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3   星期六   农历四月初六   谷雨 谷雨
蒙古族搏克
项目序号:298
项目编号:Ⅵ-16
公布时间:2014(第四批)
类别: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
所属地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类型:扩展项目
申报地区或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苏市
保护单位:乌苏市文化馆

蒙古族搏克是蒙古族人民在长期游牧生活中创造出来的一项竞技性与娱乐性并存的传统体育项目。乌苏市蒙古族搏克是蒙古族搏克的组成部分之一,流布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苏市、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和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等地。另外,在甘肃省、青海省、内蒙古自治区也有流传。

乌苏市蒙古族搏克比赛形式古朴而庄重。按传统要求,参赛者需穿牛皮、鹿皮制成的“卓德戈”短裤,裸背,赤脚上阵,如今习惯用简便易用的腰带将摔跤手的腰与大腿连接起来捆绑代替摔跤服。比赛不需特定场地,没有重量级别限制。参赛摔跤手为偶数,进行单淘汰赛,一跤定胜负,平局叫“海木”。优秀的摔跤手叫“芒那搏克”,意为先锋摔跤手,这是摔跤手的最高荣誉。比赛中以使对方双肩同时着地为胜,这是乌苏市蒙古族搏克的主要特点之一。除胜负标准外,其在服装、比赛规则、民俗仪式等方面也有鲜明地域和民族特点。

比赛前,要按传统习俗对摔跤手进行训练,控制饮食和睡眠。比赛时须先推举族中一位德高望重的长者担任裁判,由2名长者将参赛选手用蓝、黄布盖上头,在比赛场地中央顺时针方向绕3圈后,向主方向(主席台)磕3次头后起身进行比赛。摔跤手在比赛中讲究摔跤技巧,采用预防对方攻击和有利于自己出击的站姿、步伐与抓法,通过用捉、拉、扯、推、压、提等13个基本技巧演变出几十个动作,奋力将对方摔倒。此外还有不许抱腿,不准触及部分身体部位、不许记仇复仇等严格的约定和比赛规则。

乌苏市蒙古族搏克要求选手身体动作协调配合,在对抗中充分显示力量和技巧,能训练力量、灵敏度、速度、耐力等身体素质,并锻炼机智、勇敢、顽强等意志品格。该项目有着广泛的社会传承基础。此外也依靠家族传承,如孟克那生传承谱系和青山传承谱系。

乌苏市蒙古族搏克是兼具竞技性、健身性、民俗性、娱乐性的民族体育运动项目,是那达慕、祭敖包等蒙古族群众集会活动不可缺少的运动项目。在世代传承和发展过程中,产生了许多相关的民歌、赞词、祝词和故事等丰富多彩的搏克文化,对增强相关社区认同感、和睦社群发挥着积极作用。

相关传承人
编号 姓名 性别 出生日期 民族 类别 项目编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编号
05-2541
姓名
孟克那生
性别
出生日期
民族
蒙古族
类别
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
项目编号
Ⅵ-16
项目名称
蒙古族搏克
申报地区或单位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苏市
编号
05-2542
姓名
那日来
性别
出生日期
民族
蒙古族
类别
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
项目编号
Ⅵ-20
项目名称
蒙古族象棋
申报地区或单位
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
相关项目
编号 项目名称 类型 申报地区或单位
编号
Ⅵ-16
项目名称
蒙古族搏克
类型
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
申报地区或单位
内蒙古自治区东乌珠穆沁旗
编号
Ⅵ-16
项目名称
蒙古族搏克
类型
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
申报地区或单位
内蒙古自治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