化的符号,政府有责任推动其继承与发展。
针对学员们提出的民族戏剧人才断档问题,委员们向学员们介绍了一些情况:中国戏曲学院已经在为地方戏培养人才,它使得业余表演更加专业化,专业表演更加精致化,对于剧种的规范化是非常有益的。希望今后能够有更多致力于民族戏剧工作的同志参加学习。
卢展工副主席认真聆听了学员们的意见,不时询问各少数民族戏剧当前的状况和问题。针对提出的各种问题,他表示:少数民族戏剧体现了中华民族戏曲文化的共同特征和本民族戏曲的文化特色,其中蕴含着各民族深厚的历史和文化传统。更好地传承少数民族戏剧文化,对于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与凝聚力具有重要意义。
对于戏剧而言,有传承,才会有创新,传承问题是戏剧发展的当务之急。与会人士一致认为,当下是民族传统文化发展历史上一个难得的机遇期,通过戏剧界自身的不懈努力及社会各方的研究、呼吁与扶持,少数民族戏剧一定会迎来其艺术的繁荣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