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海西蒙古族剪发礼是由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申报的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海西蒙古族是蒙古民族和硕特部的主体,和硕特部是西蒙古四部之一,礼俗风尚独具特色。海西蒙古族剪发礼由剪发、吟颂祝赞词、全羊席等几部分构成,是海西蒙古族人生中重要的礼俗之一,体现了蒙古族的信仰和崇尚的观念,仪式中蕴含的文化基因也表明了对于族群的自我文化认同。同时,该非遗项目生动、立体、充分地展现了祝赞词、蒙古族民歌演唱(德都民歌)、蒙古族马头琴音乐、德都蒙古全席等不同文化形态的内容,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与学术研究价值。
【关键词】仪式;剪发礼;文化基因;文化形态
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以下简称“海西州”)蕴含着丰富的民族民间艺术宝藏,在这片文化形态多样的土地上,至今依然存在着诸多传统仪式、歌舞,以及活态的口头传统,通过对其文化基因的深入探析,从不同视角阐释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域下仪式、节庆活动的整体性保护路径。文化遗产的多样性取决于其文化持有者作为主体并通过多种观察视角使其呈现出多样的文化形态。从哲学层面解释,同一性是指多种事物能够共同存在,具有同样的性质。综观文化遗产,这种同一性使得我们对其的研究得以深入结构层面,两种存在形态并非仅只是物理构成,而是具有相同的精神结构。“由此展开的文化遗产形态研究不只是依托两种存在形态,而且依托内在构成诸要素。所以,如果没有对文化遗产形态及其内在结构的深层认知,就很难对遗产规律进行整体把握。”③
一、蒙古族剪发礼的形态构成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连结各民族情感、维系国家统一的重要基础,同时又生动地体现着壁立千仞、海纳百川的中华文明的品格。综观国际社会对文化遗产的关注,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以下简称《公约》),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视为人类共同关注的事项。《公约》中,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对象,详细列出了以下5个方面:⒈口头传统和表现形式,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⒉表演艺术;⒊社会实践、仪式、节庆活动;⒋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⒌传统手工艺④。在本文所考察的青海海西蒙古族剪发礼中,其项目所涉及的内容包含了口头传统、表演艺术、仪式、传统手工艺等内容。这些内容作为《公约》中明确提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对象,各自又呈现出一种相对独立存在的文化形态,如仪式中的祝赞词、蒙古族马头琴音乐、德都蒙古全席等,这些以行为方式为主要传承的日常生活习俗,通过族群传承、部落传承、家族传承和社会传承模式,代代相承,发展形成了厚重的少数民族礼俗传统。
