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9日是我国第八个文化遗产日,今年“文化遗产日”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动的主题是“人人都是文化遗产的主人”。6月8日,由广东省文化厅作为指导单位,南方日报社、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与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首届“活力非遗”高峰论坛暨“活力非遗2013年度致敬人物”评选活动颁奖仪式在广州落幕。
红线女、李良辉、杨虾、杨焯忠、黄钦添、黄欧、唐桥辛二公、辜柳希、韩竞生、陈柏忠等10位优秀非遗传承人领取了首届“活力非遗年度致敬人物”的奖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主任田青特地从北京赶来参加“活力非遗”高峰论坛,他对“活力非遗”活动表示肯定:“广东创造了‘活力非遗’的概念,这在全国是独一无二的,强调了非遗的‘活力’传承两个字,我很欣赏。”
广东省文化厅副厅长凌曲刚、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副主任宋俊华等出席了颁奖礼,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管委会副主任、总编辑、南方日报社社长张东明致辞。在颁奖结束后的高峰论坛上,来自北京和广东本地的专家围绕“传统非遗如何走进现代生活”的话题展开研讨。
把传承人从幕后请到台前
“非遗是一条不停流淌的河,而传承人才是这条河生生不息的源头。”将非遗传承人从幕后请到台前,让这些默默无闻奉献几十年的大师走到公众视野。这是“活力非遗2013年度致敬人物”评选活动举行的初衷。
“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物质文化遗产最大的区别,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活态传承的,所以非遗需要保护个别传承人,要让传承人能把他们的技艺传承下来焕发活力。”田青认为,“活力非遗”评选活动将聚光灯聚集在传承人身上,让公众关注他们的生存状态。
南方日报记者在对这10位传承人进行实地采访中,真切感受到这些传承人身上的热爱、执着与坚守,正是这样,才让人们看到传统非遗生生不息的活力,他们的毕生付出,是“活力非遗”的生命之源。
凌曲刚介绍说,广东近年来不断加大对传承人的保护和扶持力度。从2009年开始,广东对省级传承人每年补助4000元,从2012年开始,提高到每年1万元。2012年广东公布了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机构51个,对33位优秀传承人进行表彰和奖励。
瑶族长鼓舞省级传承人唐桥辛二公被称为“瑶族鼓王”,但他这门手艺几乎没有收入,已经70多岁的他平时还要靠务农维持生存,广东省每年对他1万元的补助显得很重要。而佛山醒狮传承人黄钦添则告诉南方日报记者,他的龙狮队有100多人,要维持每年的工资支出和各种开销每年需500万元,而他队伍的演出仅能挣回一半的费用,其余的都要靠社会上的老板“募捐”。
面对非遗传承人的生存境况,田青表示,非遗的传承最终必须依靠传承人,而传承人也离不开社会各界的支持和扶持。“过去一直以来的政策都是‘政府主导、群众参与’,但非遗就活在我们中间,单靠政府的力量不能满足非遗丰富性和普遍性的要求。”他希望,“活力非遗”活动能吸纳全社会力量,共同关注传承人的生存境遇。
“变”与“不变”间寻找活力
在“活力非遗”高峰论坛上,非遗项目的“变”与“不变”,成了专家们热议的焦点。中山大学教授宋俊华认为,非遗是一种有生命的文化遗产。它的传承与发展,关键在于如何在不断变化的现实中“活下去”。“源于生活的非遗,应当回归生活并服务生活。如果没有创新,非遗就没有活力,也难以融入到现代生活中去。”
“如何让非遗保持自身的生命力,在不断变化的现实中活着,且活得更精彩,是大家一直苦苦思索的问题。”杨虾说。红线女、杨虾、韩竞生等10位传承人,以他们的实际行动告诉我们,传承人的创新性传承,是非遗保持活力、保持生命力的重要动力。
宋俊华认为,当选首届“活力非遗年度致敬人物”的10位传承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既保持传统,又敢于创新。“变与不变是非遗发展的内在规律,传承人对非遗的创造性传承恰恰体现了对这种辩证规律的遵守,也是非遗源于生活、回归生活、服务生活的最朴素的要求。”
但田青却认为,要慎谈创新。“不变是变的前提。不变是对传统的一种坚守,也是非遗充满活力的爆发点。”他认为,古琴的保护经验值得大家借鉴。“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普查的结果显示,古琴曾有濒危局面,当时全国懂古琴的传人不到100人。但如今,全国大学开设的古琴社已不下三位数,然而古琴的材质、纹饰和斫琴的手法却始终没有改变。”田青说,“从来没有一位古琴传承人认为古琴艺术需要‘改变’,尽管现在士大夫阶层已经消失,但古琴仍在知识分子中传播,而且文化品位和内涵都没有改变。”田青将自己比喻为非遗的“保守主义者”:“‘保’是保护我们的文化遗产,‘守’是守住我们的精神家园。没有‘保’、‘守’就没有发展,没有‘保’、‘守’就没有未来。”
专家支招
传承人“无人传承”
怎么办?
