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序号:856 |
项目编号:Ⅶ-80 |
公布时间:2014(第四批) |
类别:传统美术 |
所属地区:黑龙江省 |
类型:扩展项目 |
申报地区或单位:黑龙江省牡丹江市 |
保护单位:牡丹江渤海靺鞨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
牡丹江满族刺绣是满族先祖粟末靺鞨人在隋唐时期渤海国(即今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一带)利用本地产柞蚕丝,通过学习吸收中原刺绣精粹,并结合民族特点而形成的一种刺绣表现形式。相关出土文物和壁画印证了当时渤海靺鞨绣已相当成熟。该项目以东北特有的柞蚕丝线为刺绣原料,柞蚕属野生蚕,其丝具有珠宝光泽、自然柔和。而牡丹江市地理环境得天独厚,柞树森林资源丰富,为该项目提供了充足优质的原料。
牡丹江满族刺绣以逼真与立体的视觉效果而闻名,表达出光影折射效果,使观者如临其境,观赏价值较高,被誉为“刺绣中的油画”。以当地特有的风土人情、自然风光为题材,体现满族民众的民风民俗。传统刺绣针法是渤海国时期流传下来的鸡爪针,形态类似鸡爪。经过世代传承,针法技艺不断发展,如今通常使用的是三角针技法,针脚比较大,针法由大到小,4至8层叠加,丝线并股参色,形态类似五角星。所刺绣出来的艺术作品细致精巧、色彩艳丽、景色逼真,既细腻柔美,又粗犷豪放。
牡丹江满族刺绣既有家庭传承也有师徒传承。历史上多是满族妇女从家庭女性长辈心手相传而习得。如今还有以师带徒、学校教育等多元化的传承方式,传承也不局限于满族族群。
满族妇女以富于色彩和质感的刺绣作品装点生活,愉悦心灵,为日常生活增添了艺术气息,具有审美价值。该项目的起源与发展是多民族文化交流融合的生动实践,体现出中华文明的统一性和包容性,对促进民族团结和睦具有积极意义。
编号 | 姓名 | 性别 | 出生日期 | 民族 | 类别 | 项目编号 | 项目名称 | 申报地区或单位 |
---|---|---|---|---|---|---|---|---|
编号 05-2694 |
姓名 孙艳玲 |
性别 女 |
出生日期 |
民族 满族 |
类别 传统美术 |
项目编号 Ⅶ-80 |
项目名称 满族刺绣 |
申报地区或单位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 |
编号 | 项目名称 | 类型 | 申报地区或单位 |
---|---|---|---|
编号 Ⅶ-80 |
项目名称 满族刺绣(宁安满族刺绣) |
类型 传统美术 |
申报地区或单位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宁安市 |
编号 Ⅶ-80 |
项目名称 满族刺绣 |
类型 传统美术 |
申报地区或单位 黑龙江省克东县 |
编号 Ⅶ-80 |
项目名称 满族刺绣(长白山满族枕头顶刺绣) |
类型 传统美术 |
申报地区或单位 吉林省通化市 |
编号 Ⅶ-80 |
项目名称 满族刺绣(锦州满族民间刺绣) |
类型 传统美术 |
申报地区或单位 辽宁省锦州市古塔区 |
编号 Ⅶ-80 |
项目名称 满族刺绣(岫岩满族民间刺绣) |
类型 传统美术 |
申报地区或单位 辽宁省岫岩满族自治县 |