蒙古族有三大重要的人生礼俗,分别是剪发礼、婚礼、寿宴。自古以来,蒙古族剪发礼在蒙古族人心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这一传统观念体现了蒙古民族的生存状态与生存逻辑。青海省海西蒙古族剪发礼俗世代相传,特色鲜明,2006年,这一项目列入第一批青海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21年,笔者赴青海对该项目进行了深入的田野考察,本文以此次海西蒙古族剪发礼考察为例,通过深描、参与式观察等人类学、民俗学研究方法,透过“自我”与“他者”的身份互换,探析田野考察中一位名叫雅茹罕的蒙古族幼儿的剪发礼,并阐释其礼俗传统的文化基因与独具特色的文化形态。
每一个国家、族群都有属于自己的礼俗传统,它是维系民族凝聚力的重要基础和核心价值观。所谓礼仪,是人们在生活、生产、社会交际等各种活动中所遵循的社会规则和道德规范,需要一定的礼节与多种文化形式来表现,通过多种传播途径,代代承袭逐渐发展成为人们普遍认可并依照实行的社会风俗,又称之为礼俗。礼俗,指礼仪习俗,即婚丧、祭祀、交往等各种场合的礼节。传统的礼俗内容有冠礼、生辰、婚姻、祭拜、座次、丧葬等。如今的青海海西蒙古族剪发礼与传统的蒙古族剪发礼相比,虽然在传承过程中发生了一些演变,但整个仪式内容依然包括祭拜、祝赞词、敬献哈达、全羊席、马头琴表演等。
蒙古族传统礼俗包括洗礼、剪发礼、婚礼、祭拜、寿宴等。蒙古族洗礼是在婴儿出生7天至10天举行的人生第一礼。蒙古族剪发礼是在幼儿3周岁时举行的仪式,在蒙语中称为“敖尔波”仪式,仪式上会将幼儿从出生至3岁所蓄的胎毛从发辫四周剪下(通常会保留部分顶发),这一仪式的完成标志着受礼人由此成为独立的社会个体。剪发仪式内容极为丰富,包括祭拜、祝赞词、敬献哈达、敬献德吉勒、全羊席、蒙古族民歌演唱、马头琴表演等,这些内容都是十分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祝赞词,属于民间文学类。祝赞词是我国北方蒙古游牧民族传统的民间文学形式,它包括祝词和赞词,统称为“祝赞词”。思深语近、富含韵律美的祝赞词总是能够深深地打动人心,作为剪发仪式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因其既保留了古老的祝词赞词中对天地山川、自然万物的赞颂,又饱含对幼儿成长的真情赞美与美好祝福,故成为剪发仪式的核心。在剪发仪式中,蒙古族民歌演唱以及蒙古族马头琴表演也是重要的内容,旋律优美的蒙古族民歌与悠扬的马头琴音乐贯穿于蒙古族生活习俗中。由海西州申报的蒙古族民歌,也称为德都蒙古民歌,是2014年公布的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2006年,蒙古族马头琴音乐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21年8月,德都蒙古全席被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蒙古全席蒙语称为“绪斯”或“布克勒”,是蒙古族招待贵宾的传统佳肴,又称为全羊席、整羊席。这一蒙古民族最古老、最隆重的宴席,是蒙古族以活态形式传承至今的习俗,是草原游牧文化的活化石,更是蒙古族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可以看到,正是因为青海海西蒙古族聚居于青藏高原地区,其自然与人文环境具有特殊性,所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剪发礼俗文化特质。
二、蒙古族剪发礼形成的民俗语境
民俗,又称民间文化、民间风俗,是指一个民族或一个社会群体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并世代相传、较为稳定的文化事项,可以简单概括为民间流行的风尚、习俗⑤。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俗文化大国,民俗文化不仅是历史的延续,而且还将会继续延续下去。正是这种民俗文化基因,在它形成和发展过程中,造就了中华民族的精神传统和人文性格,因此弘扬中国民俗文化传统,对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民俗是人民传承文化中最贴切身心和生活的一种文化——劳动时有生产劳动的民俗,日常生活中有日常生活的民俗,传统节日中有传统节日的民俗,社会组织有社会组织民俗,人生成长的各个阶段也需要民俗进行规范来求得社会认同。