在“活力非遗”高峰论坛上,肇庆端砚的传承人杨焯忠、佛山醒狮传承人黄钦添作为传承人代表发言,谈了自己所遇到的困惑:由于文化断层以及学艺艰苦、收入微薄等问题,传统非遗的传承人已经很难找到后继者。
杨焯忠提到,端砚除了传统制作技艺的复苏外,最大的问题是人文断层。制砚是一门融文学、历史、绘画、书法、金石于一体,文化含量极高的学问。端砚要进一步提升档次,当务之急就是要在“内涵”二字上下功夫,不可止步于制造一两千元的低端产品。
宋俊华认为,师傅教徒弟既要有技艺的内容,又要传授中国传统文化知识,“不少传统非遗项目招收不到满意的学徒,因此现在应该对民众普及一种观念:不能总把非遗当做赚钱工具。非遗是作为生活方式而存在的。”
佛山醒狮传承人黄钦添,是黄飞鸿第五代传人,他遇到了醒狮传承的棘手问题。由于训练太苦以及有受伤的危险,佛山南海本地的家长已经不愿送孩子来学舞狮,更不会把它当职业,现在来学的大部分是外地的孩子。
宋俊华认为,这个问题很复杂,传统醒狮是民俗活动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民俗味较重。但南海醒狮不同,走的是职业化道路,已经淡化了民俗,向舞蹈艺术方向发展,所以就需要遵守艺术规则,脱离民俗以后社会需求度就不会高。
宋俊华提出,解决这个问题有两条路,一是回归传统,就是较为保守的做法,提高民俗性,降低艺术性;二是提高艺术性,能够脱胎于传统醒狮,变得能与现代社会接轨,融入到现代生活中来,提高自信,彻底成为一门艺术。
■典型案例
米酒与石湾陶艺的活力再造
曾几何时,单价几十元钱的石湾米酒已经升至数百元甚至上千元了,而它也从过去再简单不过的玻璃瓶,装入了石湾陶艺大师亲手设计的作品中。
广东石湾酒厂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副总经理周文燕告诉记者,将石湾米酒与石湾陶艺融合,这是一次对石湾米酒文化的“文化寻根”。她说,从石湾酒厂的前身“陈太吉酒庄”算起,至今已有180多年历史。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如同广东凉茶一样,“陈太吉”的“玉冰烧”也独具老广的个性,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玉冰烧采取“肥肉酿浸,缸埕陈藏”的独特酿酒工艺,自古就与佛山本地的陶艺融合在一起。
“石湾酒是中国米酒的代表产品,而石湾的陶艺又是最出名的,这两种最具岭南特色的产品的结合,是想将石湾酒发展成为一种高端、鉴赏性的新酒品。”周文燕说,酒瓶是由中国陶瓷艺术大师黄志伟设计,以古代诗词文人酒后似醉非醉的形态为造型,艺术性与实用性自然融合,这是石湾陶艺文化与岭南酒文化的独特创作,单独陶酒瓶就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和观赏价值。
周文燕指出,米酒文化和陶瓷文化的结合,不仅在酒的传统工艺酿造上体现出了酒文化,也让人领略岭南本土文化特色。而经过石湾陶艺大师设计的石湾陶艺酒瓶,其实也在试图唤醒中国古人诗酒文化的复苏。
为发掘更深厚的文化血脉,今年,广东石湾酒厂打破企业门槛,在佛山投建广东最大的酒文化博物馆——岭南酒文化博物馆,将在年底落成。博物馆除了将会展示石湾酒厂传统酿造技艺外,还向公众宣传历史悠久的岭南酒文化。“我们投入巨资打造这个博物馆,不是建造一家企业博物馆,而是全面呈现岭南酒文化,体现一份宣扬岭南文化的责任。”周文燕说。
■成功案例
乞巧节的现代复活
对于传统非遗项目,有传承人持之以恒的坚守,它们可以迎来复苏。而面对传统的民俗节庆类非遗项目,如何传承复苏?近年来,广州市天河区委宣传部部长童慧介绍了“乞巧节”的成功案例。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古老的“乞巧节”正在重新活化为天河区的“文化名片”。
起源于汉代的“乞巧节”,即七夕节,是中国七大传统节日之一。珠三角地区的“乞巧”习俗更是历史悠久。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乞巧节从上个世纪50年代开始逐渐濒危。直到1998年,在4位老人带领下,天河区珠村首先在村中的小祠堂恢复起了“摆七娘”,推动周边地区乞巧文化的陆续复苏。
村民们自发的民俗活动,引起了政府的关注。为恢复这一传统民俗的生命力,天河区依托村民、传承人、专家学者、媒体等多方力量,全方位挖掘乞巧文化的内涵。政府的号召得到了广泛而踊跃的回应:村民们为政府提供民国时期记录珠村乞巧的文献,“巧姐”们则献出自己多年珍藏的乞巧佳作,学者们则通过口述历史、田野调查等,为乞巧习俗的完整真实的传承,带来了最直接参考资料。
打捞原始的乞巧技艺只是为非遗重注活力的第一步,关键在于乞巧文化的传承,而走进课堂是非遗传承最好的形式。为此,天河区珠村小学在2004年率先将乞巧工艺融入课堂,开发艺术教育校本教材《我们的乞巧》。此后,天河区还在各级学校学生中举办“乞巧大赛”和“展示会”,大大提高了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与积极性。如今,天河乞巧已经形成了由“八大元老”为代表的乞巧婆婆、“五朵金花”为代表的现代巧姐,以及珠村小学众多“小巧女”组成的庞大传承人谱系。
为推进乞巧民俗的活态传承,适应时代的变迁,天河乞巧不断推陈出新,创作了一系列富有时代气息的乞巧作品。从“文明家园”、“亚运主题”再到“中国梦”,“巧姐”们一件件心灵手巧的杰作,记录着他们生活中的幸福点滴。
“天河乞巧习俗”前年入选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珠村也被文化部评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目前,区政府力争将珠村打造成具有岭南水乡特色的“中国乞巧第一村”,而珠村古祠堂也将升级成为乞巧博物馆,通过文字、图片、视频、实物等多媒体手段,推广乞巧文化。童慧表示,博物馆的出现,将使乞巧文化的展示更为常态化,让珠村真正成为乞巧文化的地标。
(来源:南方日报;记者: 李培 杨逸 钟琳)
(编辑:江晓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