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项目序号:604 | 项目编号:Ⅱ-105 | 
| 公布时间:2014(第四批) | 类别:传统音乐 | 
| 所属地区:青海省 | 类型:扩展项目 | 
| 申报地区或单位: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 | 保护单位:海西州文化馆(海西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中心、 海西州民族文化体育活动中心) | 
蒙古族民歌内容丰富、节奏自由、曲调高亢、悠扬婉转。海西蒙古族民歌是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人民集体创作,一代一代传唱下来的民间艺术。海西蒙古族是青海蒙古族的主要组成部分,原青海蒙古族二十九旗的八旗现居住在海西。海西蒙古族民歌主要流传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格尔木市乌图美仁乡、郭勒木德镇,德令哈市柯鲁克镇、尕海镇、蓄集乡;都兰县宗加镇、巴隆乡、香加乡;乌兰县柯柯镇、铜普镇、茶卡镇;大柴旦行委柴旦镇;茫崖行委茫崖镇及海北州祁连县、海晏县;黄南州河南蒙古自治县和甘肃省肃北县等地区境内生活的蒙古族人民当中。
海西蒙古族民歌数量多、流传广,以声音舒缓自由、曲调悠扬舒畅而闻名,生动反映了历史遗存、风土人情,取材广泛,内容丰富。海西蒙古族常在放牧、赛马摔跤、新蒙古包落成、狩猎远征以及婴儿洗礼、幼儿剪发、青年婚礼等仪式上唱民歌,表达爱情、思乡念亲等情感。
海西蒙古族民歌腔调多变,词语较少,节奏悠长,语言精炼,既表现出青海蒙古族人民追求幸福、吉祥和美好期盼的激昂情感,又蕴含着忧伤、思念、怀古等深沉的思想感情。海西蒙古族民歌在曲调和演唱方式上还保留着13、14世纪蒙古族民歌的特征。结尾部分一般都有“愿国家安宁”“愿佛爷保佑”的祝愿词,集中反映了蒙古族人民对国家强盛、生活美好的向往和追求。代表曲目有《呼和苏里的骏马》《蒙古高原》《伊克高里的柳树》等。
多年来,当地政府积极支持民间艺人参与“柴达木之夏”“百姓舞台”、牧民“孟赫嘎拉”等民歌演唱比赛和演出,提高民间歌手的演唱水平,促进该遗产项目的传承传播工作。
海西蒙古族民歌历史悠久,题材包容万象,艺术积淀丰厚,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反映了当地蒙古族的历史、生产、生活、习俗、宗教信仰、思想观念、审美理想,是海西蒙古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具有不可低估的社会功能和文化意义。

| 编号 | 姓名 | 性别 | 出生日期 | 民族 | 类别 | 项目编号 | 项目名称 | 申报地区或单位 | 
|---|---|---|---|---|---|---|---|---|
| 编号05-2114 | 姓名古力 | 性别男 | 出生日期 | 民族蒙古族 | 类别传统音乐 | 项目编号Ⅱ-105 | 项目名称蒙古族民歌 | 申报地区或单位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 | 

| 编号 | 项目名称 | 类型 | 申报地区或单位 | 
|---|---|---|---|
| 编号Ⅱ-105 | 项目名称蒙古族民歌(新疆温泉县蒙古族短调民歌) | 类型传统音乐 | 申报地区或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温泉县 | 
| 编号Ⅱ-105 | 项目名称蒙古族民歌(和硕特民歌) | 类型传统音乐 | 申报地区或单位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 | 
| 编号Ⅱ-105 | 项目名称蒙古族民歌(乌拉特民歌) | 类型传统音乐 | 申报地区或单位内蒙古自治区乌拉特前旗 | 
| 编号Ⅱ-105 | 项目名称蒙古族民歌(郭尔罗斯蒙古族民歌) | 类型传统音乐 | 申报地区或单位吉林省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 | 
| 编号Ⅱ-105 | 项目名称蒙古族民歌(阜新东蒙短调民歌) | 类型传统音乐 | 申报地区或单位辽宁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 | 
| 编号Ⅱ-105 | 项目名称蒙古族民歌(鄂尔多斯古如歌) | 类型传统音乐 | 申报地区或单位内蒙古自治区杭锦旗 | 
| 编号Ⅱ-105 | 项目名称蒙古族民歌(鄂尔多斯短调民歌) | 类型传统音乐 | 申报地区或单位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 | 
| 编号Ⅱ-105 | 项目名称蒙古族民歌(科尔沁叙事民歌) | 类型传统音乐 | 申报地区或单位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