(一)蒙古族剪发礼形成的自然与人文环境
探赜蒙古族礼俗的文化基因,首先应理解思维借以实现的形式。蒙古族传统礼俗是游牧文明的产物,它产生于特定的文化背景之中,自然生态环境是民俗赖以存续的文化语境,其文化形态演变轨迹与特征由蒙古民族的自然生态观决定。在蒙古人的思维模式中,至高无上的权力是由天神“长生天”(即草原游牧部落的主神)授予一位地上的首领。“长生天”是蒙古民族的最高天神,即蒙哥·腾格里(突厥语是Mangu Tngri,蒙古语是Mongke Tngri,读作“腾格里”)。因蒙古人以“苍天”(苍穹)为永恒神,所以称之为“长生天”。游牧族群遵从的这种生存模式,决定了其生产方式与文明,这种游牧文明和蒙古族古老的生产方式便是其内在的文化基因。就蒙古族剪发礼、婚礼、寿宴三大人生礼俗而言,也与其自然与人文环境密切相关。
蒙古族剪发礼俗形成于青藏高原这一特定的自然地理环境。青藏高原自然生态独特、地理资源丰富,其自然生态孕育了蒙古族传统的生态智慧观念,内化了他们对自然的崇拜观、价值观、知识体系、认知态度等。独特的人文环境成为蒙古族剪发礼俗传承发展的文化基础。丰富多样的社会人文生态环境,大致可分为社会、历史、宗教和文化,包括民间祭祀仪式、节日习俗、神话传说、绘画、乐舞、民间音乐等,这是滋养孕育蒙古族的人文环境,是传承礼俗的基因、环境和土壤,是其赖以生存与传承的基本生态。特色鲜明的生命认知与生活方式,是蒙古族剪发礼俗传承的生态保护理念。蒙古族生活态度、宗教信仰和审美心理,是他们特有的生态伦理与生活方式,体现了他们对生命的认知,构成了传统的生态观念。如祝词的起源与民间各类风俗习惯以及生产、生活现象密不可分。祝词是表现各类习俗与生产、生活现象,并祈祝其美好未来而创作的长诗型民间文学体裁。
(二)海西蒙古族族群的历史与文化
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聚居区主要分布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它地处青藏高原北部,青海省西部,北邻甘肃,南接西藏,西邻新疆,是青藏高原的衢地。海西州曾是通往西域的古“丝绸之路”辅道,如今是连接西藏、新疆、甘肃的战略支撑点和祖国西部腹地的交通枢纽。海西蒙古族是青海世居少数民族之一,又称“德都蒙古”。“德都”的蒙古语是Deed,原意为“上部、上边、高原、雪域”。在此,引(引申)意于佛教宇宙观。“德都蒙古”包括蒙、元时期的“宣慰使司蒙古”,明代的“西海蒙古”,17世纪以降的“卫拉特蒙古”等三个阶段居住在青藏高原的蒙古族⑥。青海蒙古族是和硕特蒙古,祖先在蒙古高原北部及贝加尔湖西南、我国北方额尔古纳河下游和海拉尔河下游呼伦贝尔草原及科尔沁草原等广大的森林地带。17世纪30年代,固始汗一支的民众东进青藏高原,部分留居乌鲁木齐周围。青海境内的蒙古族与内蒙古、新疆的蒙古族风俗习惯基本相同。但因长期与藏族、汉族、回族、土族等民族杂居,风俗习惯既有蒙古族的特点,也吸收了其他民族的优点。海西蒙古族主要分布在柴达木盆地四周的德令哈市、乌兰县、都兰县、格尔木市、大柴旦及茫崖行委等地区,人口约为2.48万人。海西蒙古族是蒙古民族和硕特部的主体,由于长期群落独居,因此礼俗风尚独具特色。
在原始社会时期,原始宗教崇拜占据着主导作用。进入阶级社会之后,统治者对礼仪的强化和古代思想家对礼节的倡导,则成为礼俗形成最重要的推动力。
蒙古族最初信仰萨满教,相信万物有灵论。萨满教是分布于北亚一类巫觋宗教,包括满族萨满教、蒙古族萨满教、中亚萨满教、西伯利亚萨满教。流传于中国东北到西北边疆地区操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蒙古语族、突厥语族的许多民族中,鄂伦春族、鄂温克族、赫哲族和达斡尔族到20世纪50年代初尚保留萨满教的信仰,对这些民族的生产、生活和社会习俗等各个领域产生过重大影响。后改奉藏传佛教的蒙古族,将萨满教与藏传佛教协调融合,成为蒙古族民间信仰体系,并贯穿于人们的生活、生产之中。蒙古族传统礼俗既保留了原始萨满教的痕迹,又有现代佛教的遗存。剪发礼俗传统是蒙古民族宗教思想的精华并运用于日常生活遂成民情风俗的渊源。
如剪发礼中的祝赞词就具有萨满仪式歌的特征。从古代萨满经书和英雄史诗等民间口头创作来看,祝词和赞词最初产生于劳动,是猎户、牧民的集体口头创作。原始宗教——萨满教出现以后,巫师(蒙语称“博”)借用这些古老的歌谣,或者加以改编,把祝词变成了萨满教的各种仪式歌。古老的祝词赞词大多是对天地山川、自然万物的赞颂,对渔猎畜牧生产、对日常生活等的祈求祝福。
三、蒙古族剪发礼程序及民俗结构
笔者在此次仪式田野考察的过程中主要运用的是深描与参与式观察的研究方法。吉尔兹认为,“深度描写”具有如下的特征:第一,区分可观察的行为、现象性观察和浅层描写,强调描写和观察方式的特定化、情境化、具体化,并确立长期的、小范围的、定性在上下文背景中的理论前提要求;第二,重申文化是积累的总体性符号系统,是可被条分缕析、分层探讨的;第三,昭示符号是模糊地传承的,符号的融混驳杂不断组合的特征使其具有晦涩性,它们携带的意义必须要阐释⑦。所以,所谓的民族志写作至少应该具有4个特点,其一,它是解释性的;其二,它所解释的是社会性会话流;其三,所涉及的解释在于将这种会话“所说过的”从即将逝去的时间中解救出来,并以可供阅读的术语固定下来;其四,这类描述是微观的。而参与式观察可以分为公开性参与式与隐蔽性参与式两种类型。
在以往的田野考察中,笔者多以“局外人”的观察视角,以“他者”的身份参与田野考察,而在此次考察中,笔者的身份有所转换,以“局内人”的全新视角阐释仪式过程。下面以2021年10月雅茹罕的剪发礼为考察对象做具体分析,在这一仪式中,主要有6个部分:介绍剪发礼,剪发礼、全羊席、吟诵祝赞词。本文限于篇幅,只对仪式中的少部分内容进行具体分析。
(一)蒙古族剪发礼程序
剪发礼前3天,海西州的亲戚们备好羔羊、须弥尔,为仪式当天的全羊席做好准备。举行仪式的吉日已提前请德高望重的老人算好,仪式当天,住在海西州、海晏县的亲戚们身穿德都蒙古族服饰一大早赶到西宁市。首先,由主持人介绍剪发礼:蒙古人有“人生三宴”或“人生三礼”之说,即剪发宴、婚宴、寿宴。可见剪发礼是蒙古人极为重视的人生礼仪之一。剪发礼,蒙古语称“敖尔波”礼。按照德都蒙古人习俗,孩子出生后不剃头,直到3岁才剃胎发。德都蒙古人认为,婴儿胎发是母亲在授予孩子生命的同时授予孩子血肉的一部分,具有神圣的意味。剪胎发时,孩子的父母先要请喇嘛占卜,择定吉日,再邀请亲朋好友及邻居等参加仪式。受邀的亲朋好友在剪胎发仪式上要带着祝词,献上哈达、绸缎,表达对孩子一生幸福的祝愿和对未来生活的坚强支持和鼓励。剪发顺序大致是首剪、家剪、客剪。首剪必须是太阳刚刚升起时,由与孩子属相相合的年长者来做孩子的剪发贵人动第一剪。如果受剪者是男孩,则从右边开始剪,如果是女孩,则从左边剪,将剪下的一撮头发装入剪刀手柄上的哈达结内。将哈达、绸缎、毛毯等礼物搭在孩子的脖子上,接着给孩子祝词,并许诺要送他一只小白母羊等。首剪之后是家剪,即家庭成员依次各剪一撮,并给孩子祝福。而后是客剪,客剪由来客中的长者先给孩子剪发,接着亲朋好友按年龄的长幼轮着剪。每人在剪下一撮头发时必须要给受剪者念剪发的祝词,如果自己不会也可以由别人代祝,总之,祝福一定要用口传形式吟颂出来⑧。
主持人介绍完后,剪发礼正式开始。按照习俗,首剪由与孩子属相相合的年长者来做孩子的剪发贵人动第一剪。很巧的是,雅茹罕的曾祖母正是这位剪发贵人(与雅茹罕属相相合的年长者),由于首剪极为重要,所以此时,青海海西著名的蒙古族颂词人(蒙语尊称为“伊若勒齐”)——林育生开始吟诵祝赞词。剪发祝词如下:
在这万物茂盛的季节里,
挑选了最好的月份,
选了吉祥如意的日子,
请来了尊贵的众多亲人和朋友,
打开了黄金铸成的剪刀,
剪去你这乌黑发亮的头发,
祝你经常得到佛光的沐浴,
享受雨珠一样繁多的幸福,
让你的名字像青海湖一样盛誉四方,
像海螺一样响彻云霄,
祝你长命百岁,万事如意!
首剪完成后,由雅茹罕的曾祖父、姥爷、姥姥依次剪胎毛,每个人手握金剪刀,一边剪一边诵念祝词,送上最吉祥的话语与最真挚的祝福,同时,还要献上蓝色的哈达或精美的绸缎,双手举过头顶,再搭在雅茹罕的肩上。每人只剪一小撮,而且是剪发辫末端的发梢部分。如今,对于小女孩儿的胎毛,家族的人们都会少剪一些,以便仪式后修整发型,对于小男孩儿的胎毛,家人们普遍会多剪一些,因为仪式结束后通常会把男孩儿头上的胎毛全部剃光。最后,再由年长者依次剪。剪完胎毛后,孩子的父母敬献“德吉”“巴音松”,设全羊席招待客人等。在这一仪式结束后,会有马头琴表演、歌舞表演,以表示庆祝。家族中的每个人在仪式举行前的几个月就开始准备要表演的德都蒙古民歌,在仪式当天表演环节,基本上每个人都会献唱一首德都蒙古民歌(图1)。由此也可以看出,海西蒙古族剪发仪式作为人生仪礼在每个蒙古人心中的重要性。
▲图1 歌手正在唱德都蒙古民歌
▲图2 雅茹罕(左一)穿着蒙古族服饰
(二)蒙古族剪发礼中的祝赞词
蒙古族剪发礼贯穿了蒙古族传统文化、思想、信仰和艺术表达,仪式中的祝赞词、德都蒙古民歌表演、马头琴表演、全羊席等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其独特性、活态性、传承性、艺术审美性等艺术特征清晰可见。特别是蒙古族剪发仪式中的祝赞词独具审美特征。
祝赞词最早由萨满祭词演变而来,是在特定的环境中,经特定的礼俗,由特定的人吟颂。这一活态的口头传统,至今深深吸引着众多的中外学者。祝赞词具有反复、铺排等特点,运用口头程式理论可探究其中的口传思维特点。对于口头诗学(Oral Poetics)的建设,不得不提到著名的美国学者艾伯特·洛德(Albert B. Lord)。1959年,洛德发表了《口头创作的诗学》⑨,通过对荷马史诗尤其是其中“特性形容修饰语”(epithet)见解独到的剖析,创见性地得出了一个结论,那就是荷马史诗必定是传统的和口头的。还有一位学者是诺托普洛斯(James Notopoulos),他于1951年发表了《荷马口头创编中的连贯与互通》⑩一文,剖析了口头程式并关注了口头演述、诗人(或者说“歌者”)与受众心智活动、语境力量等话题。1984年,蒙古族著名学者却拉布吉发表了《谈肃北蒙古人传承至今的“敖尔波”剪发礼仪式——卫拉特蒙古民俗考察》一文,主要分析了于1982年对一位名叫朝洛蒙的幼儿的剪发礼的田野考察。朝洛蒙的剪发礼开始前,德高望重的老人诵念的祝赞词如下:
翁木!
愿天下太平,生活安宁!
祝幸福长久,四季如春!
亲朋好友来自四面八方,
美酒肥肉摆在毡包中央;
为主人今天的生辰吉日,
祝美好的生活地久天长……
剪发时诵念的祝赞词是:
翁木!祝你幸福平安!
金色的剪刀张开了,
要剪去你那细嫩的乳发,
银色的剪刀张开了,
要将你那乌黑的美发剪下。
愿你如同海河雄健的白狮,
名扬四海,威震天下!
祝你就像参天的菩提大树,
福禄长青,茂盛繁华!
愿你放牧的畜群,
膘肥体壮,漫山满崖,
祝你长命百岁、幸福无涯!⑪
无论是阅读由蒙文翻译的中文文本,还是在仪式语境中聆听到的蒙语口头文本,都可以感受到祝赞词的韵律与节奏,以及丰满的美好寓意,更能够发现如同枝蔓般不断生根发芽的口头程式。“金色的剪刀”与“银色的剪刀”,“细嫩的乳发”与“乌黑的美发”,帕里—洛德学说中的“框架”和“结构”清晰可见。
(三)蒙古族剪发礼的民俗结构
海西蒙古族剪发仪式是蒙古族族群生活习俗,是智慧的结晶,蕴含了民俗文化的特质。民俗为什么存在于人类社会与文化之中,这其中的价值和意义是什么?乌丙安在民俗主体论中详细阐释了民俗的构成,通过分析从构成民俗的材料,到“民俗素”如何构成“民俗链”,再到如何形成“民俗系列”和“民俗系统”这一过程,为我们解释了先民们和现代俗民们⑫是如何把原材料作为代码去表现他们的民俗意愿。
所谓民俗质,就是构成民俗事象的最原初、最基本的质料(material)。它是构成民俗事项的材料。凡是俗民生活中听到的、看到的、感觉到的、或想象到的、接触到的事物,不论是言语的还是非言语的,都可能是构成民俗的材料⑬。但是并非所有的材料都能成为“民俗质”,只有当它与其他事件或材料结合,能够显现出民俗含义时,才具备民俗质的条件。由若干民俗质构成的一个个民俗单位,可以叫做民俗素。这种民俗单位是整个民俗的最基本“要素”(elements)。任何一个民俗素,都有一组表现或鲜明或隐晦的含义的事物,这些事物的展示形成一个民俗表现形式,传达一个民俗意义或象征一个民俗意义,这便是一个相对独立完整的民俗素。民俗素是构成民俗的基本要素。构成民俗素的材料一旦有了变异,还可以选用相近似的材料作替代物,表现形式的变异,仍然保持民俗素的单位存在;但是,民俗素的消失,却有可能导致原民俗遭到破坏和失传⑭。俗民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把若干民俗素联结并排列起来,构成一连串的密切相关的民俗组合关系,这一连串的民俗组合关系,可称之为“民俗链”(Folklore-chain)。俗民依照生活实践归纳同类民俗的所有民俗链在一起,形成同民俗的系列(series)与其他同民俗的系列区别,例如婚姻民俗系列、寿诞民俗系列等。如果依据同类题材和内容的密切相关性再行概括和归纳的话,就会形成更大范围的民俗系统(system),例如人生礼仪的民俗系统(包括婚姻、寿诞、葬丧等民俗系列)、信仰崇拜的民俗系统等⑮。
笔者参考乌纳钦在《口头叙事与村落传统》⑯一书关于情节素、情节链的分析方法,运用表格剖析的方式呈现海西蒙古族剪发礼进行民俗质、民俗素、民俗链。限于篇幅,在此只简单分析仪式前的筹备民俗链(表1)与德都蒙古全席民俗链(表2)。
通过对以上仪式前的筹备民俗链与德都蒙古全席民俗链的分析,可以看到仪式中每一个部分是如何构成的,同时,可以感受到蒙古族的信仰与诗性思维。吟诵祝赞词之前,主持人先请4位家族中英俊的蒙古族男士手捧须木尔、酸奶、宝日斯格(油馍馍)、酒这四样食物来给大家敬献“德吉”(图3)。“德吉”在蒙古语中表示饮食的“头一份”,也蕴含着“精华”“珍品”等意义。后面缀“le”为“德吉勒”,便成为动词,表达“先享用”“初献”之意。“秀木尔”既敬神佛又待客,是德都蒙古盛大喜庆节日不可缺少的食物,象征着世间万物及其赖以生存的山川河流。敬献“德吉”之后,由主持人隆重地邀请著名的颂词人青海海西著名祝赞词歌手林育生吟诵祝赞词(图4)。
▲图3 敬献“德吉”
▲图4 祝赞词歌手林育生吟颂祝赞词
蒙古族自古便有羊崇拜的风俗,考古证据表明,早在三万五千年以前,被学术界考证为现代蒙古族祖先的“河套人”便和赤鹿、羚共存于同一空间⑰。有学者推测,也许在当时的生存环境下,羚是他们主要的猎食对象。“如果人在日常生活中习见某种动物,并且人的生存最初几乎完全依赖这种动物,那么,人的生命力所依靠的东西最终必然要被神化,并高居人类自身之上。”⑱恩格斯也认为:“人在自己的发展中得到了其他实体的支持……是动物,由此就产生了动物崇拜。”⑲由此,我们不难理解蒙古族祖先对羊所产生的动物崇拜。
德都蒙古全席是青海蒙古族最具代表性的习俗文化,是最古老、最隆重的宴席。一般只在盛大聚会、隆重宴会、接待贵宾、节庆婚庆时摆设。德都蒙古全席综合了德都蒙古三大宴席:须弥尔席(白食盛宴)、全羊席(红食盛宴)、图德席(素食盛宴)。须弥尔席(白食盛宴),是指以奶为原料制成的食品,蒙古语称“查干伊得”,意为圣洁、纯净的食品,即“白食”;以肉类为原料制成的食品,蒙古语称“乌兰伊德”,意为“红食”。德都蒙古全席中,首先要全席“三拜”(拜天、拜地、拜祖先),其次是全席“三颂”(巴颜松颂词、全羊赞词、托闹格祝词),最后还有全席“三歌”(宫廷歌、宗教歌、喜庆歌)。
四、蒙古族剪发礼文化阐释
(一)仪式理论的核心概念——阈限
特纳的象征符号的过程分析为全面理解仪式在人类思想和行动中的作用做出了重要的学术贡献。人类学家用“仪式”(ritual)这一术语来指与正式的、非功利目的地位有关的活动,包括诸如节日、庆典、诞生礼、入会仪式、婚礼、寿宴、游戏等事件,而不是仅仅限于宗教仪式,甚至从最广泛的意义来说,仪式还涉及到所有人类活动的表意方面。特纳将仪式定义为“适合于与神秘物质或力量相关的信仰的特殊场合的,不运用技术程序的规定性正式行为⑳。
阿诺德·范·杰内普为“通过仪式”所下的定义是:“伴随着每一次地点、状况、社会地位,以及年龄的改变而举行的仪式。”㉑范·杰内普阐明,所有的通过仪式或“转换仪式”都有着标识性的3个阶段:分离(separation)阶段、边缘(margin)阶段以及聚合(aggregation)阶段㉒。
“通过仪式”主要分为3个阶段:分离阶段、阈限阶段、聚合阶段。通过分析蒙古族剪发仪式,可以发现,在分离阶段,仪式主体与之前的身份、社会地位等开始分离。在阈限阶段,仪式的“通过者”,也就是此次考察中的幼儿雅茹罕的社会性特征并不清晰,其身份还处在一种模糊的状态,在这一阶段,亲人们用金剪刀剪下孩子的胎毛,念诵祝词寄予最美好的祝福,同时敬献“修木勒”。在聚合阶段,仪式主体已与之前的身份分离,获得了新的身份、社会地位、权利与义务,从此拥有了自己的财产,新的身份被族群所认同。
(二)仪式的功能与文化阐释
在人类学、社会学以及民俗学界,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埃米尔(Émile Durkheim)最早较为清晰、完整地提出了仪式的功能与作用。在仪式功能的具体表现方面,涂尔干归纳了4种功能:仪式的第一种功能是惩戒。仪式实践常常是自我惩戒——在某些仪式中甚至会出现苦行僧式的自我否定,这些仪式需要个人的意志服从群体的要求。仪式的第二种功能是凝聚。宗教仪式的集体实践再度肯定了该群体的社会团结。仪式的第三种功能是赋予人们以生命力。在仪式中,神圣的象征以一种特定的方式维持着,以致它们能够作为至关重要的群体价值观代代相传。仪式的第四种功能是欢娱。一方面,社会通过或借助仪式活动以重申道德秩序的合理性和合法性,另一方面,仪式将个人的失落或不满的体验(比如死亡的不可避免)游戏化㉓。另外,仪式的交通和交换功能也被格外地强调。所以说,仪式与人类的表演行为不仅在原生纽带有着密切的关系,不少学者还认为仪式与戏剧在发生时期即为同一事物,因此,仪式也是戏剧发生的重要根据。美国戏剧史家奥斯卡·G.布洛克特在《世界戏剧史》中提出:其一,仪式是一种知识形态,包含着人类对宇宙的理解;其二,仪式可以起说教的作用,通过仪式可以继承传统和传授知识;其三,仪式想影响和控制事物,产生预期效果;其四,仪式还用于显耀一种超自然力量,或打猎和战争的胜利,或光荣的历史、英雄人物,或图腾;最后,仪式也起娱乐作用㉔。笔者认为,海西蒙古族人生中的几个重要仪式,具有凝聚族群、赋予人们以生命力等功能。若要具体讨论仪式包含着多种功能,需要结合不同的仪式类型。通过田野考察或以各种身份参与仪式,我们可以在不同的仪式中清晰地看到某些功能,无论是表现在个人层面上,还是群体或社会层面上。它们可以成为情感的渠道并表达情感,引导和强化行为模式,支持或推翻现状,导致变化,或恢复和谐与平衡。仪式在治疗方面还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们可以用来维护生命力和大地的生殖力,保证与无形世界的适当联系。仪式在满足人们心理层面上的需求方面也有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人类生活中的一些不可预料的事情上,仪式可以起到心理上的舒缓、化解、转移等作用㉕。事实上,由于对来自自然的威慑和人类心理、情感上的变化都得不到“正确”的解释,人们便在仪式中寄托着某种情感上的东西㉖。
仪式作为一种大众化的活动,在其庆祝的背后,总是体现着一些功能。在仪式过程中,人们除获得情感愉悦外,还实现了一系列的社会功能。蒙古族剪发礼蕴含着丰富的民俗意味和浓烈的文化色彩,隐匿在其中的是人们的日常生活状态和精神风貌。通过对剪发礼的考察,至少有以下3种功能。
首先是祭祀功能,以吟诵祝赞词赋予人们以生命力是仪式中最突出的特点,不仅是文艺,也是祭拜长生天。它不仅让人欢娱,也让神灵保佑。其次是凝聚功能,以全羊席这样一种宴席的文化形态赋予族群内部凝聚力,通过这种古老的全羊席分享仪式祈求神灵保佑这方土地五谷丰登、六畜兴旺、风调雨顺,这是这一古老民间祭礼的内容。最后是欢娱功能,以传统民间歌舞、马头琴演奏等艺术形式赋予族人欢娱,通过或借助仪式活动以重申道德秩序的合理性和合法性。
结语
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传承至今,中华传统文化通过对多元地方文化的融会、提炼逐渐形成,中华民族是众多族群的集合,而与礼俗相关的话语形式和社会实践,涉及中华民族自古以来持续的思想构成与社会运作,因之成为理解这一过程的重要路径。礼俗传统的精髓仍在当今社会生活中潜在传承。笔者以蒙古族传统礼俗田野考察为基础,关注特定语境中蒙古族剪发礼俗的仪式性、叙事性及其意义,可以看到,在遗产化语境中,蒙古族将剪发礼俗传统与当地民俗交融,使剪发礼俗传统成为民族情感的纽带,呈现出其在地方知识脉络中相互依存、相互阐释的多维建构。更关注对民族之“礼”与民间之“俗”之间复杂的互动关系进行研究,旨在强调生活是文化之根,以礼俗文化为表征的“礼俗互动”,是中华文明建构、整合和传承的有机部分。作为蒙古民族和硕特部的主体,海西蒙古族剪发礼是海西蒙古族人生中重要的礼俗之一,它体现了蒙古民族的信仰和崇尚观念,仪式中蕴含的文化基因也表明了对于族群的自我认同。海西蒙古族剪发礼这一非遗项目内容中又包含了祝赞词、德都蒙古民歌、蒙古族马头琴音乐、德都蒙古全席等非遗项目,生动、立体、充分地展现了多种文化形态,具有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图片:均由作者拍摄)
作者简介:邸莎若拉 中国艺术研究院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民俗学、非物质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